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源头(第三篇)

作者: 贾博特 | 来源:发表于2019-08-26 21:09 被阅读0次

    宇宙的源头

    究竟是我创造了现实,还是现实在被我感知呢?这个论题我在这里及后文中分别用了不同的角度来论述。

    我们的意识在创造现实,还是我们意识到了现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同时发生。在我们意识到现实的时候,我们也在创造现实;在我们的意识创造现实的时候,也在被我们所意识到。这里就显现了时间的运行在这一个时刻无法存在,这里面没有上一秒和下一秒,而是一件事情在同一时刻发生,也在相互纠缠影响。这就引起了一个假想:这个世界只存在于一个现实,这个现实就是这一刻的瞬间,未来和过去并不在这一刻存在;还是假设这个世界的未来已经存在,并且是可塑的、没有被固定的,那么这个宇宙就需要足够的能量来创造另一个个空间,而宇宙真的拥有那么多的能量运转吗?如果有,如此巨大的能量同时存在,其不稳定性“会”非常高,剧烈的运行会导致时空的不稳定而爆炸,维持如此之大的空间一定会引起时空震荡或是空间爆炸。于是还有另一个假想:这个宇宙之外有一个不以意识为存在的存有,因为超脱于意识,它可以突破能量的守恒定律以及一切物理法则,维持各种宇宙的存在。

    这个存有暂且称之以“宇宙的源头”,它与我们所有已知生物的意识相似,以我们人类为设,我们探究自己的大脑,会发现自己的意识存在的方式是对特定现实的被动认知,在不动用意识的时候,又会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苏格拉底在意识到“一无所知”的时候,说出了“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这句经典格言。在不去意识的时候连我们的“一无所知”也无法意识到。这就是与这宇宙的源头的相似性,也成为了它存在合理性的推断。

    最后,对时间提出最后一个假设:时间是一种线性存在,未来、过去和现在都同时存在,但都是固定且不可更易的。只是若我们的意识改变了运作的方式,未来会在一瞬间调整到一个全新的频道,就像是当我们开始思考,我们的意识会不再停留在被动认知的状态,转而对特定现实进行主动认知一样。

    意识的确向性以及因果律

    一个意识想要将两种不同的行为联系起来以便赋予意义是思维的本能。我喜欢唱歌,所以我经常去KTV。这里面我爱唱歌与KTV这件本不相关联事情相互串联起来,形成了我们的逻辑。我爱唱歌,我在哪都能唱歌,在一百年前KTV没被发明出来之前,唱歌与KTV无关。所以说,我们的意识下意识地把两种或者更多种事物联系起来,即便它们本身并不具必然关联。我喜欢吃蛋糕,可如果蛋糕是苦的呢?我便不喜欢吃蛋糕。逻辑被思维对现实的认识建立,而后反过来变成了我们认识更多现实的方法,那么这样建立的基于逻辑的现实并不真实,成为了我们固执的执念,而后引导出了这个世上所有悲惨黑暗、令人失望的结局。而这种我们赋予事物意义,并一定要把各种事物相互关联即是意识的确向性,也构成了这个世界中所谓的因果律。我们通过意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而把事物导向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而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当这件事物发生的时候,这个结局就成为了必然的发生,也可以说是已经产生了一个结局,而它被发生只需要时间的推动。所以,模拟出未来只需要让逻辑前推,最终得出的答案就是我们的意识会创造出的未来。而最终现实会呈现的未来取决于每个人的意识前推后,混合出的模样。

    心声即答案,心声完全知道我们想要的是什么,心声可以没有语言,却可以改变意识造就的因果律。我们从心声中找到答案,至于是否要改变这个答案,则是我们意识上的自由。

    这里,容我提出一个有趣的假设:如果这件事物当中的参与者,哪怕只有其中之一人变成了另一个人来参与呢?这个结果会有什么变化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是巨大的,如果美剧权力的游戏当中由雪诺来站在龙母的位置上,而让龙母站在了雪诺的位置上,整个故事的发生会不会不同?一定会的,因为这就是迥异的两种性格。龙母穷尽一生都没有家庭的感觉,而她之所以要去拿回铁王座,是因为这是家族的传统,这是她心中家庭的影子,所以她把这理所当然地当作自己的使命。正因如此,当她真的与铁王座不过咫尺,她的内心是失望的,因为她的幻想破灭了,她心中的家庭并没有出现;而雪诺则完全相反,他生来就有一个家庭,同时私生子的身份反而让他具有了同理心,在一个重视荣誉的家庭里,他的身上必然肩负着众生,当荣誉出现的时候,私心并不再存在,是因为荣誉与私心共享同一个感官模版。

    如果这两个人只是交换一下身体,以他们各自的秉性,故事必然会完全不同。所以改变因果律的关键就在于个人。这就造成了在时间洪流中,未来有被改变的可能,未来不得不处于不断变幻的状态中。假设未来是以空间的状态存在,即便下一秒对这一秒并未发生,但下一秒的空间已经存在,那这维持无数下一秒的无数可能的空间之间如何相互维系呢?它的能量来源必要是无穷无尽且稳定的。而人类现今发现与发明出来的能源并无法满足以上的两个特性,都是在使用过程中有着轻微损耗,越用越少。因此,这种超越于现今人类认识的能量体,它无法实体存在,只能以不可视的方式存在。

