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劲先生
185个笔记
前言
>> 给顾客提供最好的商品,这是产品思维;要给客户提供极致的服务,这是用户思维。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本身没错,但今天传统零售企业沿用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打法,却遇到很大问题,直接表现就是销售额减少,这说明了什么?
>> 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是不是零售的本质?事实上,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失灵”,说明当下零售业的变革并非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创新,而是一个结构性变革
>> 为什么零售业会面临结构性变革?其实每一次新技术、每一个效率工具、每一种新生产关系的出现,都会大规模地改变一些商业模式。从总的方向上来说,一定是向效率更高的商业模式发展。
>> 在商业的底层逻辑中,有个概念叫定倍率。假如一件衣服生产出来的成本是100元,消费者花500~1 000元买到手,意味着这件衣服的价格翻了5~10倍于它的生产成本,5~10倍就是其定倍率。
>> 三个研究逻辑,我称之为“人”“货”“场”。优化商品在人、货、场之间的有效传递方式,就是新零售。
>> 第一个逻辑是“坪效革命”。
>> 坪
>> 效是每一平方米场地产生的营业额。简单地说,就是如何高效地为顾客提供最有价值的货品,如何提高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
第二个逻辑是“数据赋能”。通过比较线上、线下孰优孰劣,研究如何利用线上、线下各自的优势来提升零售效率。
第三个逻辑是“短路经济”。定倍率过高,就是因为中间环节太多,在传统零售模式下,要经过总代理、一级代理、二级代理等,才能进入商场。在这种情况下,商场其实扮演的是“二房东”,环节过多、效率过低。短路经济,就是通过短路中间不必要的环节,从而提升效率。
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
第1节 为什么会出现新零售
>> 2016年10月13日,
>> 马云提出了“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的“五新”概念。
>> 未来的10年、20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也就是说,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
>> 线上、线下和现代物流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创造出新零售。
>> 刘强东认为,零售业公认的革命有三次:百货商场、连锁商店和超级市场。现在我们经历的是第四次零售革命,它是建立在互联网电商的基础上,但又超越互联网的一次革命,将人类带入智能商业时代。刘强东把自己的新零售战略,称为“无界零售”。
>> 到2015年左右,高歌猛进的互联网电商渐渐遇到一个严重的问题:电商用户的增速开始放缓。
>> 到今天为止,互联网电商销售额其实仅占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左右,某些品类占比较高,也仅20%左右。
>> 大批卖家迅猛地从线下移到线上,开始依托交易电商(淘宝、天猫和京东等)、社交电商(微店、代购和微商等),以及内容电商(微信公众号、IP[知识产权]植入和直播电商等)销售商品。
>> 用户数量增速放缓,电商数量却在迅猛增长。卖家比买家增长快,直接导致一个结果:互联网电商获得一个潜在客户的成本,即所谓的“流量成本”越来越高,在网上做生意越来越难,互联网的流量红利迅速消失
>> 怎么进军?从互联网的云端向地面空投伞兵部队,带着最先进的装备,攻打传统零售的市场,这就是“新零售”
第2节 理解新零售前,先理解零售
>> 购物中心之所以收商家的租金,是因为购物中心为商家带来了人流量,人流量才是真正的核心和价值。租金的本质,就是购物中心把人流量折算成一个价格,卖给商家。站在商家的角度来说,租金的本质,就是它付出的流量成本。
>> 不管是万达还是阿里巴巴,无论怎么打赌,谁赢谁输,其本质都是“吸引流量,再出售流量”的商业模式。
>> 人即流量。研究“人”,就是研究“流量经济”。
研究“流量经济”,具体来说,到底要研究哪些问题呢?其实,就是“销售漏斗公式”。
销售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
>> 如何提高转化率?在线下,传统的方式是通过商品陈列、店铺装修、店名指引以及各种打折促销活动等。
>> 货:D—M—S—B—b—C
琢磨“人”,挺有意思吧?琢磨“货”,也挺有趣的。
>> D=Design(设计),指产品款式的设计过程;
M=Manufacture(制造商),也有人称其为工厂;
S=Supply Chain(供应链),通常指的是总代理、省代理、分销商、经
>> 销商等机构;
B=Business(大B,商场),指的是大卖场、超市、连锁店等;
b=business(小b,商店),指的是夫妻店、地摊、微商等个人销售者;
C=Consumer(消费者),也就是最终端的客户。
