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洞察人性说得这么厉害,这又是谁首先提出来的呢?这个人你可能没听说过,作者的名字叫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是一位奥地利个体精神领域的专家,曾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客座教授。阿德勒是心理学界非常重要的一位牛人,他的老师就是著名的《梦的解析》的作者弗洛伊德。阿德勒认为,并不是只有心理学家才有资格研究心理学,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整个社会负责。心理学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让人们过得幸福,而不只是局限于学术研究。阿德勒创立了以自我研究为导向的个体心理学研究。
我们进一步了解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观点。其实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是由弗洛伊德率先提出的,是精神的三大部分。简单来说,本我代表人的深层欲望,自我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而超我更类似于良知和道德判断。
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一个人对你出言不逊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愤怒,想要反击对方,甚至脑海中曾想过杀死对方,这种原始的冲动就是本我。而当你考虑到这么做要承担的社会、道德以及法律风险时,这个时候就是超我在起作用。而自我会负责协调脑海中的这两个声音,我们便会选择压制住内心的愤怒,采取一种有教养的、更加文明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是弗洛伊德到了后期执着于性本能的研究,把人的很多行为和心理现象归结为性的压抑,这是阿德勒所不能认同的,因此和老师分道扬镳。而阿德勒也开始更加重视人的社会意识,偏向于让心理学研究走出研究机构,帮助到我们每一个人类个体。
很多人会把人性与人的性格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这样的理解是不对的。阿德勒认为,人性是人的诉求,不同的诉求支配着一个人不同的行为,而人的性格是一个人行为习惯的综合体。比如说工作这件事情吧,我们辛辛苦苦地通过工作来赚钱,这是我们的行为。可是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行为呢?表面上是为了买房、买车、出去旅游,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舒服一点,但是在这样行为的背后,我们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也是为了获得超越别人、比别人过得更幸福的优越感。这种隐藏在买房和买车背后的动机,就可以称之为人的诉求,也就是人性。而理解一个人的诉求的过程,其实就是洞察人性。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人的诉求分为表面诉求和根本诉求。表面诉求往往只是停留在对行为的简单解释,而行为背后最根本的诉求才能称得上是人性。举一个心理学的案例来说明:一位青年男子因为自身的情感问题找到心理咨询师求助。这个男人的外表很英俊、性格体贴,有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很有女人缘。按说这样的一个人,既不愁没有收入,又不愁找不到女朋友,应该过得很幸福。然而,他却和心理咨询师表示自己活得非常痛苦,在他的感情生活中,他总是不停地在换女朋友,即便已经有了非常喜欢的女孩,还是会忍不住寻找别的女孩。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和其他女人确定恋爱关系,脚踏好几条船。这样的状况已经持续很多年,让他身心俱疲,他不知道自己哪里出了问题,内心也非常不安。
而心理咨询师通过和这个病人一段时间的仔细沟通,发现找女朋友只是这个男人的表面诉求。他小时候曾经被家人独自关在家中,给他留下了很重的心理阴影,这样的经历让他有了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为了逃避这种感觉,他便要不断证明自己在别人那里是有价值的、是被需要的。因此,在找女朋友这个表面诉求的背后,他的根本诉求是向他人证明自己的存在,以及自己被他人所需要。这种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根本诉求,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性。而只有仔细地与人沟通,了解他行为背后有哪些细微的东西,才可能洞察行为背后的真相。
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人性之后,有人会说,难道我们只能像心理医生那样打破砂锅问到底,非得了解别人小时候的事情,才能洞察这个人的人性吗?当然不用。行为习惯是洞察人性的一把钥匙,通过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一个人的根本诉求。
既然要研究人的行为习惯,那么我们必须先了解什么是人的行为习惯。习惯是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在一开始是我们刻意思考后做出的选择,即使过了一段时间,我们不再思考,这种行为却仍在继续,往往每天都在做。换句话说,这是我们神经系统的自然反应。当行为习惯成熟后,我们的大脑就会进入一种省力模式,大脑不再全心全意地参与到同样问题的决策过程,所以除非你刻意对抗某个习惯,或是意识到其他新习惯的存在,否则该行为模式总会自然而然地启动。但是阿德勒对行为习惯做出了另外一种定义,他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就是指这个人为了实现他的根本诉求所采取的方式或方法。因此我们要想了解一个人的人性,完全可以从这个人的行为习惯入手。
为了帮助大家更加清楚地了解行为习惯是如何反映人的根本诉求的,让我们来再听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位女性患者跟自己的心理咨询师说,她总是梦到一些凶杀事件,也经常出现被人杀害的幻觉,这些梦境和幻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她的生活,让她觉得非常疲惫。在我们普通人看来,这也许只是平时压力太大造成的,当然有一些人可能会迷信地认为这是一种不吉利的预兆。但是经过心理咨询师的仔细询问,发现这位女患者产生幻觉或者做了噩梦后,居住在另一个城市的父母一旦知道了,就会打电话安抚她,甚至赶过来看望她。心理咨询师发现,这位女患者正是为了得到父母的关心,才会出现那样的梦境或者幻觉。因为在她的潜意识里,梦到自己被杀害意味着醒来后得到父母的关心。所以在这个案例中,做梦和出现幻觉就是这个女人的一种行为习惯,而隐藏在这个行为习惯背后的,就是她渴望得到关心的根本诉求。
