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作者: 时光社D陈先森 | 来源:发表于2019-02-13 10:47 被阅读6次

      登临华山,于绝顶之上忽有所感,没来由的咏出一句:“侧身天地苍茫外。”

        归程的路上,打算以此为线索,题一首《登华山》,结果遍索枯肠,毕竟毫无所得。此情此景,难免有江郎之感。究其原因,大抵出于句子太大,雄阔无极,竟然无法为止续而成诗。不意偶然之咏,竟成死句。

        杜甫有名句“侧身天地更怀古”。我的侧身句,想必也是偶然之间有所感慨,潜意识中蹦出了前人的名句,幻而成新的句子。事实想必如此。但虽然如此,毕竟有变化,句子有变化,情怀也有变化,并不那么一致。

      杜甫侧身之时,李唐天下正是巅峰急转之时,杜甫怀念前人,情有可原。有唐一代,唐太宗李世民,女帝武则天,都是可供怀古的对象。至于前代,就更有不乏怀古的杰出英杰可以作为怀古的对象了。至于我,身在激流猛进的狂飙之世,奋起图强的精神更多,怀古不是重点。

        同样的侧身之余,这是所以我没有怀古之感,而多“苍茫”的原因所在吧?

        苍茫也可以理解为有一部分的迷茫之感,一部分的寂寞之意。说迷茫,盖出于我所处的时代科技日新月异,每一个时刻都有激动人心的科学发明问世,每一个时刻人类的文明都在经受“向何处去”的质疑。回归旧时,较少文明“向何处去”的迷茫,而多生活“向何处去”的感慨。说寂寞,我的时代传统的社会情感结构瓦解,人的经济意识加强。而今的人,有一个半学术半社会的称谓,叫做“经济人”。经济人的核心是利益,而非感情。由此展开,人的寂寞是普遍性的社会问题。抑郁症是现代社会的普遍性疾病,经济人的身份,是此类疾病的根源之一。

        侧身之感具有偶然性,毕竟侧身乍看上去具有某种高大庄重的意味。更多的时候,大抵今人多混迹之感,而少侧身之叹。就是说,人庄重认真的时刻少,混沌糊涂的时刻多。

      从道家的观点去看,人混沌糊涂更有利于存在。《庄子》有一章说几个好朋友为糊涂茫然的混沌凿七窍,“七窍成而混沌死”。此有警世意味。大意是做人不要太精明太明白,否则不得好死。从做人胸怀的一面看去,这是种好态度。宽容大度,收放从容。从进步的一面看,这有反科学反进步的嫌疑。事实上,道家是有反科学的一面的。道家多综合的思维,而缺乏分析的精神。前者过度使人浑浑噩噩,后者没有则会缺乏科学的思维。

      人究竟是要清晰明白点好,还是宽容糊涂点好。没有定论,看就什么事而言。有一点可以肯定,两者应该都要具备。仿佛吃饭,既要有菜,还要有汤。没有执着到那种要么只吃菜要么只吃汤泡饭的地步。

        哲学上讲人的思维有三种状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见树木,只见森林;又见树木,又见森林。

        前两者都是残缺的思维状态,都不可避免的讲陷入某种执着之中。而后是不可避免的相互抬杠,再然后是或大或小的悲剧的诞生。生活也好事业也好,概莫能外。我们怎么办?应该努力追求第三种状态。

        又次,想起前不久给人讲美学,其间谈到人有三种存在状态: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

        这和树木森林的要求又完全不一样,三种状态我们都要追求。怎么说?比如对于灾祸要先知先觉,学习则是后知后觉,对于低层次人士的诋毁或者侮辱,则要有一种基于宽容大度基础上的高度的不知不觉。如此,才能安然立于世间,且还不妨能做出一点或大或小成绩。

      人之此生,侧身天地之间,苍茫而外,混迹于红尘俗世。你想怎的并不重要,你能咋的非常重要。能咋的?无非就是努力多看看森林,多赏赏树木。无非就是知觉有时要灵敏一些,有时要木然一点。

        我辈以混沌立世,七窍还是要凿的。但可能不能完全依靠身外诸君来给自己凿个血流满面窍成而死。自己也要尝试着动动心动动手,如此内外双修,一起动作,才能窍成人在,皆大欢喜。

        附:《华山行》

        众峰突兀拔群起,一峰卓荦孤且直;

        岿然造化年不计,此山怀抱与天齐。

        山人龙藏潜首尾,高士仙踪游未归;

        登临送目白云飞,欲驾清晖御风回。

        凌虚凭跃八千里,长空栈道夕阳西;

        万仞入云倚天立,江山无欲绝如壁。

        回望三原六合空,蔚然清气满穹窿;

        会当振志若飞鸿,飘然一啸风尘中。

        2016-12-6于华山

《华山》

相关文章

  • 济南,华山日出

    华山, 华山湖, 华山日出。

  • 华山,华山

    爬华山带给了你什么呢,留下了什么回忆呢?风景吗、勇气吗、或则仅仅是一次单纯登山经历呢? 五岳之中华山最险,你有没有...

  • 你好,华山

    Kao,这是要华山论剑的节奏么 不不不,此华山非彼华山 怎么说 这是同安华山村,有老街和妈祖庙,还有华山勇哥和他的...

  • 去年爬华山所做的诗

    《六言游华山》 昨日打卡华山, 冒雨步行山巅, 本想体验奇险, 奈何雾锁真颜。 《七言游华山》 体验奇险来华山, ...

  • 樊大牛画华山

    樊大牛画华山 樊大牛画华山

  • 徒步华山

    最早知道华山是小时候看电影《智取华山》,那时感觉华山好远好远。后来读王安石《褒禅山记》,知华山也叫花山,...

  • 攀华山

    攀华山 从西安北乘动车前往华山北站38分钟就到了华山游客中心,...

  • 西岳华山—晋陕之旅陕西篇(三)

    华山,又称太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华”和“华夏”之“华”源于华山,可以说华山是中华民族的...

  • 坯子说:真为巨灵鸣不平,岂是《西游记》中那般不堪

    当今之世,太华山与少华山峰势相连,遥遥相对,并称“二华”。远古之时,“二华”本为一山,名曰华山。 由于华山阻碍了黄...

  • 我来“华山论剑”

    西岳华山。华山论剑。 华山,古称“西岳”,占了华夏之华字,便可知其历史悠久。华山南接秦岭,北瞰黄河,有“奇险天下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华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ur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