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以后,发现新华书店很多,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个,风格都差不多。
大学时,本校的人大书店并不出名,倒是隔壁北大附近有个风入松书店,据说很有特色。慕名去过,但也印象不深,那时课外除了小说之外读书不多,所以也看不懂书店的好与不好。
南下读研,中大西门的学而优书店据说是某老师开的,知名度很高,生意也不错。不过我总定位学校附近的书店以教材为主,想买其他书时就会去购书中心,我理解那是大城市里升级版的新华书店,能跟购物中心一起雄踞市中心,大气。
工作之后,除了工作所需,好像书越看越少了,书店也去的少。邮购时代参与过贝塔斯曼书友会,后来也注册过当当网,听说诸如博尔赫斯之类的独立书店很有品味,却从来没去过。
再后来,就什么都可以网购了,卖书的网站也越来越多。买书之前,还可以方便地比价,谁折扣多就买谁。偶尔回过一次学而优,那里最多打8折,我买了两本新书,再也没去过。慢慢听说实体书店越来越难做,网购如此汹涌,也难怪。
在台湾去到诚品书店,忽然发现书店还可以这样开,什么人都会来,什么都可以卖,还可以逛通宵。可以约会,可以撩妹。
然后广州就有了方所,很文艺,也很贵气。我第一次去只记得看了很多死贵的瓷器,还都是日本的,我一个盘子也买不起。
后来有了电子书,我也有了kindle。电子书实在方便又经济,各种渠道都有资源链接,我下载了很多,也分享了很多,成为朋友眼中最神奇的找书能手。我开始大量快速阅读,我觉得我完全不用买书,更没必要去书店。互联网、电脑和kindle,就是我的海量图书馆。
但我还是知道仍有一些独立书店,听说他们有的搬家、有的展业,也听说现在流行不打烊的书店。
不过,这两年电子书读多了,我感觉我陷入了一个重量不重质的怪圈,只忙着刷书单,看的快,忘的也快。我开始怀念纸质书的手感和墨香,我开始更多地买书,但还是在网上。毕竟,书评随时可查,网上也有试读,网购生活用品的同时顺便把书也买了,又有折扣,还有什么特别理由要专门去趟书店呢?
最后老实交代一下,我最近一次去购书中心,并不是去买书,而是去尝试一个新开在那里的茶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