    当然,还可能是只有一个空间,即是每一个刹那,所有的一切因果都是现有的推演。过去与未来都不存在。 那么维持这个空间的只可能是意识,或者,我可以说是造物之物的意识。

    其实如果一体空间就是多体空间总合起来的呈现,那么似乎这种假设更贴合实际。

    然而,从我自身的经历来说,当我不再刻意去寻找意义,而明白自己本身存在而具有的意义时,一切都会不一样。

    事实本质

    庄子犹善寓言,吾独不喜之,唯因寓言者,亦有余予之于色彩之分也。何也?蝉与斑鸠何不可嘲飞鹏之行之远乎?夏虫何不可语之冰者乎?河伯何须效仿北海若之道乎?庄子未言也,然吾已盖其棺定其论,随己喜好而已矣。蝉与斑鸠之远行,于其亦千里远也,鹏可知乎?其目之所及虽不多于鹏,然观于细微之处,鹏之所不及也。鹏不知蝉与斑鸠同蝉与斑鸠之不知鹏也!蝉与斑鸠之千里,以日夜为始终,以片叶为天下,以怡然为养,鸟兽为乐,此鹏之所不觉也。

    以夏虫不可语冰,而不语之于夏虫,夏虫固不可知其冰也,何其可乎哉?其不可也!吾等以其不可知之论使其不可知,无知者谁?

    河伯以其美而信之,北海若以其美言之,吾等何以论美以高低乎?美哉?美哉?两者之道,皆其本也。

    即便寓言,我们亦会有对本身事物的既定色彩。

    严格来讲,我们所有的认知都与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无关,我们把脑中形成的知识运用在了这个世界上。所以我们认识的、或者说意识到的往往是脑中构建的世界,而非真实,而这个“世界”的本质是我们自己的定义。所以说,我们再用人类的认知去套用到真实事物上,不仅造成了两个人说同一句话,却表达、接收的意义不同,也使得我们随后的认识是虚假的、不现实的。即便通过现实建立,经过意识的加工,都变成了人类所知,而不再以自然所现呈现。这就是我们距离真相的距离,它(事实真相)不会因为我们看了多少书、经历了多少而被我们知道,甚至可以说我们越是对自己所知自满、经历越多风雨并以为其为正确道路,离真相逾远。

    综上,我们可以知道看见事实真相最简易的方法是直接通过真相本身去看到。当花朵绽放的时候,看见绽放;在花朵枯萎的时候,看见枯萎,不再以人类的意识对绽放感兴趣而惋惜于枯萎。对自然而言,绽放与枯萎一般无二;对人类而言,绽放代表新生,是好的;枯萎代表衰落,是不好的。以自然之眼观察自然,就获得了自然的智慧,这无视于智商、学历、经验,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能力。

    人类的意识

    看到这里,各位聪明的读者有没有发现我们会下意识地定义一件事物的发生,这与我们过往的学习经验有关,我们教育里就是不断认识未知,并给他一个名字,建立起逻辑上的关联。比如来说,当中国儒家创始者孔子提出“仁”和“礼”的时候,我们会下意识跟随孔子思想,一起提出“仁”、“礼”;当战国中期道家庄子提出“无为”和“绝圣弃智”时,我们会下意识的认为庄子认同“无为”,跟着提倡要“无为”,庄子不赞同“圣人和智者”的出现。这些定义,其本人那里暂且不论,先看下我们思想 “下意识”里在做什么?“仁”和“礼”是孔子在春秋时期提出的思想,这是孔子的思想,我们直接搬用孔子的思想进入自己的思想,在进行稍加修饰后使用。本来孔子提出这道思想是从无到有,以自己的经验提出来的,我们直接从结果出发,把孔子给出的“结果思想”挪用过来理解了。那么这必然会造成同一思想的不同解读,是不是?当我们听到了“仁”、“礼”就想当然的认同了“仁”、“礼”,当我们听到了“无为”就认同了“无为”,这里的“认同”就是一种“有为”。“无为”是一种发现事实真相的方法。我们看到书籍里知识的时候,不去想当然地认为孔子尊礼,视为孔子只是在讲“仁”和“礼”,庄子只是在讲“无为”、“绝圣弃智”这件事罢了。不带有偏向去理解,我们内心就会出现自己的声音,我们就能够培养出自己的智慧、自己的个人真实。这样的思考方法可以有效保有自己内心的声音,建立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精神。

    学术大家王国维曾经在对”境界“二字作明确而具体的区分时表述了此类观点,我在此借用: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宝帘闲挂小银钩’。

    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境界有大小之分,然而并不能以此来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哪里不如“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同是杜甫的诗句);“宝帘闲挂小银钩”。哪里又不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呢!(同是秦观诗句)

