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亲密关系把两个“我”变成了一对紧密相连的“我们”。
感想:“我们”意味着两个人需要共享空间,这个空间既包括物理上的,也包括关系上的。
就像你和伴侣搬到一个房间住,这个房间就是你们物理的空间;他的一举一动在不停地影响你,你的一举一动也在不停地影响他,你们共同构成了彼此关系的空间。
笔记:所谓关系的空间,是指在亲密关系中,双方感受到的自由度和束缚感。你所感受到的自由度越大,关系的空间就越大。
感想:关系的空间并非越大越好,如果太大,彼此就会缺少情感的联结,互不关心、各过各的,也就没有动力去面对和解决亲密关系中的矛盾。而如果关系的空间太小,夫妻双方就会感到不自由,产生束缚感,彼此掣肘。
笔记:这种需要的矛盾背后,是他们对彼此的期待:“你到底爱不爱我?”当他们对这个问题产生疑问时,所有问题都会变成这个问题的投射,所有线索都变成需要证明的疑问,
感想:最终的问题都是归结于这一句话,你到底爱不爱我?
所以当频繁出现问题时,一定要想到这个问题,对方是不是以为自己不够爱了?
反过来,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多表达这种爱意,让对方知道,我心里有她,我爱她
笔记:所谓关系的空间,就是我能做主的空间。一旦关系双方的意见相左又无法达成一致,就会出现空间的争夺。
感想:到底是“我们”的需求,还是“我”的需求?
我们的需求是可以共同决定,尊重彼此的意见。我的需求,希望我可以做主,当然对方也可以发表意见,如果涉及到对方也可以表示拒绝,但最后一定是我做主。
笔记:这就是关系的微妙之处。委屈中夹杂着对分手的恐惧,生气中夹杂着对妻子的内疚,让两个人都无法动弹,小心翼翼相处,把各种感觉都闷在心里。
感想:当自己在亲密关系中开始变得卑微,那么这段关系也开始由盛转衰。
亲密关系之间一定要多沟通,多接吻,时常问问假设性问题,多了解对方的想法。
笔记:对差异态度的变化,反映的是人们对改变的矛盾心态:既向往改变,又不愿改变。适应伴侣与自己的差异,意味着自己必须做一些改变,这是很多人不愿意接受的。对差异的排斥背后,是人不愿意改变的固执己见。
感想:这个也能放在对于不同观点的接受度上,很多人不愿意接受与自己相反的观点,甚至都不能容忍这样的观点出现。
//END//
愿你我都能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人
Follow M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