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之前我推荐的《敦刻尔克》。今天要推荐的电影可以说和《敦刻尔克》是非官方的姐妹篇。很多人可能已经猜到了,今天要推荐的电影就是《至暗时刻》。之所以说两部电影可以算的上是非官方的姐妹篇正是因为两部电影都是讲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件事,即发电机计划。(丘吉尔和将军通话,看到了发电机即更名为发电机计划)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6824/ca66a98e89a62ae4..jpg)
张伯伦因为绥靖政策下台,这时我们的主角丘吉尔在大部分不看好的情况下上台。刚上台就要去面对最沉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解决方案。国王对他有戒心,张伯伦代表的政党想要从和了事,子爵也想要签订和平条约。在众多的反对下,丘吉尔通过不断的演讲,反复的拷问自己的内心,自己是否有职责和希特勒和平谈判。从最开始自己坚决抵抗侵略到对于思考犹犹豫豫再到最后在地铁上听到民众的声音,决定永不放弃,绝不屈服。借助民众说服了议会,实施了敦刻尔克大撤退,帮英国度过了“至暗时刻”,为日后保卫国土留下了兵力。
这部电影,并不需要太多的历史知识,影片用丘吉尔的语言,行为,动作表情把整个故事描述的清晰简单。剧情的气势一路递增,最经典的几部分要属在地铁上与民众的攀谈,与外阁成员临时举行会议,在议会进行发言。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6824/0ec98cfdac0cd39b..jpg)
丘吉尔自己已经说过,自己没有做过公车,他觉得这种东西他都会,然而真的来到地铁这里,他并不会,询问了小女孩并且觉得很麻烦。丘吉尔听从了国王的建议,到群众中去,当自己犹豫的告诉民众,我们的国家正在面临的问题时,就像丘吉尔自己举得例子一样,没有人愿意和一个屠夫谈论和平。丘吉尔一开始是一个神采奕奕的中年人,因为为国事操心,变得迷迷糊糊,甚至一个人觉得没有对象可以开诚布公的谈心,逼得自己都开始自言自语了。经过晚上和国王的谈论,坐地铁的时候,他真的像一个老人,没有官僚主义的那些架子,也呼应着开篇丘吉尔妻子说丘吉尔是个和蔼的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6824/18b7b001af129166..jpg)
得知了民众的意见后,丘吉尔即兴给外阁的人开了个短会,用地铁上新交的朋友们的话语,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并不是短暂的和平与苟且。我们要的是抵制侵略。当丘吉尔离开的时候,似乎显得有些佝偻的身体,也变得高大起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6824/78d15d5279bd712f..jpg)
整部影片最高潮也是影片的结尾,在议会的时候,丘吉尔凭借一场感人肺腑的演讲,征服了在座的各位,就像那位反对他的人说的。丘吉尔凭借自己的谚语将全民抵抗侵略的热情拉向最高。最后丘吉尔离开的身影显得无限的高大。那佝偻的身躯,像巨人的肩膀,奇怪的 步伐,带着莫名的信心,坚信着大不列颠帝国能够战胜邪恶的法西斯。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6824/e7c8c54dd65dfd0f..jpg)
不得不说,丘吉尔的这个决定,在二战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敦刻尔克可以算的上二战的一个转折点,虽然没能够打败德国,但是为之后的战争留下了自保的实力。丘吉尔是一个明智的人,面对自己宰割自己的屠夫,敢于勇敢的反抗。而想起当年的我们,不断地割地赔款,一味妥协,没有勇敢的奋起反抗,导致了大清的灭亡,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再看看抗日战争,那时即使我们弱小,但是我们齐心协力,敢于抵抗,中华民族凝聚在一起,抵抗外敌。
ps:《至暗时刻》配合《敦刻尔克》食用更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