    同样,守旧哪里不如创新呢?有为哪里不如无为呢?唯心论哪里不如唯物论呢?我们看待事物、扩展见识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不去限制自己的见识,一以贯之,因材而用。

    一以贯之

    这个世界小到一个原子、大到整个宇宙,乃至超脱于宇宙,都是按照同一套规律运作的。我们想要探索宇宙的秘密与探索自身是一样的,就如同电脑与人的运作方式超乎想象的一致。我们人类创造的物质都可以说是人之特质一部分的显现。宇宙所创造的人类同样也是宇宙特质一部分的显现。在这显现的一部分里,你还可以发现这个一部分里所包含的整体存在。

    从地球说起:万物起之于一,而后出现了植物、动物、和不可视见之物;而后从天生灵性中发展出了理性和感性,当理性出现的时候,人类崛起,自从人类有了理性,把本来混混然不知其然的情感分成了愤怒、喜悦;坚定、犹疑;勇敢、怯懦等等等等的时候,这些被分离出来的愤怒、喜悦;坚定、犹疑;勇敢、怯懦便同时存在,一个人愤怒的同时,证明了他同样有喜悦的情感、坚定的意志与犹疑异相而同源,呈现出勇敢 的样子同样证明了另一表象怯懦的存在。如果没有怯懦的感受,勇敢便不会存在,因为呈现出勇敢与怯懦的是同一感情源。

    我们的情感本身并不是两相对立,而是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人类如同自然一样把它分离了开来,使得百花各现其美、人各显其志。你现在就可以感受一下,当你感受到外界温度的时候,是不是感到了冷的部分,同一时刻的同一部位感受不到热,但是之所以能够感受到冷,是因为热的存在。这是因为冷和热被分离出来后,同一感受无法在同一块触觉上被感应,但是在感受到冷的时候并不会妨碍感受到热,久而久之,“温”出现了。“温”是人类感受到冷热适中的体验,“温”就是这个整体的过渡部分,“冷”和“热”就是被分离出来的对立表现形式。在你感受到“冷”的时候,“热”同样存在,没有生物可以感受到冷而感受不到热。这里要提出的是,“冷”、“热”、“温”这些感受,对不同个体来讲都是不相同的,它也只是独属于人类意识的产物。

    回到自身上感受,“爱”与“恨”是相生的对立表现形式,其中“恐惧”啊,“担忧”啊是其中的过渡感受,“担忧”又是“无忧”的对立体验,中间过渡的是“烦恼”,以上这些可能会因为个体不会而有轻微差异,我只是想通过这些举例来说明,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是以整体而存在的,所以原子、物质、鱼、人类、银河的运作方式里面并不会有完全不同的差异,所有存在之中有着一条贯穿全部的线,人类和鱼固然是大自然分离开来的表现形式,但人类里面,你可以发现其中生命力与鱼的生命力一般无二:虽有长短之分、但对生命的感觉和运作并没有不同;人与人之间固然是生命整体分离开来的表现形式,但是对喜悦的感受是喜悦、对愤怒的感受是愤怒,这一点上并没有不同;愤怒和喜悦固然是人类对情绪的分离,但是当愤怒和喜悦消弭的时候都能感受到的平静、没有感情,也同样没有区别。

    同等换算

    现实生活中,把人际冲突拆分开来看,是我们对愤怒的情绪回应出了愤怒、对不耐烦回应出了不耐烦;把美好温馨拆分开来看,是我们对美好一面以美好视之,对温馨展现出了温情。同等换算的巧妙在于,我们单方面对愤怒回应理解、对不耐烦回应关注;对不喜欢的情绪回应出我们想要转换的情绪,这个场域会被我们影响而当下可视得转变。如果我们的回应是“我做不到在对方愤怒的时候冷静”,我们可以自察自己的情绪是否在对方把愤怒导向我们时,内心的不甘和委屈,并想要用同样的愤怒报复愤怒。“我要比你强”的本能反应是否存在?“我要比你强”的潜台词是“我还不够强,我要通过证明比你强,来让内心觉得自己强。”这背后同样有着对自己的要求:“我要强。”采取的方式就是用别人的表达——愤怒来比个高低。这就与两头雄狮子争地盘一样,作为本能的部分,我们并不会主动意识到我们背后的潜台词,而直观地做出原始行动。

    这里说“要强”,并没有暗示“要强”不好,因为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部分,属于天生的存在。这里要探讨的是如何要强?如何可以在表达自身需求的同时不后悔、用相比于互相伤害更加良性的循环来达成自己的需要。

