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影视歌评】每天写1000字简书电影
隔壁家的《调琴师》——舶来,本土,反转

隔壁家的《调琴师》——舶来,本土,反转

作者: 鱼吹泡 | 来源:发表于2019-02-03 21:45 被阅读20次

        前三分之一舶来

        这部印度豆瓣高分电影近来获得了不少资深影迷的关注,更是被冠以“《调音师》完整超越版”的头衔。之所以说前三分之一舶来,无外乎这部分承担绝对主角的叙事功能的情节点都和神短片《调音师》如出一辙,哪怕是演员的外形和气质。如果是沉不住气的观众很有可能就会盖棺定论,在内心将其定性为“毫无意外感”的翻拍,但如果看看时长,想必都会抱有期待,毕竟作为隔壁邻居的印度电影,身为中国观众多少有些“忌惮”,一部部的所谓印度神片已经给我们对印度电影的观感产生了不少积极的影响。

        难以遮掩的本土气息

        如果是去过印度的人,大概对印度外在环境的评价不会太高,起码在城市环境和卫生以及普通百姓的生活方面,而我们所看到的大多数印度电影,尤其是近几年,都是载歌载舞而又绚丽多彩,尤其是在画面层面,我们很难看到真实印度的大街小巷究竟是什么样的,当然,这并不绝对,毕竟电影画面追求美感的目的也限制了客观表现,更不用说面对海外市场的商业片了,于国家形象于大众审美都是弊大于益。以上是一个层面。

        另一层面,所谓本土特征,其实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想抹去都难的,作为在任何一个国家土生土长的创作者,不论身处什么阶层,其艺术创作的来源都是在这个国家框架下所有意识形态中进行拣选。印度作为当之无愧的宗教大国,其以宗教为主要社会架构的环境下,无论创作者是对其进行批判还是褒扬,都难以跳脱某种民族“宿命感“。那对于一个异国的观众,自然本土气息越浓厚,影片的信息量就越大,虽然不是所有的观众审美偏好都如此,但起码,对于电影这个大门类来说,多样性应该是好的。

        不过,笔者认为在这部影片中,本土性还不够丰满,至少浅层表现的不够,在某些情节反转的地方宗教性却是继续叙事的推动力,如果足够了解印度的观众自然就会跟着情节走,那对于另一些不了解的观众来说,就会至少有那么一瞬间跳脱出来做了一次“我要不要相信?”的判断,而电影最大的魅力就是让人相信并沉浸于陌生的东西。

        但总体来说,很多元素还是在努力的解释和表现印度这个国家个体的特异性。这方面让笔者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中,画面在被杀者家中向外展了一眼,家中的相对奢华和大楼外不远处的类似于施工场面的荒地形成了突如其来的对比。这就让人在相信情节之外,反而更深的思考了一层,这些故事所发生的真实环境是怎么样的。

        开放性结局是为了反转而反转吗?

        很多反转片,形式上的反转是重点,而不会让人产生太多的思考,更多的是在那一瞬间让观众汗毛耸起,甚至有些让人感到实在是多余,就像去年发哥的《无双》,所有情节的功能已经发挥的很好了,铺的线索也都自洽了,但最后笔者认为不需要非得来个精神分裂,反倒有些刻意的形式感,”无双“一语双关不一定就是指只有一个人。回到主题,这部影片结尾的悬念就是主人公到底有没有自我救赎,如果是,那么他就还是真的盲人,否则,他依然在伪装成盲人。上述所说,是笔者在看了很多关于结局的评论时总结出来的,其实这本身是伪命题。下面谈一谈笔者自己的看法,首先,笔者认为开放性的结局就是让观众不要刻意明辨到底是两面中的哪一面,有思考就足够了,完全不应强求,在笔者看来,结局任然是开放的,但其装盲是无疑的:

        一面(主人公自我陈述真实):他没有默许并制止了他人的杀人行为并从中获利,很有可能是他自己最终成名后凭借自己的经济能力救治好了自己的眼睛,而装盲成为其心理上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或者是真的有助于其音乐创作,而最后那一盲杖就可以是一种愤怒,为什么愤怒呢?因为他爱慕的姑娘认为主人公应该挖了别人的眼珠并以此作为所谓的惩戒和正义的报复,但主人公首先自己真的被人害过并致盲,他绝对了解一个盲人的无力感和无助,另一方面经过情节可以看出片中所有以自己的标准来审判别人甚至惩戒别人的行为都没有好的结果,甚至会反作用于自身,主人公现在终于懂得了这个道理,而面前这个人还是最终不能了解,他们难以再存在于一个道德世界了,她所谓的善与正义在他看来还是恶。

        另一面(主人公自我陈述不真实)在陈述的那个时间点,主人公确实没有自我救赎,并以惩戒行为获利从而再次获得光明,那最后那一盲杖还是愤怒,不过这次是对其自身的愤怒,那种人皆有之的懦弱让他失去了原本或许会有的更好结果,而在面对自己所爱的姑娘,他还是为了很多因素,出于安全的考虑,彻底的伪装了起来。(片中多处表现了主人公在非必要环境甚至是没有人的时候任然自我表演)

        最重要的写在最后

        看电影是特别主观和个人的事情,笔者没有能力向别人评判一个电影的好坏,从传播学研究来说,我们每个人接受各种信息都是有偏好的,甚至是只接受我们本来就已经认可的信息,从而以求得互动和慰藉。当然,所有的艺术都有自己的一套基于一般评判标准的量尺,但那是需要时代和最广泛大众历经足够时间而沉淀的,希望我们都找到自己心中的量尺就好,可以交流,但不必也不会彻底的说服别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隔壁家的《调琴师》——舶来,本土,反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lju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