在D—M—S—B—b—C这条商品供应链中,所有的角色各司其职。
>> 整个商品供应链,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并为此获得自己的利润。但一般来说,我们把“D— M”称为创造价值,做鞋子;把“S—B—b”称为传递价值,卖鞋子。
>> 创造价值有成本吗?这双鞋子的皮革、铆钉、鞋带,以及设计师、工人的工资,都是制造成本;这双鞋子通过渠道商、零售商,产生的物流成本、仓储成本、销售成本,都是传递
>> 价值的成本,我们称之为交易成本。
>> 零售从“货”的角度讲,就是在研究D—M—S—B—b—C,以及如何不断提高物流速度、减小库存规模、缩短产销周期,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 场:信息流+资金流+物流
>> 任何一个可以被称作“零售”的完整的“场”,其实都有三种东西,在“人”和“货”之间像水、像电一样不断连接、流动与交互。这三种东西,就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它们隐藏在每一个购物过程中。
>> 在零售行业做了几十年的老手,就像老司机一样,开车技巧非常熟练,但是车子一旦坏掉,零售业一旦面临转型,才发现自己不会修车,不懂零售的本质。
>> 总结一下,零售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不论是百货商场还是超市,不论是线下还是互联网,不论是万达广场还是淘宝、天猫,都不代表零售的本质。零售的本质,是连接“人”与“货”的“场”;而“场”的本质,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万千组合。
第3节 什么是新零售
>> 西尔斯利用铁路这个新技术,创
>> 建了邮购模式这个“场”,连接了“人”与“货”,是当时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更高效率的创新组合,所以西尔斯很快成为美国零售业第一名。
西尔斯,是19世纪的新零售。
>> 沃尔玛利用汽车这个新技术,创建了大型超市模式这个“场”,连接了“人”与“货”,是当时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更高效率的创新组合,所以沃尔玛也很快成为美国零售业第一名。
沃尔玛,是20世纪的新零售
>> 围绕着“人、货、场”中所有商业元素的重构是走向新零售非常重要的标志,而其核心就是商业元素的重构是不是有效,能不能真正提高效率。
效率,是新零售的核心。
>> 用数据赋能,提升“场”的效率;用坪效革命,提升“人”的效率;用短路经济,提升“货”的效率。
第1节 零售,从来没有“本质”的交易结构
>> 消费者们在超市里“逛”,在网上“买”的行为,让传统超市在这一天变成了淘宝的线下体验店。这让很多超市难以接受:“天啊,阿里巴巴你也太不‘道德’了吧?说你在吸干实体经济的血,一点儿也不冤枉吧?”
>> “三流”如水,没有本来的样子
>> 信息流、资金流、物流,这就是超市“三流”的组织方式。
>> 逛和买,在传统超市中,几乎是不可分割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在这里形成了一个闭环。
>> 传统超市的交易结构是:用商品差价,补贴信息流成本。只要资金流的差价能涵盖信息流的成本,超市就有钱赚。
>> 可是,互联网的出现,导致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闭环被完全拆开,并重新组合。
>> “38扫码生活节”的本质,是打破传统超市“用商品差价,补贴信息流成本”的交易结构,重组为“线下获得信息流、线上付出资金流”的新交易结构。
>> 在线下获得信息流、线上付出资金流的新交易结构下,很多与超市类似的线下零售都受到根本性的打击。最直观的体现是,大家去超市的次数
>> 因为超市把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强行捆绑的方式开始受到挑战,而其自身渐渐成为消费者免费获得信息流的体验场。
>> 这就是一个交易结构取代另一个交易结构的过程,没有感情,没有恶意。正如《三体》里说的:
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 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水,从“用商品差价,补贴信息流成本”,流向“线下获得信息流、线上付出资金流”,但不会停在这种互相为敌、你赢我就输的中间状态,还会不停演化,继续融合,直到所有人都获益,同时更高效、更稳定的新交易结构出现。
这种“所有人都获益,同时更高效、更稳定的新交易结构”,就是“新零售”。
>> 未来,每一个商业地产的位置上,依然都是门店。只是这些看上去差不多的门店,背后的交易结构会悄悄发生变化,越来越多代理销售店会变为品牌体验店,越来越多以销售为目的的百货商场,会变为以体验为目的的购物中心。
>> 2017年10月,耐克公司CEO宣布,把原本在全球合作的3万家零售商,缩减为40个合作商。这40个精挑细选的合作商,必须有能力运营独立的体验店。未来,耐克的官网和App(应用程序)会成为主要销售渠道,而体验店则注重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 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其商业逻辑。耐克正在践行“用品牌体验店取代代理销售店”的新零售逻辑。