    总结:对待谎言请坦诚相待,坦诚会换来坦诚,理解会在坦诚后带来相互之间的理解,而隐藏试探、琢磨会带来更多隐藏、试探与琢磨,这就是同等换算的要义。

    当我们感觉到了对方的欺骗,请先看看我们自己是否把自己真实的想法隐藏了起来,那么我们亦是在欺骗自己和对方了,于是是我们选择了活在欺骗营造的假象中。

    绝对真理的出现

    这个世上有没有绝对的客观真理?有,但无法在语言中说明。所以这里的“绝对真理”指的是对于个体来说,在意识中存在的真理。绝对真理指的是不会因为外界变化而改变自我的必然存在。而意识当中出现的认知如何证明它就是绝对真理呢?在所有证据都证明这个认知或理念是正确的时候,我们去寻找可以否认这一认知或理念的新的方向,用完全相反的观点针对这一“正确”的观点。而如果不这么做,这一理论终究是有瑕疵,一定会在我们无法观察到的地方出现漏洞,等错误发生、发现时为时已晚。所以如果可以找到完全相反的论点,并在这一基础上依旧可以证明“正确”认知或理念的“正确性”,那么绝对真理就出现了。这一反向思考的方法,可以去糟粕,存其真,在证明绝对的正确性上面有着全面的适用性。

    这里“正确性”这一概念,我们可以理解为我们达成自己心愿时,美好最大化的状态。需要提出的是“绝对性”这一原则并不适合运用在认知和心理层面,因为会限制我们看待事物的完整性;“绝对性”适用于事实正在发生的发生和事实中将要、已经发生的事情上。

    人生之旅

    我们,在生下来时在每一刻做出自我意志的行为,这份自我意志的表现是行为,因此孩子的行为有时候也会被认为不可理喻,难以捉摸。我们对喜欢的事物是我们的第一感知,在孩童的初始意识里,我们人和一件物品并没有区别,只是人可以陪他玩,可以和他交谈、逗他开心,于是我们心底萌发了喜欢的感受,为了回应这份感受,我们又可能做出许多看似愚蠢,被大人们认为不合常理,“妈见打”的事情来。然而,在我们做事时,我们的世界里只有我们,我们玩玩具时,只有对玩具的指向意识。这里面没有任何的常理,除了不会伤害自己在意的事物以及伤害自己、他人除外,然而在做事时,我们又会不小心伤害到自己、他人或物件,这是因为意识是超脱于现实的存在。

    我们生来并不追求什么,没有想去追求别人的认可,也没有要求自己成功。“怎么可能?”是的,我们常常有误解,认为我们从小就会有追求,就有对卓越的追求,然而追求的先决条件是我们意识到要去达成这个目标,并为之付出。然而孩子对每一件事都是直接去做而从未意识。孩子是根据大人的行为来回应自己的需求,所以孩子的行为是大人行为的刻板,在行动时又全然融入其中。孩子在徘徊犹豫时便是徘徊犹豫本身,而在徘徊犹豫之后总会找到一条路,即便是一条在我们看来崎岖不平的坎坷之途,他仍旧走了下来。而我们反而往往会因为这条路并不平坦而自怨自艾、悔恨痛苦。实际上,没有哪一准则告诉我们这条路路要平坦舒畅、不能脱离”正轨”,也没有哪一准则要求我们不能痛苦、示弱,而正是在这样违反现实准则的要求出现以后,我们无法再以平常心看待现实的发生,于是失去了许多我们本自具有的欢乐和机缘。久而久之,这样的要求成为了社会的主流,而鲜有人能够重回舒适的心境,即便我们想要的与我们在做的完全相反。这些要求从何而来?在文明建立规则制度时,逻辑思维把在自己预想之外的发生当作了糟糕的事情,并一心抗拒,因为我们的习惯性自我保护的大脑告诉我们:我们处理不了这件事情,这件事情会伤害我,于是乎,我们把情绪和这些我们大脑认定无法处理的事情绑定在了一起,也成为了困扰我们人生的阻碍。

    在经过学习,开始知识的积累后,我们会发现自身的忧虑和痛苦也随之增多,似乎智能越高,在人类中感受的痛苦越大;正如金钱越多,物质欲望越难以满足一样。这实际上取决于我们心中的定位,当我们把智能和金钱视之高于我们本体的价值时,我们就是奴仆,而智能与金钱主导着我们的生命。这方面,完全违背了我们使用智能和金钱的初始意愿。一般来讲,我们也可以把人类的创造用初始意愿等同于本质来理解,一旦违反本质,一定会有反噬。所以我们需要自问:我们使用金钱和知识的初始意愿是什么?并践行之。

    生命的变数,就在于你永远不能让别人复制自己走过的路,也不能回到过去说:我什么都没变。

    纳天下以为用。凡是经历过了一场人生,以天下为用是生命的本质,从氧气、水、食物,无一不是天下之物;从感情、事业、生活,无一不是天下之事,而我们正在我们最适应的环境中生存着,正如鱼之于水,虫之于林,鸟之于天。生命的初始,天下是我们的天地;生命的末路,这个天下送我们而终,我们整个人生都在诠释着一道刻印在我们基因里的信息:凡自然变化,分离复生,非为长久而守之朝朝暮暮,同乎天地而共享焉。

