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有很多新闻,更多的闹剧是偏向中考或者高考生。进入初中阶段,孩子的人生就开启了新的里程。可能一不小心就会让正处于青春期的一个孩子发生彻底的颠覆。比如一个成绩优异的孩子可能会走向下坡路,一个在小学阶段毫不起眼的学生却开始逆袭。无论在哪个阶段,奇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虽然一个孩子的未来不能局限在成绩上,但在我们国内的体质下,考试成绩显然是衡量一个学生的重要标准之一了,或许还可以成为孩子的安全“保护伞”。
我也提前认识了几位优秀的孩子的宝妈,通过虚心学习,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相似点。那就是他们的家庭氛围非常和谐,包括父亲的参与度很大。简而言之就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整个家。孩子的优秀与妈妈的学历无关,但跟家庭的环境息息相关。亲密关系好的家庭,亲子关系也会顺应流畅。爱的能量一旦在家庭里形成正向的循环,就会给孩子带来无尽的支持。当亲子关系融洽了, 很多青春期出现的问题也就不会棘手了。
追本溯源,当一个高考生各方面非常优秀的时候,可以想象到他的初中生活也不会差。但我觉得最重要的可能会是他的小学阶段,甚至是幼儿园期间就决定了一个孩子的整体基调。所以最重要的一个结论是:不是高考了父母才着急关注,而是在孩子最早期就已经形成了差距。父母的焦点与注意力应当回归到孩子成长的初期。不夸张的是,这个时候孩子遇到的所有的人,经历的事都在塑造他这一生的底色。特别特别是幼儿阶段!
教育分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前两者,我们根本没法去掌控,能做好的也就是如何尽已所能为孩子提供爱的港湾。成年人的人生都不容易,每个家庭都有他的卡点。但是如果一个人真的很爱很爱自己的孩子,她就会想办法经营好她的家庭,活出她的灿烂。
看待孩子的成长不能单一化而是在漫长的时间线中综合考量。从你意识到孩子成长期间,自身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并且需要持续成长与学习的那一刹那开始,你就在活最用心的那个人,相信你的孩子也会活出他自己最好的状态。给孩子应有的心理灌溉,然后静待花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