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这个词,频繁地出现在我的大脑中,是五年前我做了母亲开始的。
泡在育儿群里,见到各种焦虑的妈妈。有的因为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有的因为家里的育儿观念不能统一,有的因为孩子入园、入学、小升初、初升高……孩子走路晚,焦虑;孩子说话晚,焦虑;孩子被欺负不懂得保护自己,焦虑;孩子老欺负别人,焦虑;孩子吃的少,焦虑;孩子吃的多,也焦虑;孩子内向不爱说话,焦虑;孩子太活跃上课话多,还焦虑。总之,任何一件小事都让妈妈们焦虑不已,“焦虑”成了每一位妈妈必踩的坑,躲都躲不过去的那种!更可怕的是,孩子不知不觉也活在了“焦虑”的阴影之中——闹情绪、社交冲突、反常的吃睡表现等等各种挑战。
于是,妈妈着手纠正孩子的反常表现,殊不知治标不治本,于是又陷入新一轮的焦虑之中不能自拔。
那到底应该怎样才能从“焦虑”坑里跳出来呢?
首先,了解“焦虑”。很多人并不了解焦虑,于是觉察到自己陷入焦虑状态后,要么甘愿陷在里面不出来,要么与之激烈抗争。其实这两种方式都没有什么帮助。当我们想到焦虑时,总会将它归到负面情绪中。可我们很多人不知道,焦虑也是我们的自我防御机制里的一种。它可以让我们完成重要的事情,也可以保护我们和身边的人远离危险。不管怎样,你需要知道焦虑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正常人的一部分。
其次,停下来放松。很多妈妈做了妈妈之后都是事事围着孩子转,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殊不知诸多关系中,与自己的关系才是第一位的。所以你需要每天或每周给自己留一段“女王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停下所有的活动和思绪,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机会。放松的方式多种多样,所以尽可能去尝试,比如:呼吸练习、肌肉放松、冥想、瑜伽、游泳、看书、听音乐、骑行……最终找到最适合你的方式。
第三,挑战想法。“焦虑”会让我们觉得周围是充满威胁的,会把我们推进更多的思维陷阱之中。因此,不要相信自己的每一个想法,不断去挑战它们,与之辩论,获取更有益的想法。比如,你为孩子写作业磨蹭深感焦虑,此刻你觉得作业本来不多,孩子非要磨磨唧唧写,玩也玩不了,学也没学好,每天睡那么晚也会影响身体发育阿,这才小学低年级,到了高年级怎么跟得上哦?!这样的想法让你不焦虑都不行,对吗?但是我们可以去挑战它们:身边也有很多小学学习很吃力的孩子,初中开窍了赶上了大家的节奏,所以低年级跟不上高年级就跟不上也不一定成立。孩子写作业磨蹭背后可能有其他原因,我可以向同学家长还有老师咨询一下、取取经。你看,这样一想,是不是接下来行动的动力会更强呢?
最后,找人倾诉。当用以上方法依然无解的时候,还有一个杀手锏——找人倾诉。找一个信任的朋友,固定时间(比如,每周一小时)互相诉说一下压抑的情绪、焦虑、烦恼等等。实践证明,互相倾听不仅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妈妈们缓解焦虑还能起到很好的疗愈作用。当然,如果你的焦虑已经让你抑郁,去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也是必须的。信任的朋友也好,心理咨询师也罢,她们都是把你从“焦虑”坑里拉出来的手!
焦虑不如行动,按照以上方式,让你的焦虑君滚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