    根源之爱

    爱是源头

    爱之深处,唯愿相伴长久乎。

    所有情感本身无定性,所有性格本身无定性。天下万物本身无定性。先有天地,可那时天不叫“天”,地不叫“地”,父母姐妹亦无称谓。善与恶、好与坏并不存在,道德伦理并不存在,唯感情是真。爱与恨并不存在,所有情感如天地一般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人也朦朦胧胧,当真是“无物为真,诸行皆可”。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友爱却是一如天生一般,本就存在,人们见面不为利益驱使,而仅仅相会、相伴,一同狩猎、觅食,逐渐定居,互相保护。纵然,部落冲突时有发生,然而以人的个体为基数的话,团结依然是史前时代的主轴。如果这份本能与本性之中的爱不存在,这样的生物必然已经消亡在地球长长的历史中去了。我们从一个疑问开始探究:人生下来怎么会爱?就像是人生下来怎么会笑?是,我们体内的化学反应会让我们知道自己在笑,会产生愉悦的反应,但是一件事的发生究竟如何让我们知道这是好笑的?

    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并没有过语言学习、事物的认知,我们衡量的准则,调动我们情绪的标准概括来言是美好,在于我们能否感受到美好在事物中的存在。这是所有人类相互连接的一条基准线。孩子时的美好是一条抽象的概念,这是基因里隐含的信息。每一次(包括第一次)看到了美好的景色都会兴奋不已,这个兴奋就是内在美好存在的证据,这份兴奋饱含在眼神之中。

    美好与爱的联系是:美好是人对事对物、对表情感情的感官感受,而爱是隐藏在人类所有感官中的必有情感:强烈如酒,藏之若蛇。这时需要指出的是:爱是一种需要主观意识到的产物,因为如果不以爱的视角去看待,我们始终不曾发现它,即便我们一直都在行使着它。这也是因为上面提到的所有情感本身浑然一体,不可分割,唯有意识能够分离出来,一如原子一般。

    爱是一份很强的能量,爱同时也是唯一具有治愈能量的感受,我们所有的创伤与不忿都可以通过爱来治愈,这是因为爱是我们自出生起时就想要寻回的呼唤,爱之所有可以如此强大,天生具有,源于我们必然都有的经历——十月怀胎里———子宫为家。无论我们离家多远,我们总是会意识到亲密感的陪伴,会对记忆中的某件事会心一笑。爱在生活当中出现太多,以至于它的出现似乎太过普通、太理所当然而常常忽视了它的确存在。

    爱的源头

    在我们生来就可以感知爱、恨与恐惧,并分出美与丑陋(其实孩子眼中的美与丑陋只是美好与否),并无一例外地学会语言,是因为我们内在本身就有,而表露出来不过是内在本体的延伸。如果,我们自己没有爱,而需要学会爱,那我们的感受从哪里来?我们未被教导就会笑,就会哭,这时候内在的波动就是我们本自具有爱的证明。而所有生物都具有这些情感波动,都会恐惧、会亲近,都证明了他们与人类一样是感情的载体。

    这些强烈的感情从哪里来?

    子宫、胚胎,所有生物都从中诞生,而所有生物无一例外需要温暖的养育,在温暖当中孕育出新的生命。我们人类生育当中,孩子被温暖的羊水包裹着全身,无时不刻闭着眼睛,听着子宫外的韵律,这导致了所有人类都具有以下三个特性:

    1、身上每一个细胞对温暖的渴望使得我们对拥抱触摸具有强烈的渴望,以及在被温暖的呵护下,形成了无与伦比的安全感、依赖感;

    2、闭上眼睛的空无感是人类最先连接的感受,所以空无感成为了所有感受的终极,所有的感受到了最后都会归于空无;

    3、生物的感知力与生俱来,并超出了物质形体,特别是对声音律动的感知,这也意味着对语音语调的感知。

    那么爱在哪里呢?

    爱就在空无之中,就在温暖当中,就在感知之中。

    本能与本性、人性

    我们人类对于创造的渴望一如宇宙一般,刻在了基因里。从人类文明发展初始,创造便一直存在,这份对新生事物的渴望推动着所有文明的发展。

    被认同感是所有人类行为的源动力,它可能很多时候不以明显的方式出现,但是所有行为背后都有着这份渴望。对被认同感的渴望源于对同种族同类的渴望,来自于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回应连接,就像孩子渴望被注视一般。这份渴望与所做何事无关,而是永远存在。

    本能最直接的感受是我们会直观体现出悲伤、生气的样子,在达到我们的期待时会高兴,在我们移动四肢时有一种运动的快感,思维中的本能反应是采取行动。本能是一种生物间的共有体系,于胚胎形成之前就深藏遗传DNA的记忆当中。在几千年当中本能因物种的不同进行了各具特点的演化,其中人类将本能升华,通过经历、观察、思考,使得人性升华了出来。而所有生物演化过程当中即便族群不同,仍然因为本能的相同而有着相似性,这份相似性是为本性。

