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上班这点事儿个人发展
工作、兴趣和收入——40年职业生涯中必须思考的三件事(上)

工作、兴趣和收入——40年职业生涯中必须思考的三件事(上)

作者: 感姐谈个人发展 | 来源:发表于2019-02-10 11:03 被阅读1次

文/千载悠悠

日更第三篇。

谈谈最近非常关注的三个事情——工作、兴趣和收入。

很长一段时间,关于职业生涯,我的脑子里总有这么一句话——“Do what you love, and money will follow(做你热爱的,钱自然会来)”。有这个观念也许是受大学里职业生涯课的影响。但今天回过头来看,如果简单的把职业生涯发展归结为这一句话,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

比如首先你要找到热爱的工作,但很多人花了很多时间,也没探索出到底哪个工作是热爱的;也有可能终于找到了感兴趣的工作,但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热情渐渐消失;还有可能确实做着喜欢的工作,但钱太少,收入不见涨。

“做你热爱的,钱自然会来”这句话在一部分人身上是正确的,这些人也是最幸运的。

一个从小酷爱读书的小孩,从中学起就展露出非凡的写作能力,每天勤奋读书写作,20多岁就写出畅销书,且创作热情不减,直到七八十岁,声名享誉全球,财富不计可数。再比如一个从小喜欢观察昆虫的安静小孩,少年时期经历了亲人痛苦地生病,于是下定决心成为医生,攻克医学难关。在学习医学期间,发觉非常有趣,于是每天投入百分之二百的热情和精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医术愈加高超,收入和名望与日俱增,但这些和他救治的病人以及对医学事业的贡献来说,微不足道。

如果你是这些人中的一员,恭喜你。持久的热情、孜孜不倦的长期努力和永不消失的市场需求,注定了你的人生,是成功、辉煌、被众人羡慕和敬佩的。

如果你不是这些人中的一员,也没关系,我们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一起来分析下普通人。

我把普通人分成三类:

1、毕业后一直从事一项职业,没跳过槽或者有跳槽但工作内容没有变化。没有兴趣爱好。

这类人的优势是非常专注,但相对的风险有两点。一是职业或行业面临衰退,一旦所在行业发生大震动,很难找到同样的工作;二是职业机会存在,但掌握的知识技能已经陈旧,跟不上发展变化。面临被新人替代的风险。

如果是职业或行业已现颓势,需要立即着手转其他行业。至于转什么行业,什么职业,需要结合自己的优势,看看有什么可迁移的技能,同时再选择的行业一定是朝阳行业。如果职业机会存在,但掌握的知识技能已经过时,应该行动起来,学习新技能、关注行业发展动态,总之不断提升自己,保持竞争力。

没有兴趣爱好面对的风险可能有:1、空闲时间无聊;2、退休之后无所事事。可以尝试培养,不过如果实在没有,也没必要勉强。

解决办法有两个:一是对本职工作投入百分之二百的热情,将一般的工作变为热爱、全情投入的工作(也就没什么空闲无聊的时间了);二是把工作变事业,一辈子为之奋斗(也就没有退休一说了)。换句话说,就是把自己打造成本文开头的那类人。如果你有志于此,推荐阅读日本著名企业家和作家稻盛和夫先生的《干法》一书。

2、毕业后一直从事一项职业,没跳过槽或者有跳槽但工作内容没有大的变化。有兴趣爱好。

在这类中,也可以分成两小类。

第一类人是有一份稳定且比较轻松的工作,对本职工作兴趣不高,收入不算高但稳定(比如某些工作较轻松的体制内工作或大型国企工作),另外还有热爱的兴趣。这类人群适合“爱因斯坦模式”。在《你的人生可以这样》这本书里提到的一种工作兴趣模式叫“爱因斯坦方式”。

爱因斯坦曾经担任瑞士政府的专利官员近10年,白天他做本职工作,到了晚上就做研究,这段时间里他发现了非常著名的研究——狭义相对论。我认识的一个人是这个模式。他的本职工作是一家大型国企的文职,工作相对轻松规律。下班后,他写公众号文章,做感情咨询。这份下班后的兴趣,极大的满足了他的爱好——写作。

适用于这个模式的人,一般都很看重“稳定”。本职工作一定是稳定的、相对轻松(能保证下班时间)的、能保证收入的。因为本职工作有这样的好处,所以兴趣爱好可以相对“任性”、轻松地发展。反过来说,如果你的本职工作不够稳定(需要你投入大量精力不断提升自己才能保住工作机会)、不轻松(时不时有加班),而你又有收入压力(有较高的房贷),就不要轻易尝试“爱因斯坦”模式。因为在这个阶段,你需要先把不能变现的兴趣爱好先放一放,集中精力做好主业,不断提高收入。

