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握学科核心素养,整合学科教学资源
在理解项目化学习关键指标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是项目化学习的关键,也是难点。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上看,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价值观念是人地协调观;生物核心素养的基础是生命观念。通过本案例的教学尝试,发现:跨学科项目化教学设计中,需以本学科标准为总体目标,整合学科可以适宜的教学资源、改变教材原有结构,并以驱动性问题为载体、特定的作品为成果,将驱动性问题作为本项目的核心问题,涉及若干支持性问题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引导学生完成驱动性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对真是问题的深度思考。
(2)坚持问题驱动,助力项目化学习
在设置驱动性问题的前提下,为达成教学目标,教师通过设置不同层级的分级问题,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当学生对关键词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当教师提供材料学生分析的过程就是问题被解决的过程。在整个环节中,教师做到了良好的“支持者”,学生用得到的资源去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团队协作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提升。学会为课堂“留白”,不仅是教师的技术,更是教师的艺术。这一点,在本案例在设计中也进行了尝试,允许学生有若干未解决的问题存在。看似为教学制造了“麻烦”,但是,正是课堂的留白,让学生有了对问题继续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3)运用形成性评价,助力跨学科教学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可以有效的指导下一步教学计划的调整。可以设计支持性问题,并分别对支持性问题开展了过程性活动。这是项目化学习中为达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重要实践部分。各部分的形成性评价均以阶段性成果为展示形式,指向支持性问题的核心。通过运用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探究,解决并建立支持性问题之间的关联,最终达成驱动性问题解决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