    一言蔽之,本能指的是通过感官的引导而生出的行为与态度,人性是指生而为人,对本能的诠释。本能与人性是对我们自己所有行为有所了解、深入自身的基础认识。因为本能,我们会亲近让我们感到舒服的人事物,而后生出了喜悦心,我们享受这份心情,于是想要长久拥有。想要长久拥有就是人类对喜悦心产生的进一步行为,是为人性。在拥有当中,会产生疑问,会有期待,会依赖,是在本能感知的基础上,指引人性导向行为的本性。本能与人结合形成人性,人性赋予了万物意义:所有权、私有制、婚姻、制度、责任、形式感……人性是我们作为人在不断探索这个世界和探寻自身时慢慢成形的,通过本能的引导:好奇心以及本能的驱使:对外在环境的反应。

    期待

    人类的本能当中有一种特性叫做“自力更生”,是在一种建立真实性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生命意义的实现感和价值感,并坚信自己的生活质量比之以前更好,并为之付出的心态,这里是期待的源头。

    对于心理而言,所有没被满足的渴望会成为一种感受被记忆,并在遇到相似事情的时候投射出预设的感受。远古之时人类以猎食、采摘来充饥,形成了努力获取满足的意识。持续到现代,大人会通过激励法让小孩做到一些指定的事项而后获得“奖励”,形成了我们以后会首先想到去满足一份期待来获取想要的一些东西。从感受来讲,就是我们想要满足感的时候,会首先设定一个要努力达成的自我要求,而后才会在心里允许自己满足自己。这就如同绕了一个操场跑了一圈,而后回到起跑线,对自己说,我跑了1000米,感到很开心。这份开心属于完成了自己所设定的期待后出现的开心。换句话说,如果没跑完这一圈,我们会感到很挫败而难受。这便是我们为何会产生期待、为何会难受:父母对孩子不断地期待,是因为父母想要期待满足后的喜悦,没有得到就难受。这些期待可能永远不会停止,因为这是被我们认定天经地义的事情。期待的目的是感受喜悦与满足感。于是期待=喜悦与满足感这个程序被深植于自身,当我们想要喜悦与满足感时,首先会开始期待。

    由始到终

    啤酒上面漂浮的啤酒花、抹茶上面的抹茶沫,一旦我们渴望着这层抹茶沫,那么除了我们开始的第一口嗫饮之后,一旦我们倾斜杯子,你就只能看着这层沫在我们眼皮底下从嘴边漂远,眼睁睁得却没有办法,我们倾斜杯子喝不到、不倾斜杯子还是喝不到,于是只得在一段很长时间里把抹茶喝完,再在最后一口饮完剩下的抹茶沫后,心满意足地擦擦嘴,啊~好满足呀~然而啤酒就比较悲剧了,啤酒的啤酒花随着时间越来越少,私以为喝入口的味道还不怎样。这像不像我们期待某一件得不到的东西的样子?然而,如果这杯抹茶本来就是漫过水平线的话,我们可以伸长脖子,拉长舌头,配合着拿杯子的手把抹茶沫舔完而不需要喝完整杯抹茶就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美味。如果我们觉得不如喝完整杯抹茶更有成就感之类的感觉,那么是我们选择了喝完这杯抹茶拿铁,选择了这份经历,即便抹茶沫的质量和数量上没有产生明显变化。而我们之所以会选择,是因为抹茶沫的品尝是整杯抹茶的一部分体验,我们想要完整的体验,于是选择了喝完整杯抹茶的方式,选择了一件事当中复杂的体验。

    可若不是求而不得,谁愿意燃烧自己呢?我们看见自己的努力,由始到终给予自己足够的时间和信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上善若水,水几于道,万物皆几于道,只是水的呈现方式具有流动性而千变万化、引入注目、扣人心弦、令人陶醉啊!

    在本能与人性之中

    极恶的人性中依然有善,极善的人性中依然有恶,它们唯一需要的是一扇被允许释放的窗口。这里我们或许对人性有一个误解,以为人性只有善恶之分。人生来时不知何为善恶,你在婴孩之时哭闹、破坏家里物品、扑向父母的怀抱、发火、发笑,你会思考你做的是善事还是恶事吗?人性里面本身没有善恶,我们并不是带着善念或者恶念出生的,只有你做出的行为在作为人性的一部分诠释着。这也意味着你有着人性全部的可能,每个人都如此。而痛苦的来源不过是当我们想要黑暗时阳光直射了进来,想要阳光时,黑暗降临了。       

    在我们认可宽恕的时候,请先宽恕自己,你没有需要被责备的地方,也没有需要被宽恕的地方,你只是想起了光的明亮,心向往之罢了。

    每个人都如此啊。

    这份光的明亮正是在本能与人性之中的神性:高尚、无私、神圣、善良。神性与本能连接,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发自于此,这份神性在感知中闪耀着光辉,使得一举一动都有着美好的基础。

    神性与本能的连接以摘花为例,我们不应摘花,但其实我们摘下花朵并非真的想要这朵花,因此这决于我们并未看到自己要什么。真相是,我们摘下花朵只是因为被美所吸引,我们想要欣赏美,这是天性,同时我们想要得到美,这是人性。

