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习惯性地忽略诸多文学大家亦曾有过青葱的少年岁月。
好像鲁迅生来就是这样深刻地鞭笞黑暗,或者汪曾祺生来就是澹然自足,浑身萦绕着士大夫气息。
又好像,凭借重新改编传统,写成青春版《牡丹亭》,重燃青少年对昆曲的热爱之心的白先勇,生来就是翩翩儒雅的昆曲传承者,咏叹着生命流离与家国叙事。
实际上,一个作家最终固化为大众所熟知的所谓典范,也常常是一个弥漫着奇趣的生动历程。因此这也是探寻作家早期作品的有趣与必要之处。
相较于作者在中晚年所写下的,颇负盛誉的《台北人》和《纽约客》系列小说,我今天想说的却是白先勇在青年时期写成的《寂寞的十七岁》一书。这本被作者自称为“不知哪里来的那许多奇奇怪怪的想法”组成的小说集,好像能在此给我一份正当少年的意气与勇气。
《寂寞的十七岁》全书共收录了白先勇青年时期所写的十五篇短篇小说。从大学时期,心怀作家梦,正式发表的第一篇文学作品《金大奶奶》;到远赴美国求学,初尝去国离乡的滋味,重新开始写作的《芝加哥之死》,形形色色,人情冷暖,皆诉诸笔端。
在后记中,白先勇回忆了大学时期写作的初心。
既然青春不能永葆,那就只能将他们画作艺术,才能把它们长存。
正是如此,我们才得以从中一窥少年往事的点点滴滴。
与作者到达写作成熟期后的作品相比,这本小说集里面的作品,在语言方面,与后期炉火纯青的白式语言风格相比稍显稚嫩,在结构形式上也有人工斧凿的痕迹。至于在情感表露上,似乎也正是化身为《金大奶奶》和《玉卿嫂》两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容哥儿,所见即所感,孩子气的絮絮叨叨的讲话方式,串成了人物的爱憎喜乐,未免有情感单一的嫌疑。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将这样一本专属于青年时期的选集,与作者饱尝家国离恨之后,自然流露的《台北人》系列作品相比,无疑是残酷而不负责任的。
或许我们要做的,只是将这本看似幼稚的作品集,以正当青春年少的我们自身作为解说角度。少年特有的迷惘与哀愁似乎就这样扑面而来。
01
如果说大多数人的青春总是充斥着这样那样的躁动与不安,那么不妨来看看这篇《寂寞的十七岁》。
小说中,主人公杨云峰是父母眼中彻头彻尾的坏孩子,抽烟喝酒旷课撒谎,似乎无可救药。家庭的压抑与学校的喧嚣中,他只好抓住唯一对他好的魏伯飏,而那股痴劲儿却让两人都陷入流言蜚语的漩涡。最终,在毕业仪式之前,他又一次选择了畏葸不前,孤独地游荡在公园,满身泥泞地回家,眼睁睁看着一切流逝在自己手中。
故事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叙事,但在主人公长长的独白式的文字中,透露的却是深深的孤独感。
小说中对于学生时代的读书历程做了看似无意,实则令人拍案叫绝的描摹。且说其中一个细节,礼拜天被独自留在家的杨云峰,无聊中,只买各式各样的信封自己给自己写信,乱打空电话玩。
这种一面被世界抛弃,一面却又自顾自地与外界接触,渴望融入外界的矛盾心态,细细描绘出来,让那个看似一心只想逃离的主人公更添一份难以言说的孤独感。
而这个游荡的少年,总能让人想起另外一个彷徨流浪的少年霍尔顿。然而《麦田里的守望者》里面那个原本憎恶伪善、追求纯真最终却只能屈从于残酷的社会现实的年轻人,尚且还有自己想“成为一个麦田守望者”的理想,以及天真可爱的妹妹菲比,作为最终割舍不下的情感依托.
