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元宵节

作者: 汾湖草木人 | 来源:发表于2021-02-26 13:31 被阅读0次

昨天,吃晚饭时,以恒的外公非要给他讲元宵节的来历。我阻止,说,吃饭禁止说长话。

然后,以恒的外公把话题挑战性的转向我,你知道吗?知道就说说。我一时语塞,但我想,要想知道,那也不难,上百度查查不就知道了吗?肯定说法也不止一种。

但当时的情景是我们都打住了话题。吃完晚饭,五岁的恒宝到是问了我,宇宙是什么?于是,我在手机上让他看完了一个长达八分钟的宇宙视频。

今天元宵节,正好,我在散文公众平台上读到了作家汪曾琪的《故乡的元宵节》,这让我联想到了我故乡的元宵节。

记忆里,故乡的元宵节是有盼头的,热闹非凡。

正月初九“酿龙”,正月十三,十四和十五出龙是一项故乡庆贺新春的喜庆活动,热热闹闹。酿龙,是在白天。出龙,故乡的人们称它为:玩龙灯。那是在晚上。

值得说明的是正月初九的“酿龙”,这一天,与酿龙一起吸引人的,还有扭秧歌。五颜六色的花轿是用纸来做的。扭秧歌的女人们有老有少,在我们儿时的记忆里,那叫一个热闹,只要是好天气,来自四面八方的古镇乡民们,老老少少,挤满整条街道。

铁板花像满天星。红红的铁板花,操作的人只要在舞的龙头上天空一挥,红红的火石马上变成火花。只是,看的人如果不注意,那东西落在衣服上会把衣服烧个小洞。还记得我们小时候,晚上去看龙灯,母亲会特意交代我们,上身穿件旧衣服去看。

元宵节,家家户户清晨吃汤圆之前,还要点香,蜡烛,烧钱纸,先敬奉祖宗仙人。桌子上摆一桌汤圆,每只碗里放两只,等敬奉好之后,才轮到活人吃。

晚饭前要先敬祖。小菜不比除夕之夜吃的差。晚饭后放鞭炮,代表送年。接下来,我们跟着父亲去上坟,墓地前亲自拜祭老祖宗。死者为大,家乡叫“亮灯”。

“亮灯”也是一项烙印脑海深刻的习俗。记得十年前,我还专门写了一篇“亮灯”发在《吴江文学》。天气好时,正是黄昏,漫山遍野都能看见亮起的灯笼,就在自家祖坟墓碑前。亮完灯,都要放串鞭炮。至今,我的弟弟们每逢这种节日,都要背上一筐鞭炮上山亮灯。

亮完灯回到家,接下来就是等玩龙灯。一般有三条大长龙,每一条由多人支起。五颜六色的花纸做的龙,元宵夜之后就找一片安全的空地烧掉。奉上酒茶,大人们说,这是对龙的敬重。

看的人挤满长街,可谓人山人海,那场景,我是至今难忘。

2021/2/26

相关文章

  • 散文结构分析,练写必备

    《故乡的元宵》 ——汪曾祺 主题: 全文通过故乡的元宵节“不热闹”,引出不热闹的原因。着重描写了故乡的元宵节人们的...

  • 故乡的元宵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离开故乡,到哪的节都仿佛不是节,元宵节也是如此。 故乡的元宵节,大抵从正月初十就开始热闹起...

  • 静静的元宵节,在记忆中涌动

    读汪曾祺先生的《故乡的元宵节》。并不热闹的元宵节,是记忆中回不去但忘不掉的故乡。静静的元宵节,是多少年后抑制不住的...

  • 故乡的元宵节

    民间意义上,只要没过了元宵都算春节。百姓眼里,这是春节最后的狂欢,也是民俗的盛大展示。在外的这些年,虽然多数年份都...

  • 故乡的元宵节

    故乡的元宵节习俗显得并不主流,没有吃饺子或是吃汤圆的讲究,这一天每家每户还是会准备一桌像年夜饭一样丰盛的菜,有鸡有...

  • 故乡的元宵节

    昨天,吃晚饭时,以恒的外公非要给他讲元宵节的来历。我阻止,说,吃饭禁止说长话。 然后,以恒的外公把话题挑战性的转向...

  • 故乡元宵节

    天掀夜幕月晖扬,红蜡排行户户忙。 烛海如星繁点缀,浪漫佳节示安祥。

  • 元宵节

    元宵节那天, 故乡是圆的, 风都是圆的, 故乡的天空是圆的, 故乡的人也是圆的。 圆圆的脸蛋, 圆圆的微笑, 狮子...

  • 儿时的元宵节

    儿时在故乡,春节要持续到元宵节,而元宵节则持续三天时间,从正月十五到十七。 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是打灯笼,每个小朋友...

  • 故乡第九章:故乡的祭祖

    故乡的祭祖 故乡清明节的祭祖规模,一点不亚于春节和元宵节。按照村里老人的话就是,逢年过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乡的元宵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lum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