    天性就是本能与神性在一起的结合。被色彩吸引是本能。我们看到美而知道美,从而采取欣赏的态度是神性。摘下来、拥有美便是人性。

    在欣赏之后,如果我们共享美景给其他人而不摘取这朵花,便是人性向神性的转化:凡自然变化,分离复生,非为长久而守之朝朝暮暮,同乎天地而共享焉,效天地之法,此向神性之源。

    神性使得我们对安全感的渴望转化为对他人的保护,使得对满足的渴望转化为奉献的行为,使得担忧、恐惧心转化为对自己所喜爱的东西勇敢地去守护,使得伤害转化为信任……神性即是我们制订道德、行使道德、遵从道德的源头,生而知之,生而带来,这生而有之的神性,即是大自然不言说的深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自己开始改变是世间一切变化的先决条件。这份改变起源于内心的坦诚。

    本能、人性与神性也分别对应了人的三种行为习惯:反应、逻辑与现实感知。

    反应:直接作出被教导、被影响而作出的反应,做出一个判断就会随即定义出对立的判断,并套用到认知中,采取行为是第一主观反应,并对事物有着强烈的执着。因为有着很迅速的应对策略,开始的时候会因为经验不足而后悔。

    逻辑:认识事物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并且这一标准具有很自由的多变性与适用性。对不同环境作出清晰的了解,有着多重应变方式。根据自己的特征以及对世界的了解找出自己的定位。

    现实感知:自然跟随来到身边的人事物,顺流于发生中。虽然没有预设但常常会出现别人眼中不可思议的奇迹。在每一天当中以敏锐的洞察力养出了相当不错的直觉,并全然享受于每一刻的发生中,好像发生的每一件事他都能逢凶化吉、找到“第三种可能”。

    感知记忆

    儿童时期是人生当中不容忽视的时候,因为这段时间在成长过程中对我们的塑造非常大。家庭之中父母的影响会体现在日常交流、社交接触、工作生活中。其中,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决定孩子对其他人的态度,父母对外社交广泛会让孩子的社交圈同样广泛,父母之间感情的态度会成为孩子对爱人的态度,父母在爱中体现的特征:忠诚、关照、欣赏等会成为孩子对爱的看法,父母某一件事中做出的决定对于孩子的感受会遗留到孩子以后处理的相同事宜上。

    对所有生物来说,真正会产生记忆的恰恰是我们可能会忽视的感受,这份感受会成为我们对世界的感知记忆储存在自己的意识与DNA遗传基因中。

    不然以蚊子那样的寿命和脑容量,是怎么能知道需要汲食人类的血液和避开手掌的拍击,并一代代遗传下来的?蜘蛛会知道结网来捕捉捕捉物,并通过结网的震动知道猎物的方位和种类,并知道在雨天来临前收网的呢?

    感知记忆的起源

    当我们诞生于世界时,我们的感知伴随着陌生———回不到被羊水包裹着、充满关爱呵护的舒适胚胎里了。所以我们以哭声的哀嚎为序,人的一生都想再重新回到爱中,于是不断寻找着幸福。我们在爱中诞生,这份爱来自于我们的源头——父母就是爱着孩子的,我们的感受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等我们开始睁开眼睛,认识新世界,我们的注意力就从渴望被呵护着的本能转变到了想要看到更多新鲜、我们还不了解的事物上了———好奇心出现了。等到第一次离开父母,上了学,我们发现在我们已经熟悉的所知之外还有一个我们完全不了解的世界,有着除了我们认识的人外,许许多多与我们看起来差不多的同类。我们又一次离开了自己的舒适区域。在这个新环境中,我们或许扩展了自己的区限,或许仍然保护着自己幼小的心灵,减少了自己的感知力来防止被陌生的感觉再一次冲击到。性格产生了。外向和内向的分野在于我们诞生之时,第一次感到陌生之后被如何对待,被对待的感觉会进入潜意识记上一辈子,并在下一次遇到同样感受的时候作出自我保护或者自我扩张的反应。

    潜意识

    潜意识存在于我们可以意识到的意识“表意识”的背后,潜意识中记载着我们之前对所有事物的感知记忆与行为处理,并会带着这个意识反映在随后发生的事情上。潜意识很难被语言表述、理解,而是直接体现在了在语言、行为中。

    潜意识所形成直观感受是气场,我们的一举一动都透露着自己的信念与身份,潜意识记录着我们所有的经历,并作为内在的智慧表现出来:

    我们内在的信念会转化到我们的行动中,进而表露在情绪与表情中。同时,对方的潜意识会接收到我们的表达,并会将这份表达认定为互相之间的共识。所以内在的信念在人与人的交际之中起到主导的作用,正是这些个信念在社交中相互交流,使得社交圈中会发生我们潜意识中认可其存在的事物发生。

    假设我们有被伤害的意识,在社交圈中,即人与人的交互中,因为“你”显现出了被害的状态,对方会意识到“你”已经接受了被害的可能,于是对方的信念系统里从“不去伤害你”就会被改编成“对方已经知道了自己会被伤害”,结果伤害就有可能真的会发生,无论故意还是无意。

