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跟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450万权重白金会员+20年传统媒体写手,欢迎点击加入本人旗下简书会员:风清不扬81】
吴敬梓对杭州是真爱。这一回小说写马二先生到杭州,大量文笔都在写他闲逛,基本就是杭州三日游的行程。第一天逛西湖,第二天休整,第三天起床,去城隍山打卡。城隍山就是城里的吴山,离得不远。马二先生没多久就走到了山脚下,爬了几十层石阶,转个方向又是石阶,马二先生一鼓作气爬上去,喘了一会。
随后看见一座庙前有人卖茶,身处那个没有饮料、也没有随身带茶杯习惯的年代里,马二先生又喝了一碗茶。进庙看时,原来是吴国宰相伍子胥之庙。杭州吴山的范围实际很广,包括云居、宝月、瑞石、金地、七宝等山峰,其中也包括伍公山,山上就有伍公庙。
杭州伍公庙又叫伍相庙、忠清庙、子胥祠,据说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为杭州最早的真人神庙,素有吴山第一庙之称。伍子胥被吴王赐死,据说被扔入钱塘江,又被封为“潮神”,慢慢有了庙。但笔者没搞明白的是,当时吴王都城在苏州,非得把伍子胥弄到杭州投入钱塘江吗?恨得这么彻底、这么长途、这么费事吗?
马二先生是个讲究人,对着伍公庙作了个揖、认真看了匾联,才走上去。注意了,他在御书楼是五拜,在这边却是作揖,心里有数得很嘛。待到上去以后却发现没路,只有左边一个门,门上钉着一个匾,匾上写着三个字“片石居”。
马二先生心想,估计也就是个花园、有几座楼阁呗,于是漫步进去,却见窗棂关着。马二先生透过大门张望了一下,却见几个人围着一张桌子、摆着一座香炉,像是请仙的意思。这事儿咱们读者不陌生,之前陈神仙就给王惠、荀玫整过一套。
身为秀才的马二先生正愁着考公前程呢,见此立即有了兴趣,他想这是请仙判断功名大事啊,自己也去问一问吧。远远站了会,望见有人磕头又起来。旁边有人说:这是请了一个才女。才女,才女是啥?马二先生不懂,笑着又等了一会,听到有人问“可是李清照”?接着又有人问:“可是苏若兰?”随后有一个拍手说:“原来是朱淑贞!”这些名字太陌生,不在科举考公的考试范围,马二先生不关心这些超纲题。他心里想,这请仙请的都是什么人啊,一个都不认识,我还是走吧。
这段故事取材自清代陆次云的《湖壖杂记》。书中记载顺治年间有人在杭州片石居扶乩,请来的仙人被猜是苏小小、李清照,都不对,最后猜出来是朱淑真。那只是作为一件异事记载,这儿被吴敬梓拿来,证明马二先生确实不关心诗词“杂览”,也不关心那些什么才女。当然,那些提到的才女里,苏若兰似乎没在杭州呆过,不知是不是作者故意瞎编。
反正马二先生真的走了,又拐过两个弯,上了几层石阶,只见一条平坦大街。大街左边靠山,路上有几个庙宇,右边则是一间一间房子。那些房子通常都是两进,屋后一进的窗户都大开着,一眼就能隐约望得见钱塘江,属于江景房。当然古人也不傻,这些地理位置绝佳的江景房肯定都租给人家做生意,卖酒、卖饺、卖面、卖茶的都有,也有卖“耍货”就是玩具、小杂货之类的,还有测字算命的。
而庙的门口通常都是摆着茶桌,一条街上卖茶的就有三十多处,十分热闹。马二先生正走着呢,路边茶铺子里有个油头粉面的女人招呼他喝茶。这种情形,很多读者都熟悉的,风景区边上招徕生意都会出奇的热情,油头粉面的女人更是引人瞎想。具体什么情况,明日再讲。
![](https://img.haomeiwen.com/i29040351/632f7df5844fdd14.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040351/74eec14bc6d99eae.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