虽然在上一个案例中,看起来好像我们分析一个人的根本诉求非常简单,但是现实生活中,人的行为习惯却往往非常复杂,我们之所以在现实中很难看清一个人的人性,就是因为被这些复杂的行为习惯所蒙蔽了。那么,人的行为习惯为什么会这么复杂呢?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所导致的。有的人成长在一帆风顺的正常家庭中,当他想要得到父母的关心时,就会采取一种比较积极的方式去达成。而像刚才提到的那个女人,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一定遇到过什么阻碍,才会让她表达根本诉求的方式与众不同。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从这复杂的行为习惯中找到一个人的根本诉求呢?阿德勒提出,可以尽量回忆小时候的事情,通过对童年的回忆来分析出一个人的根本诉求。因为对于小孩子来说,他的行为习惯往往比较简单直接,比如一个小孩子想要妈妈抱的时候,只需要找到妈妈,直接张开手臂投入妈妈的怀抱就可以了;而想要得到父母关注的时候,直接说出来或者大声哭就可以了,这些都比大人的行为习惯要简单得多。而我们在中学的语文课上都学过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文章中作者用注视父亲的背影这么一个行为来表达自己的爱,这样的行为就是非常复杂的,因为注视一个人的背影可以有很多种解释。
说到这里,一个是人性是什么,另外一个是行为习惯背后隐藏着人性。做一个简单的总结:首先,人性的含义是指人的根本诉求,它是人们的行为背后的动机。
强调一点,就是这种分析一定不能脱离那个人的成长环境,必须对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有充分地了解,才能够做出客观的诉求分析。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陋习,就是习惯于站在自己的成长环境中、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去判断别人,这样得来的结果往往是不够客观的。
我们既然知道了人的行为习惯和根本诉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这两个东西呢?或者说我们洞察人性的目的是什么呢?这就要提到人的性格。人的性格是行为习惯的特征,是人的行为所遵循的一种原则,我们洞察人性的目的,就是要调整自己的性格。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提到性格这个词,不论是面试应聘的人,还是和相亲对象见面,都会通过对方的言谈举止来分析对方的性格,通过这一系列的性格分析,将决定那个人以什么样的形象留在我们的心底。那么,究竟什么是性格呢?其实,性格就是一系列行为习惯的行动模式,知道一个人的性格是什么样子的,就能够预料到这个人对待朋友、对待困难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在深入探讨性格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性格是怎样形成的。性格的形成受到成长环境和社会经历的复杂影响,并且具有明确的目标。成长经历一帆风顺的人,和历经磨难的人的性格会有天壤之别,这是因为每个人性格的目标虽然相似,但追求目标的道路却各不相同。
举例来说,所有孩子都是有虚荣心的,不论我们是把这种虚荣心美化成远大目标,还是宏伟抱负,都不能掩盖虚荣心的存在。而如何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呢?孩子们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炫耀他们所没有的玩具。这对于有钱人家的孩子来说,稀有的玩具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而家境一般的孩子却很难有。这时候,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家境一般的孩子就没有办法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时候他便需要用各种各样的理由安慰自己,或者告诉自己说那个玩具其实一点都不好玩,或者告诉自己虽然现在没有办法得到,但是通过将来的努力一样可以得到那样的玩具。
就是在这样一次次不同的经历后,两类孩子处理事情的态度便会出现明显的差异,这也就是两种不同性格的建立过程。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家庭相对富裕的孩子通常会很自信,在完成一项任务时,更喜欢用一种直截了当的态度面对。这正是因为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很容易就可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需要绕什么弯路。而一般家庭出身的孩子,通常会表现出缺乏自信的模样,在完成一项任务时,更加善于思考。
了解了性格的形成过程,我们再来看看性格的分类,阿德勒把人的性格分为社会型性格和自私型性格两种。社会型性格的人通常比较乐观、没有什么攻击性,他们会以帮助他人为自己的终身目标,通过帮助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种人一般会容易忽视自己的个人欲望和诉求。而拥有自私型性格的人,通常攻击性比较强,虚荣心也比较强,他们一般具备嫉妒、憎恨、贪婪等一系列的性格特征。自私型性格的人遇到事情时会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把能不能获利当作判断标准。世界上不存在绝对自私型性格的人,也同样不存在绝对社会型性格的人。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在自私型性格和社会型性格之间寻找平衡。一个人过于自私会慢慢和现实脱节,变得孤立而病态。而一个人过于无私,过于顺从,同样会让自己的生活走向极端。
那么,如何才能处理好性格当中社会型性格和自私型性格之间的关系呢?我们拿婚姻这个话题来举个例子。夫妻之间的矛盾,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所谓的“性格不合”造成的。要么是因为一方太过于自私,从来不考虑对方的感受;要么是一方太过于无私,间接培养了对方的自私。这种双方性格的失衡,会使夫妻之间缺乏最基本的尊重。试想一下,假如妻子刚刚擦干净地板,丈夫不仅不表示感谢,还踩得到处都是鞋印,一点都不尊重对方的劳动成果,妻子肯定会有所不满,长此以往,妻子一方的积怨会变得越来越深,早晚有一天会爆发出来。这也就是性格失衡的结果。因此,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只有让自己的性格保持平衡,考虑自己利益的同时,兼顾到他人的感受和利益,才能够避免矛盾冲突的产生。
一个人的性格之所以会向极端的方向发展,通常是由于一两次不如意的事情所导致,在这种不如意的事情发生后,人的性格会很容易失去平衡。如果不对失衡的性格进行调节,这个人的生活将会变得非常痛苦。怎么理解这个观点呢?
