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要素-框架层
一、框架层定义
在框架层,我们要更进一步提炼这些结构,确定很详细的界面外观、导航和信息设计。我们的关注点集中在独立的组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上。
“界面设计”涉及提供给用户做某些事情的能力,通过它,用户能真正接触到哪些在“结构层的交互设计中”确定的“具体功能”。
“导航设计”提供给用户去某个地方的能力。
“信息设计”涉及到将信息和想法传递给用户。在整个框架层设计中信息设计是最广的,无论是导航设计还是界面设计都需要考虑到信息设计问题。
二、界面设计
界面设计要做的全部事情就是选择正确的界面元素。选择时考虑的维度:1、界面元素能够帮助用户完成他们的任务。2、界面元素能够让用户更容易理解和使用。
好的界面设计是能帮助用户聚焦,让用户一眼就可以看见“最重要的东西”的界面设计。而那些不重要的东西就需要适当弱化或者根本不让它出现在界面上。所有最大的难点是找到用户不需要哪些东西,并减少它们的可发现性或者完全把它们排除出去。
2.1习惯和比喻
习惯和反射作用是我们与这个世界交互时的各种基础。用户使用互联网产品依赖于大量的、细小的的反射作用的积累。
界面设计除了要和用户的操作习惯保持一致之外,产品本身内部也需要保持一致。这样可以帮助熟悉你产品某些特性的人更容易熟悉其他一些相对陌生的特性。
可以适当使用比喻的方式对界面简化,但是对于比喻的使用需要尽量克制,即使要用比喻的方式,也应该提供上下文帮助用户理解这个比喻试图代表的特性是什么。因为提供的越多就会造成用户的猜测变得越来越不可靠,最好的方式应该是尽量减少猜测的成分。
2.2元素选择
界面设计中强调的原则是满足大部分用户的大部分需求。一个将极端情况呈现出来的界面,等于给大多数用户提供了一个设计不良的界面,而去满足少部分用户的需求。
元素的选择并非是把需要强调的元素最大高亮这样的方式,而是去思考用户的任务和目标,去尝试找出他们中大多数人在完成任务和目标的过程中普遍的选择和需求。这样才能先一步展示和强化他们需要的东西来帮助他们做出决策。
三、导航设计
3.1导航设计的原则
任何导航设计都必须要满足三个原则:
- 必须提供给用户一种在网站间进行跳转的方式。
- 必须传达出这些元素和它们所包含内容之间的关系。需要告诉用户这些链接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是否其中一些比别的更重要,它们之间的差异在哪里。通过这些去帮助用户做出选择
- 必须传达出它的内容和用户当前浏览页面之间的关系。其他的那些内容对我正在浏览的这个页面有什么影响,帮助他们做出决策,找到方向感。
3.2常见的导航方式
- 全局导航:提供了覆盖整个网站的通路。全局导航提供的是用户最有可能需要从网站的最终页面到其他什么地方的一组关键点。
- 局部导航:提供给用户在这个架构中到页面的父级、兄弟级和子级通路。
- 辅助导航:提供了全局导航和局部导航不能快速达到的相关内容的快速途径。允许用户在浏览过程中快速转移他的浏览方向而不需要从头开始。
- 上下文导航:大多是嵌入文本的导航,帮助正在浏览文本的用户可以快速获取需要的额外的信息。
- 友好导航:提供给用户那些他们通常不会需要的链接,但它们是作为一种便利的途径来使用的。这一类信息用户通常并不经常使用,但是当他们确实需要的时候,能够快速找到。
四、信息设计
信息设计是比较难入手的,它是把各种设计元素聚合在一起的粘合剂。信息设计考虑的是如何能把信息进行呈现从而可以使用户更容易使用或者理解它们。
信息设计需要考虑视觉上的选择。对于用户来说是饼图更好还是折线图更好理解。
信息设计需要考虑信息的分组和整理。单条信息如何进行分类和整理能够让用户更好理解。
4.1信息设计原则
信息设计的原则就是以用户为出发点,如何对信息进行处理可以更好让用户理解信息并支持他们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决策从而完成用户的任务和目标。
特别是在界面操作中的错误提示,经常要考虑信息设计问题。
4.2指示标识
信息设计中要对导航设计提供指示标识的支持。帮助用户理解“他们在哪”以及“他们能去哪”。图标、标签系统和排版都是信息设计的方式,帮助用户增强他们的位置感。
五、线框图
线框图强调的是页面布局,将信息设计、界面设计和导航设计放置在一起。页面布局必须结合所有类型的导航系统,每一个不同页面中的视图元素,也必须结合任何一个在这个页面上的功能所需要的界面元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