《寂寞的十七岁》里面的杨云峰只能说是什么也没有,只剩下了不被理解,无处诉说的孤独与绝望。
而这篇几乎毫无文学技巧的文章之所以能让读者读后,皆以为自己内心也有这样一个悲哀的杨云峰,或许也就正是因为应了那句,“青年人的孤独皆是群体性的精神病态”吧。
02
倘若说《寂寞的十七岁》这一篇小说写的还是学生气的惆怅与孤独,那么《那晚的月光》和《小阳春》这两篇则更多的,开始谈论象牙塔内其他角色的世间百态。
巧合的是,《那晚的月光》这篇小说里,因为受到了太过美好的月光的诱惑,稀里糊涂与女同学产生爱情的李飞云,以及《小阳春》里面年过半百,身陷婚姻牢笼与报负破灭双重打击的樊教授,在大学初期都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他们并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但他们遭遇的人生难题与最终的悲剧却是惊人的相似。
读者在细读这两篇小说时,两个主人公无可逃脱的际遇循环总是非常吸引眼球。而事实上,从这两篇早期小说中,我们也大略能窥见后期写作中,白先勇将这些特点融入其中的蜘丝马迹。
《小阳春》中樊教授对于年老无为的哀叹,只能让读书时大胆而明亮的数学家梦消褪。这一点,总会让人想起《冬夜》(收录于《台北人》)里那个也曾经在暖融融的日光下挥斥方遒,现在却只剩苍苍白发与无尽感叹的余教授。
一个是发生在灿烂的十月天,阳光泼洒在路面上,路边的大白杨树在风中轻快地起伏,樊教授感受到的是眩晕与无力,他在召唤着他回不去的二十岁;
另一个是发生在台北的冬夜中,绵绵不绝的冷雨,最终浇灭了余教授心里残存的最后一丝希冀。
而小说中类似的家庭意象,也是用几乎同样的阴暗笔调写出来。两相对比之下,不难看出作品中作者感情脉络的延伸。
然而,这部集中了白先勇大多数早期作品的小说集,在评论界却并没有受到过多的关注与评价,这些碎片式的语言与意象重叠也并没有太多的人能耐心追踪,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啊。
03
整篇小说集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包括《芝加哥之死》在内的后六篇小说。这后半部小说无论是在写作技巧还是在叙述手法上,都呈现出了炉火纯青的态势,即使是被誉为《纽约客》的前奏之作也丝毫不过分。
这几篇小说里所共有的,便是一种难以挽回的缅怀气息。
而这种缅怀之情,或是含蓄地隐含在《上摩天楼去》里,那盏精致的中国宫灯照耀下,主人公所见都是人事皆非的茫然;或是暗自闪现在《安乐乡的一日》中,传统的中国母亲面对不肯称自己为中国人的女儿,只能发出一声叹息。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尤其要提到的是《芝加哥之死》这一篇。
主人公吴汉魂是台湾到美国的留学生,在芝加哥的地下室里苦学六年,却在拿到博士学位的当天,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清了这个地狱一般的城市现实,投水自杀,为自己的自传添上了最后一笔。
这种在异国他乡里无所适从,只能产生游离感的边缘人,总能让人联想起其他的文学形象。
譬如是郁达夫《沉沦》一文中的主人公“他”,又譬如是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中的别里科夫。
或许相同的是,他们至死也没有融入到那个灯红酒绿的大世界中去;不同的,则在于吴汉魂白纸一样的一生中,那些对于母亲的怀念与国土的眷恋都是朦朦胧胧的阴翳,在他错乱的幻想与梦呓中烟消云散。
实际上,这六篇小说都是白先勇去国日久,对国家的文化乡愁日益加深后写下的产物。作者在后记中写道
时报广场仍然车水马龙,红尘万丈,霓虹灯刺得人眼睛只发疼。
我蹭蹬在纽约街头,一时不知身在何方。
那是我到美国后,第一次深深感到国破家亡的彷徨
作家自身心境的巨变,投射到小说主人公身上,与之前的作品相比,便不只是简单地停留在叙写少年人的愁滋味上,而更多的,融入了文化血脉的厚重感。这也正是白先勇作品中最难以磨灭的特色。
至此,小说主题中的少年人之愁,悄然间转变为了生命流离的悲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