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周听郭嘉欣、安艳慧两位老师的同课异构,两节课同样精彩却又各有千秋,都值得我好好学习。
郭嘉欣老师的课,课件精美,教师教态自然大方,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尤其是学生角色扮演环节,三位同学精彩的表演很出彩,是孩子深入体会角色情感后才能达到的。想和大家探讨的是,在三位同学精彩的表演后,是不是可以让学生带着对角色的体会,通过有感情的读再次走进文本,实现自己和文本角色的情感共鸣?
语文课,读很重要,但读的时间又甚为宝贵,课堂上如何有所取舍地精简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地读起来,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终身学习的课题。
安艳慧老师的家常课《在牛肚子里旅行》,利用任务单、口令、小印章、闹钟,展现了时间管理、教师组织激励下的高效课堂。
老师管住了嘴,迈开了腿,乍一看好像老师很轻松,其实老师课前备课下足了功夫,课堂上忙着组织激励,忙着评价。
细节上,安老师在学生自由读时巡回盖章,俯下身来个别指导。每一次自由读后都有针对性的,具体到个人的评价,或表扬读书方法,或表扬学习态度,具体到个人的评价,被表扬的人光荣,听的同学也明确了努力的方向,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整节课学生忙于读,忙于写,分秒不停。实现了习课堂所要求的把一节课70%的时间还给学生,70%以上的学生参与到课堂读写活动中。课堂上学生读的时间很充分,学生一定是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学到了东西。在自由读时,像学生用手指表示读的变数这样的小细节,都是高效课堂的保障。
最让我佩服的是,安老师的班级师生口令练习的相当熟练,虽然口令形式多样,但师生配合默契,每一次口令,都是精神振奋。如:任务二,书写前强调书写姿势,书写中用口令纠正坐姿,注重学生习惯养成,日积月累,学生的学习习惯会很好。
对于安老师我有一点个人不成熟的建议:课堂任务四进行完,还有七八分钟的时间,我们能不能设计“分享做题思路”的过程,巡视时发现难题做对的,请他上讲台讲讲自己的做题思路?把重要又有难度的题思路清晰地呈现出来,对后进生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听这两节课让我受益匪浅,以上是我个人的浅薄看法,特别想听一听大家的看法,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