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陪伴营|读《世说新语》(4)65/40

作者: 山谷野百合 | 来源:发表于2022-11-05 22:38 被阅读0次

支道林:身披袈裟的名士

支道林(314~366年),本名支遁,俗姓关,陈留人,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小时候因为逃难跟着家里来到了江南。

由于家里世代信佛,他脑子灵,悟性好,在余杭山下研读经书,并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25岁他便出家,一心向佛。

之后,他来到京城与谢安、王濛等交游。他长相奇丑,却妙语连珠。当时王濛是这些人中的颜值担当,妥妥的帅哥一枚。有一次他卧病在家,交代下人不见客,可是管家匆匆进来,说外面有一个长相奇异的人一定要见他。他便大笑着说:“那一定是支道林没错了,快让他进来,与他畅谈一番可是治百病的!”在当时看颜值的魏晋南北朝,长相奇丑的他能够成为一代名士,可见其口才和清谈水平在当时是一流的。

他们经常在一起拿出逍遥游中的一篇文章进行讨论,这就是当时魏晋南北朝的清谈之风,它让有才华的人能够在一起侃侃而谈,各抒己见。

当时人们认为世间万物各任其性、各当其分便是逍遥。支道林则用佛学去阐释逍遥,他认为对外物不起执着之心,顺应外物而又超然物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逍遥。他的看法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支道林为《逍遥游》作注,被后世很多人予以借鉴。

在入佛门不久,就“僧人该不该吃鸡蛋”这个问题,支道林与他的师父展开辩论,结果谁也没有说服谁。师父认为出家人不应该吃鸡蛋;他却认为吃鸡蛋不算杀生。一天晚上他梦见一个妇人对他说,请您放过我的孩子吧。只见他面前的30个鸡蛋中,每个鸡蛋都跳出一个小人冲他叩拜。第二天醒来后便下决心不再吃鸡蛋了。

在佛教上,他精研两部经书《道行般若经》和《慧印三昧经》,并提出“色即是空”的思想。般若指智慧,是通过直觉的洞察所获得的先验的智慧或最高的知识。

支道林当时的社会影响很大,受晋哀帝的邀请在南京城宣讲《道行般若经》,引起不小的轰动。三年之后还是怀念山中自在的生活便请求回去,于366年在浙江绍兴剡县石城山去世,享年53岁。

网图侵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年陪伴营|读《世说新语》(4)65/4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yp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