    作为所有物种间不间断交流的方式之一,决定潜意识的有一部分是我们的信念系统,我们相信的事物。而潜意识因为它的存在难以察觉、难以主观控制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比如我们要去表白时那份忐忑的心情,无论怎样告诉自己要勇敢都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往往到嘴边的喜欢就是说不出去,有时我们自己都不懂为何会这样,明明是第一次,可在心里却有一扇门怎么也拉不开。有效运用潜意识,就可以让许多不可能的事情不可思议得变得可能,转变我们身边许许多多的人。这些都来源于自身信念的影响。

    那么信念是怎么来的?信念被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所决定。

    对潜意识的了解可以很清楚得明白自己行为背后的原因,把潜意识变成表意识就可以让我们从自己开始改变,觉察自己的心理,让自己能够从容选择自己希望的态度与行为。

    我们以孩子的天真回答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心中的孩子如何回答?觉察这个答案与我们所秉承的信念之间的联系。

    生而为人

    我们之所以痛苦、刻苦、艰辛、付出、渴求被救赎、违反人之常情地禁欲、违反人之爱人的心愿而互相伤害,其本质都是潜意识中的自我惩罚。自我惩罚的本质源自于价值感的缺失,自我价值感之所以缺失,来自于我们对自己的贬低。比如:当我的健康比之工作不值一提时,我会透支身体来换取工作时长,甚至工作时长所带来的利益还不如看病的支出,但是在我工作时,并不在意自己的健康。所有的自我惩罚:我用忏悔来换取救赎、我用断绝七情六欲来换取高尚的情操、我用伤害自己所爱之人来换取为他好的满足,这些本质上都是通过一件我们认为平常不去做,甚至做起来伴随痛苦煎熬的行为,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从而认可自己的价值归属。本质上都是我们用一件想象中认定的价值远高于我们自身价值的行为来偿付我们的过错、我们的缺失。在这里我是渺小而不堪的,我的行为是神圣而光明的,所以我又获得了平衡感,我认可了我可以被救赎,于是我被救赎了。我们的意识里其实都能隐约感受到这个真相:我们在自我惩罚以期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感———我终于偿还了我的罪孽———但其实我只要认可自己可以被救赎就好。

    如果我是有罪的,同时我又能够付出爱和关心,我能够忏悔,我的行为能够神圣而光明,那么我的罪过似乎只有没有做出神圣光明的行为。然而,神圣光明的行为之所以神圣光明,是因为我们能够感觉到一种舒服的内在良知流淌心间,我感觉到了神圣的感受和光明的感受———我是神圣光明的源头。如此,我何罪之有呢?神圣光明就在我这里,没有我,便没有了我的神圣光明,我的存在,便证明了神圣光明的存在,我,何罪之有呢?如果我的价值都不如自我惩罚的指代物,那么我的一生都无法获得救赎,我就算忏悔一辈子,我的价值仍旧不如惩罚本身,这是我的本意吗?我的初始意愿究竟是什么?

    生而为人,我们内在力量的来源由于自我认可而被激发,如果创世之物之所以创世,是为了要我们偿还自己的罪孽,那么创世之物亦是有罪的;如果我们生来是为了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并把自己的力量全面展现出来,相互认可与理解,相互之间支持信任,那么创世之物便是有恩于人的,感恩敬畏之心由此而生。当我们的价值具有独特性而无法用任何方式来攀比时,我立时得到了救赎而不再背负罪孽,此谓涅槃;当我意识到我们从未缺憾而无需惩罚与救赎之时,我心光明,世界光明,此谓重生。

    当我不再背负罪孽,目之所见皆是光明

    逻辑和语言的关系

    逻辑之所以可以编排出现实的可能性,是因为逻辑具有现实的性质,是现实之一种存在,也是我们自省而可以自然知晓现实的便捷通道。在才智的初始,我们往往会因为知道的与现实不符而误认为上天与我们作对,然而未有意识到我们知道的只是可能性的其中之一,无论我们知道与否都不会改变事物本身的性质。

    在创造语言的时候,一个叫仓颉的人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创造出了文字,文字随着人们的逻辑而编排出了各种各样的词汇,因为人类的逻辑遵循着道的演变规律,遵循着人们内在的智慧,所以自文字和语言创造初始,人们就第一次拥有了通过对现实自然规律的形象化而集体解读宇宙所有秘密的能力。然而,宇宙当中对立的两面暗和光的存在被人类的意识理解为了矛盾的两体,排斥黑暗而亲和光明的存在,所以又再一次遁入智慧的陷阱当中。反其道而行之,重新将黑暗与光明视之同等的存在,是用语言通过逻辑的推演而发现所有可能的初始。而掌控这份智能需要的是我们对人性完整性的了解。

    我一直以为只要有光,就不用遁入黑暗;我也一直以为只要身处黑暗,便不配沐浴阳光,不过我似乎理解错了光明与黑暗本不是对立的,而是共存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宇宙的源头(第三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cj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