第二类人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有一定积累,也比较喜欢,同时也有其他兴趣爱好。比如一个资深HR,在主业上有一定积累和沉淀,利用自己写作的兴趣,开始写一些专业的小文章,或者针对个人做职业生涯咨询。再比如金融行业资深客户经理,喜欢分享,创建了公众号向大众介绍理财知识,或者举行线上线下培训讲座。这是将主业结合兴趣爱好和市场需求发展出了副业,主副业是相辅相成,共同提升的趋势。

3、毕业后换过很多工作,工作内容各不相同。兴趣爱好很多。

比如现在流行的斜杠青年。这些人的兴趣爱好非常广泛,更看重工作的灵活性。以前,大众对这类人的印象是“不靠谱”。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用人方式越来越灵活多样,组织更关注如何有效率的生产和交付,而不是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员工人数。在这样的背景趋势下,这些有广泛兴趣,样样通却不样样精的人也有用武之地。现在已经有专门的名词描述他们——多相潜能者。举一个《你的人生可以这样》这本书中的真实案例:

艾米是一家公关公司的创意主管,每周工作两天。同时,她每周在当地的一所大学教授一门关于创造力和创新的课程。她的第三个斜杠职业是运营一个在线社区,她在那里写博客文章,为一群艺术家和插画家开设工作坊,并设计电子杂志。

斜杠可以为多相潜能者提供不同的体验,提升不同的技能和挑战。当然,对斜杠模式来说,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挑战可能更高。

我周围有每年都会学习新技能或新爱好的人,也有兴趣很多,每换一份新工作,一开始兴趣满满,做了一段时间就觉得没意思的人。

这世界很多元,人也一样。既有选准一个方向一步步努力打拼的人,也有兴趣太多,很难专心于某一件事并做出长久承诺的人。专才和通才都是需要的,适用的情况可能不同。外科医生还是专点好,但如果是社区医院全科医生呢?

这类人除了选择“斜杠”模式,也可以选择包含很多工作内容的职业,或者跨学科的工作,这样的工作更多元,仿佛将多种工作融入到一份工作中,可以满足多相潜能者的“多样化”需求。比如创业当老板就比做某一项专业技能的工作(销售或财务)更加多元;产品经理比程序员的工作更多元;电影制作人比演员需要用到更多技能。

以上是我总结的三种类型,可能有不全,欢迎大家补充。

本文首发于我的公众号“悠悠谈天”。悠悠谈天专注于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欢迎关注。

相关文章

  • 工作、兴趣和收入——40年职业生涯中必须思考的三件事(上)

    文/千载悠悠 日更第三篇。 谈谈最近非常关注的三个事情——工作、兴趣和收入。 很长一段时间,关于职业生涯,我的脑子...

  • 确定自己的第三收入,并一生坚守

    早在去年,经过长期而深入的思考后得出的自己人生驱动系统,确定自己要有三分收入,那就是工资收入、兴趣收入和投资收入。...

  • 时间,金钱

    在辉哥谈三个收入体系中,分为三类:工资收入,投资收入,兴趣收入。 反思自己,目前在这几类的分配上,有非常大的风险和...

  • 净资产包括哪些内容

    净资产的四个因素,包括收入,储蓄、投资、简朴。 收入包括工作,收入和被动收入。工作收入,你就必须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赚...

  • 每天做好三件事:工作、健身、学习

    每天也不想别的事,只要做好这三件事就足够了。每天也就围绕着这几件事就够了。 1.工作 工作是必须的!是我们收入的来...

  • 《人生护城河》书摘

    几乎每个人都需要三种收入:本职工作的收入,用来满足基本生活所需;第二收入,用来玩和发展兴趣,扩大第二收入以满足自己...

  • 小白学理财——基金定投

    在公众号“辉哥奇谭”的作者辉哥影响下,深知每个人都必须拓展自己的三维收入,即薪资收入(日常以时间换钱)、兴趣收入(...

  • 职场快速进步的五条建议

    如果您希望从工作中获得最大的成功和幸福,就必须进行职场自我管理,在每天的工作中,通过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

  • (222天)管理者必须面对的三大思考难题

    任何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必须要面对三大思考难题: 一、肤浅综合症:由于工作繁忙和工作压力,导致没有时间深度思考,只...

  • 从新开始

    毕业三年了,目前在深圳。工资不高,收入平平。 快要奔三的年纪了,平时也没有特别的爱好和兴趣,只有工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工作、兴趣和收入——40年职业生涯中必须思考的三件事(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ovt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