比如一个人因为家里穷而偷了一笔钱,被关进监狱。他不仅不反思偷窃这种错误的行为,反而把这种惩罚当作是上天对他的不公平待遇,进而以这种惩罚为荣,把世界的所有人、所有事物都当成是敌对的,仿佛世间万物都是为了伤害他而存在。这种人会慢慢把自己孤立起来,变得越来越自私,不再愿意与他人来往,这种孤立会让一个人陷入更大的不幸之中。就像《悲惨世界》那本书里的冉·阿让,他因为偷窃而坐牢,坐牢就是他所遭遇的不幸。等到他走出监狱以后,对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怨恨,性格也跟着变得扭曲起来,这也就是性格失衡的表现。
既然知道了性格失衡对我们的危害这么大,那么我们怎样处理好自己社会型性格和自私型性格之间的关系呢?阿德勒认为:人的情绪变化能够直接地反映出我们的性格走向,意思就是说我们能够通过一个人表现出来的情绪,判断出他的性格。打个比方,有一种人喜欢把自己孤立起来,而且总是对外界采取敌对态度,那么他经常会表现出愤怒、焦躁和刻薄的情绪。如果我们要平衡自己的性格,我们就需要知道一些控制情绪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拿愤怒这种情绪来说吧,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在生活中什么样的情况下容易发脾气?当晚饭做好的时候,我们命令自己的孩子不要再继续看电视了,孩子不仅不关电视,反而把音量调到最大,根本不搭理我们。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容易就会感觉到愤怒的情绪,但是这种愤怒的情绪是怎么形成的呢?很明显,是因为我们想要让孩子关电视的目标没有达到,同时又没有别的办法,才会产生出愤怒的情绪。也就是说,我们的愤怒源于无能为力的自卑感——我们没有能力让孩子听我们的话,只能通过愤怒来发泄内心的不满。
和愤怒的情绪一样,焦躁、刻薄也是出于无能为力的自卑感。让我们继续看上面这个例子,我们既然没有办法通过一句简单的话让孩子关掉电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真的没有别的选择了呢?事实上,如果我们足够坚决、有耐心,肯定能从这次的挫败中吸取教训,找到其他途径解决问题,而不是身陷无能为力的愤怒之中。在以后和孩子的相处中,通过经验积累,我们就会越来越擅长和孩子打交道,这也就是我们能够通过洞察人性来改善自己生活的原理。
最后,我们需要明白一点,我们并不是专业的心理医生,我们在洞察人性的过程中,因为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积累,很难分析出百分百正确的结果,所以不要贸然尝试去评价别人,或者改变别人。每个人之所以有这样或那样的性格,都是受到复杂的成长环境影响,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资格妄下评断。之所以要了解洞察人性的方法,最终目的是改善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行自我的性格调节,让自己的性格更加符合社会规则,变得更加乐观、坚强、平和。
人性的含义是人的根本诉求,探索一个人的根本诉求的过程,就是洞察他的人性的过程。
人的行为习惯是洞察人性的钥匙,行为习惯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根本诉求所采取的行为。大人的行为习惯比较复杂,小孩子的行为习惯比较简单,所以我们在分析一个人的根本诉求的时候,应该尽量收集对方的童年回忆。
人的性格是指行为习惯的特征,它分为自私型性格和社会型性格两种。我们洞察人性的目的,就在于调整自己的性格,让它符合社会规则,既不过于偏向自私型,也不过于偏向社会型。另外,当生活中出现问题时,应该冷静面对,培养自己坚强、乐观的性格,避免出现愤怒、焦躁等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