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心中都有一座城,城里安放着“清境南山”,每隔一些时日,大家都要回城安住.

这其中的奥秘,自不必多说.
要不然,为什么陶渊明放着好好的彭泽令不做,偏偏要去“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
要不然,为什么我们放着好好的都市不呆,偏偏不顾舟车劳顿,赶到蓟县的小山村团聚.

咱们天津老乡-弘一法师,把人的生活分作三层:
一是物质生活;
二是精神生活;
三是灵魂生活。

物质生活就是衣食。
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
灵魂生活就是宗教。
“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

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即所谓“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

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很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了。他们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他们以为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连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他们不肯做本能的奴隶,必须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这才能满足他们的“人生欲”。这就是宗教徒。
世间就不过这三种人。虽用三层楼为比喻,但并非必须从第一层到第二层,然后达到第三层。有很多人,从第一层直上第三层,并不需要在第二层勾留。还有许多人连第一层也不住,一口气跑上三层楼。

对于弘一法师的观点我认可一部分.一个人在哪一层留居,是自己的选择,都很好,都没有错. 唯一要紧的是在追求的过程中,不要迷失了初心.

两天的清境南山,我在我的城.
有缘,路边偶遇野花椒树一棵,偷尝了一粒. 麻的让你无处躲藏,我想说那是这些年来最有花椒味的花椒了.

有缘,餐桌偶遇姥姥的手制酱牛肉,那味道立刻夺了整个小村的颜色,让人拜服的五体投地.
有缘,和大兵小将们打篮球一场,汗透衣衫,酣畅无极,舒泰怡然.

有缘,姜嘉妮欢欣鼓舞的换了新发型.
有缘,......
我在我的城安居,你在你的城安居,他在他的城安居. 感谢玉凡,用了洪荒之力,把我们同时拉进一座城,共享这一段美妙时光.

我安居的很好,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