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柴她妈的小课堂#
作文启蒙第一讲:说比写重要!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下作文启蒙。
小火柴去参加同学的生日派对。回来很兴奋。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大堆。我把对话录下来了。这样的对话,孩子和爸爸妈妈日常经常发生。你甚至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如果把这些叽里呱啦的废话,转化成文字,书面呈现的时候。你会发现,哇,好棒的一篇文章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1190/023c7473fc2d548d.jpg)
作为幼儿园的小朋友,小火柴的这段口述,还是比较符合她的年龄的。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逻辑混乱对,这就是所谓的,写作文缺少条理性。基本就是想到什么说什么。但是,这是正常的。如果现在的表述就条理清晰,那是要吓死我了。
小朋友都已经能够表达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所以,在这段表示中,也能够感受到,她很开心。小火柴明确的说了一句:玩的很开心。然后是细致的描述了她喜欢的项目。甚至最后没有换到她喜欢的乐高玩具,她也感觉到惋惜。她用了“很好很好”,“但是我积分太低” 来表达…
我们现在这个年龄段(幼儿园中班、大班)的小朋友,大部分都能够表达自己。只是家长平时不太会去注意他们的絮絮叨叨。我前面提过,孩子们的絮絮叨叨大部分缺乏逻辑性,大人听的比较费劲。不用心听,很容易就忽略了表述话语里的情感表达。
那么,我今天要表达的最重要的观点就是:写作启蒙,第一步,引导孩子———说。会说才能会写。
说和写,其实都是一种表达,一个是口头表达,一个是书面表达。口头表达更容易,书面表达因为孩子们没认识几个字,一旦字写不出来,思路就会被打断。一旦思路断了,孩子就抓不住自己刚才想说的是什么,就无从下笔了。
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家长就是引导他们分享自己经历的事情,做到耐心倾听和互动,就够了。当然,你要真正放下手机,蹲下来耐心听他说了什么。而不是漫不经心的听过就算了。这种是不是真正听他们说话,孩子能感知,不能表达,如果你多次忽视,他潜意识里就会不愿意和你分享了。时间久了。就会变得不爱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感受。
一年级的小朋友呢,这里,家长需要掌握一点写作方面技巧性的知识了。有意识的去引导。
我和小火柴的对话里。我有做引导。我的第一句话是问:❓小火柴,你昨天去干什么了啊?她说:去参加谁谁谁的生日派对。我再问:❓你们在派对上做了什么事啊?然后她巴拉巴拉的开始讲。中途,我就是点头,哦,嗯,来鼓励她往下讲。讲到“棒棒”(这是一个人偶),我发出了一个疑问❓“棒棒?他是谁?”小火柴又进行了补充。她讲到那些游乐项目的时候,基本就没有我的话了,是她一个人的表述,这部分显然是她情感最强烈的部分。我只是在她停顿的时候,问“然后呢?”,来鼓励她说下去。
所以,如果我们有意识的想引导孩子去来一篇口头作文,家长要注意,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是写作的基本要素。小学和初中,都是记叙文,只要清楚记叙文六要素就行了。记叙文六要素:时间,人物,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此外,作文讲究真情流露,情真意切。所以,你要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心理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在这个事情中的心理活动。
最后,对于启蒙作文,以观察为主,想象为辅。一,千万不能强迫孩子写,从而产生抵触情绪而抹杀了孩子的表达欲望。二,千万不能否定,说他这样错那样错。你只需不停的给予鼓励和肯定就可以了。不要去纠正孩子。我们不要用大人的死板去套在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上。你要让我说,也许孩子是对的你是错的。就算说太阳是方的,月亮是绿的,也没关系。你只需说,哇,好棒啊,你笔下的太阳、月亮真的很特别,与众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