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熟悉而又陌生的概念--信贷(一)

熟悉而又陌生的概念--信贷(一)

作者: 王涛爱思考 | 来源:发表于2022-07-14 23:54 被阅读0次

(全文字数:2037字,阅读完大约需要7分钟)

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大家好,我是王同学。

之所以要研究信贷这个概念,是因为它是经济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数量非常大,而且变幻莫测,甚至推动周期的形成。

社会上流动的钱,大部分都不是我们传统认识中的那种现金,而是信贷,往往后者比前者要大很多倍。[1]

那么这些钱到底是哪里来的呢?我们常常看新闻中说,美联储又印钞了,但是这并不是指美国印钞局的印钞机直接开动马力,印出花花绿绿的美元。比如说下面这张图。

01 | 钱从哪里来?

美联储印钞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美联储有很多商业银行质押的存款准备金。当需要印钞的时候,美联储可以向商业银行借钱,比如说,100万美元,然后将这100万美元计入自己的负债,专业术语叫联邦储备券。由于采用的是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美联储拿着这100万美元去市场上从商业银行手里[2]购买相应金额的美国国债。于是钱就到了商业银行手里,这些商业银行通过借贷就可以把资金注入到个人和企业手里。

同时美联储把这100万美元的美国国债计入自己的资产栏。于是资产和负债两边达到了完美和谐的平衡。美国国债到期以后,拿回本金和利息,然后再把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还回去,把资产负债表两栏的国债和美元同时消掉,一个完美的操作就结束了。

第二种情况,如果要发行上万亿美元的货币,准备金不够怎么办?这个很好办,下面就到了见证魔术的时刻。

直接给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栏写2万亿美元进去,作为负债,表示自己有了两万亿美元。美国财政部发行两万亿美元的国债,美联储用刚才自己创造的两万亿美元通过商业银行把这些债券买进来,加入到自己的资产一栏。市场上就有了两万亿美元的货币。

上面两种方式,美国印钞厂没有印出一张纸币,但是市场上却多了许多的钱。我们还可以看到,美元的锚定物其实是美国国债,美国国债的锚定物反过来又是美元,没有任何实物支撑。这就好像一个人自己左脚踩右脚,再右脚踩左脚,然后就上天了。现代金融这样玩,确实是挺虚的。

插一句题外话,世界上有很多货币是和美元锚定的,比如说香港的港币,我们都知道港币以7.8:1的比例锚定美元,任何时候都可以以这个比例去进行兑换,有汇丰,中国银行,渣打三家银行作为兑换点,搞得好像港币非常硬一样,但是他的锚定物--美元,本身就非常虚。另外,前一段时间归0的Luna币,也是锚定美元的,然并卵。

 “我们每一个人开支票,银行账户里都需要有充足的钱,不然就会跳票。而美联储开支票,它的银行账户里不需要有钱。每一次美联储开支票,那就是在创造钱。”——波士顿美联储

另外,上述的两个过程就是我们俗称的印钞,学名叫量化宽松(QE)扩表。与之相对应的,反过来就有退出量化宽松缩表

02 | 缩表

退出的过程分两种,一种是被动性缩表,一种是主动性缩表

其中,被动性缩表指的是国债到期之后,美联储不再继续购买,收回本金和利息,注销资产负债表当中的国债和美元。市面上流动的美元变少了,可以理解为一部分美元被美联储注销了。

主动性缩表则是不管国债有没有到期,美联储直接在市场上抛售手中的美国国债,强行收回货币。

03 | 美国债务

货币的发行最早是要有相应的财富去对应的,但是现在美联储发行的货币背后锚定的居然是美国的债务。这种货币最怕的就是债务违约,只要不违约,大家会相信你发的货币,要是债务违约了,大家就不相信你发的货币,所以说美国最大的危机是债务危机,债务危机一定会引爆美元危机

但是,债务每年是以复利的速度在增长,如果想要不爆发债务危机,收入速度就一定要超过债务利息的复利增长速度,这个其实挺难的。[3]所以逼到最后实在没办法,就只能是印钞还债,但是我们刚刚说到,每发行一美元的货币,背后必然对应一美元的美国国债产生,总债务又增加了。最后,这个游戏就不知道该怎么收场了。

出路似乎只有一条,那就是美国可以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头羊,生产力爆发式增长创造极大的财富,把现有的债务全部覆盖掉。前一段时间还有美国的议员在讨论如何保证web3.0革命一定发生在美国,美国确实有一帮非常顶尖的头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当然,这些也不是我们这篇文章可以讨论的,那是全人类前百万分之一的头脑想的事情。

我们今天说了资金的来源,下篇我们说说信贷的具体运转和相关周期。

祝勇猛精进,心想事成。

王同学

2022.7.14


[1] 具体可以达到倍数取决于存款准备金率,在之前的利率(四)的文章中,我们说到过货币乘数效应,可以达到的总数是一个等比数列的求和。

[2] 美联储一般不会从财政部手上直接购买美国国债,原因据说是为了保持自身独立性。这个原因王同学没有查实,暂且认为它是正确的。

[3]有人会奇怪说GDP不就是按照复利的形式在发展吗?不是的,我们是在以复利的形式统计GDP,随着GDP总量的变大,所有的国家发展速度越来越慢。王同学在GDP(三)中说过,GDP发展的底层逻辑是满足福利的,只不过所有的国家都会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熟悉而又陌生的概念--信贷(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kq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