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移情.共情

作者: 王明鹏 | 来源:发表于2019-07-30 11:27 被阅读51次

类似同学聚会,各种集体活动,要投入自己的感情,还要觉察别人的移情,更要在此基础上力求共情。

同学聚会,自然少不了聊过去,说现在,谈未来,胡扯八扯,没啥规则约束。

但是看似胡说八道的后面,可以看到认知、情绪与意志行为的内在心理活动。用几个词语表达就是感情、移情、共情。

感情是指普通意义上的说法,一般来说是指自己对别人的感受,是以自我为中心发散到周围人的情绪情感。就人际关系来说,感情是“我对他”的感受。

同学聚会表现出来的感情表达就包括记忆,记忆是从今天回忆过去事情,触景生情,触人生情,是单方回忆过去,是自我感情表达。

比如说,过去对谁好,现在还会对谁好,过去看谁不顺眼,多半还会看着不顺眼,这就是特有感情。

事实上,感情表达本质就是单向的自我为中心的,这样做也是没有问题的,可以让别人了解我们情绪情感以及真实意图,但是人际互动还不能仅仅就此打住。

因为仅限于自我感情表达,不观察别人反应,就会陷入自我中心主义思维误区,好像打牌只顾及自己,不顾及他人情况,时间久了就会没人和你玩了。

为此就要引入移情这个概念。移情是个精神分析专业术语,是指来访者对于心理咨询师的感情,包括积极情感以及消极情感等,通过移情这个感受使得咨询师了解来访者内心世界,以及发现特有的人际关系模式。

这个移情可以理解为“他对我”的感受,是移过去到今天。

这个感受当然是自我觉察到的,感受他人对自我的感受。比如同学聚会,彼此聊天,关心询问近况,可以觉察到关心,收到好友赠送礼品,感受到情谊浓浓。这就是“他对于我”的情感表达。

这里重点不是他如何做的,怎么说的,而是我对此如何感受,是否觉察到,如何反应。可以说,觉察到别人对于自己的移情,是需要自我意识能力的,也是需要培养的。很多时候,我们习惯“应该、当然、不以为然”,对于别人感受无意忽略掉,只醉心于自己的感受情感,久而久之就会隔阂人际关系。

因此需要发展的是共情能力。共情就是觉察“他对于你我他”以及“我对于你我他”的彼此感受,感受着彼此感受,理解着彼此理解,“你我他是一伙的”“你我他想到一起了”。

如果说感情是单向的我对他,移情是单向的他对我,那么共情就是你我他双向的多向的互动关系。这个感受是结构化的,有层次感的,没有感情能力,人就是冷冰冰的,缺少觉察移情,人会陷入自我中心,没有共情能力,人无法深度理解交流,仿佛两条平行线,彼此看得见,可是无法交心。

因此,类似同学聚会,各种集体活动,要投入自己的感情,还要觉察别人的移情,更要在此基础上力求共情。

相关文章

  • 感情.移情.共情

    类似同学聚会,各种集体活动,要投入自己的感情,还要觉察别人的移情,更要在此基础上力求共情。 同学聚会,自然少不了聊...

  • 9.21 同理心

    同理心(Empathy),亦译为“设身处地理解”、“感情移入”、“神入”、“共感”、“共情”、“移情”。泛指心理换...

  • 同理心

    谈到同理心,即“设身处地地理解”“感情移入”、“神入”、“共感”、“共情”、“移情”。泛指心理换位、将心比心...

  • 认识移情,觉察感情,促进共情

    觉察移情的目的有三点,一是留心观察别人情绪情感,跳出自我中心主义思维误区,二是觉察区分是对方当下感情还是过去移情,...

  • 产品思维30讲:不会表达情绪?那试着这样交流吧

    1. “同理心”是什么? 心理学上说是“设身处地理解”、“感情移入”、“共感”、“共情”、“移情”。那我们常用的说...

  • 42

    同感共情不是移情(Empathy is not transference)。在心理学上,移情泛指个人把自己对以往生...

  • 2021-01-19 DAY7《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第八章 习惯五:知己知彼——移情/共情沟通的原则 (翻译里用的是“移情”这个词,我感觉用“共情”更好) 心灵世界自...

  • 共情

    共情(EMPATHY)能力或译作移情能力,是设身处地、认同和理解别人的处境、感情的能力,也是儿童教育中越来越被引入...

  • 为什么我们有时候无法和亲密关系的人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我男朋友就是这样,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主要概括为,没有共情能力。共情(EMPATHY)能力,或译作移情能力,指的是...

  • 移情与反移情

    反移情:互补性反移情,一致性反移情(深深的共情),第三只眼,治疗师要有觉查;治疗师的反移情,过度卷入;往往三种交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感情.移情.共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mg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