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曾经说过:“我之所以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
人,是情感最丰富的物种,对于生活中的点滴、内心的想法、创作的灵感、美好的回忆,当我们无法用机器记录瞬间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通过写作,把回忆定格在文字中。
其实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表达的欲望,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成为作家的潜能。可是,为什么只有少数人成为了作家,而大部分人依旧还是芸芸众生的一位,是我们没有天赋吗?还是我们不够努力?那些成为作家的人,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呢?
多萝西亚·布兰德在《成为作家》这本书里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团。
布兰德是一位美国作家,致力于小说写作、文学作品编辑和批评。她在自己教授的小说写作课中发现了学生们面临的四大困难:写作本身的困难、“一本书作者”、间歇性的作家、不均衡的作家。因此,她把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多年来的写作经验总结在《成为作家》这边书里,阐述了作家的特征、如何培养写作能力等方面,总的来说,就像是一本“写作秘笈”。
秘笈一:
“性格分离”的人才能成为作家
《成为作家》里写到:“天才作家的气质是这样的: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尚能保持孩童般的天性和敏感。”
作家一方面拥有成熟的思想,独立的性格,另一方面也要保持儿童的敏感和童真,二者缺一不可。要想成为作家,你得接受身上同时存在这两种特性,并且协调它们出现的步伐。
性格分离,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其实细细一想,很多人都有这个特征。
杨绛先生的文学作品有着干净清晰,简洁朴素的语言,给人一种成熟淡雅的感觉。然而,她在回忆起先生钱钟书的时候却像一个烂漫的小女生,言语间透露着纯真与幸福,把这种情感写进了《我们仨》当中。
想想我们自己,在工作中,面对难缠的客户和严厉的上司,我们需要独立刚强的性格;在与朋友相聚的时候,我们呈现出放松开怀的一面;生活中被孩子逗乐的时候,则是细腻柔和的,其实性格的切换在不知不觉中早已形成。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保留天真的性格?因为这其实是另外一个自己,作为成人的我们被生活打磨的很圆润,缺乏发现生活的眼睛,很多时候天真的性格可以帮助我们消除和世界之间显而易见的障碍,你真实的自己躲在现实的面具背后,可以按照你自己的节奏发展你的艺术创造力。
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对写作素材进行重组,给每一个新构思的故事引入能够给读者带来惊奇和新鲜感的元素。
秘笈二:
按时写作
在一期《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节目中,主持人问郎朗:在忙碌的日程中怎么保证每日练琴?
郎朗说:一会儿就练,我就这样,我就每天,如果工作到很晚,那也练,那也没关系,或者是我早上练2小时,不练等于是慢性自杀行为。
天才是99%的汗水+1%的灵感。郎朗是众所周知的钢琴天才,但没有定时定量的训练,他一定成为不了现在大家所熟悉的钢琴家。
写作也一样,布兰德认为:教会自己在一个特定时间段内写作,特别重要。那么具体做法是怎样呢?比如说,如果下午三点半你的工作能够结束,那么四点到四点十五分这一段时间你就可以用来练习写作,并且,从四点钟开始,不管发生什么事,你都要坚持写作十五分钟。如果到了四点,你发现自己还在和别人谈话,你必须回到写作这件事上,信守对自己的承诺。
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你内心深处有可能会出现抗拒心理:“写作多无趣,不如打盘游戏”、“别人都在聊天,你也一起加入吧”……其实这些都是自己的无意识作祟,提出狡猾的借口阻挠你坚持的动力。这时你要对自己说:我的目标很明确,我一定要写作。当你坚持不懈并且坚定不移地拒绝误导,无意识就会慢慢屈服,那你就能随心所欲地写出流畅的文字。
另外,《成为作家》里介绍,写作的最好时机是晨间。我们可以设定比习惯起床时间早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在这期间,不要说话,不要阅读,立刻开始写作。想到什么些什么,例如昨晚做的梦、前天经历的事、对自己的反思等等。将清晨的记忆快速且不加评判地写下来,尽可能地多写,直到写不出来为止。这种感觉就像喜欢什么就买什么,非常的畅快。
只要你能坚持这一点,你的文章会越来越多样化,写作之路也将越来越顺畅。
秘笈三:
像作家一样读书
记得英国诗人拜伦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好的作家除了能用流畅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之外,也要及时有效地补给对大脑营养的输入。
很多有潜力的作家都对图书和图书馆着迷,通常他们都会因为兴趣爱好而喜欢上一本书。但是这样是不够的。首先,你要学会批判式的阅读,才会发现其乐趣要比只是欣赏式的阅读更浓厚;当你执迷于要剖析一本书为什么让人读来觉得呆板、生硬的原因时,即使一本坏书你也会变得能够容忍。
《如懿传》里饰演魏嬿婉的演员李纯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有没有一部作品是你觉得非常满意的?她思量了一下,肯定地说:没有。不是因为觉得自己演得不好,而是认为可以演得更好。电视剧播出的时候,她会带着批判的目光去审视自己的演技,每一次都会在不断琢磨和修改中得到提升。
其次,要像作家一样读书,唯一的途径就是任何东西都要读两遍,然后对于刚读过的书写一个简短的大纲,做一个总结评价:喜欢还是不喜欢。若是喜欢的话可以写出原因,假如你第一遍觉得答案模糊不清,也没关系,可以继续看第二遍。
如果你带着批判的眼光认真地阅读,你在这过程中所过得的激励和帮助是无穷的。当作者想要强调的时候,它的节奏是如何变化的,仔细寻找它的独特风格和写作习惯,自己判断是否值得你在自己的写作训练中加以尝试。
把这种阅读方法融入你的读书习惯,把你的判断力集中在作者的意图上,经过刻意持续地练习,你的写作技巧一定会有所提高。
文学创作需要天赋,更需要持续地练习与付出。很多人都怀揣着成为作家的梦想,但他们往往选择把它藏于心底,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渐行渐远。很大的原因可能是,除了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他们没有真正接触到学习文学创作的理念、方法和技巧。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隐藏着成为作家的潜能,尽管我们没有过人的天资,没有便利的捷径,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期待有朝一日可以把梦想变成现实。“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并不多”,相信自己,坚持做到书中所说的秘笈,成为作家,不是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