>> 2016年,荷兰内衣品牌Lincherie在阿姆斯特丹开了一家“只能试不能买”的线下体验店。顾客用高科技穿衣镜试衣,然后在数字设备上下订单。48小时内,送货上门。不卖货,还带来一个好处,不用在门店备库存,租金成本、库存成本大大降低。
2017年,美国著名的高端百货公司Nordstorm也在洛杉矶开了一家“不卖货”的实体店。这家店的面积只有300平方米,主要提供个人造型、服装修改、店内提货、退货、修改订单等服务。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线下服务,成为其核心。
>> 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正在用线上的数据强项,赋能线下的体验优势,从传统的“用商品差价,补贴信息流成本”流向“不卖货的体验店”。这种被线上赋能的线下零售,就是“新零售”。
第2节 信息流:高效性vs体验性
>> 自从人类历史有了交易,“货比三家,择优而选”就一直是人们坚守的购物法则
>> 为什么你以前会货比三家,而王府井入口有了电子价格显示屏后,你很可能就不再货比三家了?货比三家这种行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传统零售的信息流效率很低。
>> 为什么淘宝可以“万能”?因为它提供信息流的效率大大提升,又快、又全、又便宜。
>> 中国商务部在2018年2月1日公布了一组数据:2017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6.6万亿元,其中线上零售额为5.5万亿元,占比15%。虽然互联网电商看上去非常先进,但是依然有85%的消费发生在线下。
为什么?因为互联网电商相对于传统零售,是提升效率的典范;但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损失了体验性。
>> 线下:无法取代的体验性
长久以来,体验性一直是互联网购物难以企及的高点。
>> 在美国,有一家专门卖床垫的电商Casper,采用“不设实体店、抛开中间商、试用40天”等互联网打法,一度让传统床垫零售行业感到紧张。Casper在产品推出最初28天内,其销售额就已超过100万美元;2015年全年Casper在美国本土的销售额已达1亿美元
>> 然而,销售额野蛮增长了三年后,Casper发现床垫销售根本不能完全避开实体店。于是,2017年,Casper拿到美国零售巨头塔吉特领投的1.7亿美元融资,并通过塔吉特在美国的1 200个店面来销售它的产品。进入零售商场后,Casper发现广告价格和市场预算
>> 减少了,更重要的是,退货也减少了。
>> 这就是线下零售无法取代的体验性。互联网擅长信息流的“高效维度”,更快、更全、更便宜;线下擅长信息流的“体验维度”,更复杂、更多感、更立体。
>> 用虚拟现实改善互联网的“体验性”,方向正确,但路途还很遥远。
>> 我们能不能把线上高效率和线下体验性结合起来?新零售的方向,必然是结合互联网信息流的“高效性”和线下信息流的“体验性”。(见图2—1)谁能先想到怎么结合,谁就能率先开启新零售的大门。
>> “线上、线下同价”。
>> 尽管线下的效率不如线上,但线下对于用户的影响和冲击力要远大于电商。
>> 新零售,就是用线上的高效性,给线下
>> 的体验性插上效率的翅膀。
第3节 资金流:便携性vs可信性
>> 埃隆·马斯克。是的,就是特斯拉和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创始人,被称为“钢铁侠”的埃隆·马斯克。1998年,他与合伙人一起创办了一家在今天赫赫有名的公司PayPal(贝宝)。PayPal“封装”了信用卡信息,让买家不再担心信息被滥用,并针对电商交易做了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网上购物的安全性。很快PayPal风靡全球,并于2002年10月被电商巨头eBay(亿贝)用15亿美元收购。
>> 2003年10月18日,淘宝首次推出支付宝服务。
>> 什么叫“担保交易”?担保交易,是在国际贸易中解决可信性问题的一种手段。
>> 什么叫“零钱心理”?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作“心理账户”,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理查德·塞勒提出的概念。这一理论使塞勒获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 零钱账户里面的钱,花起来心理上没有压力。但是整钱的心理账户,每次花销都需要经过慎重思考。
>> 线上购物因为无法获得复杂“信息流”(体验性),而“资金流”和“物流”无法双向同时发生,始终缺乏“可信性”,所以,相对来说,大家更愿意用“零钱账户”里的钱在网上“试错”。但在线下购物,信任感明显就会提升很
>> 多
>> 那到底多大额度算是零钱呢?大概是200元以下。通过淘宝交易的历史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淘宝交易最集
>> 中的额度在100~200元,这一额度并非受商品质量影响,而是人们普遍能接受的零钱心理账户在这一区间内。
>> 所以,面对互联网,线下零售要明白自己可信性强这个独特性,在大金额交易上寻找战略优势。
>> 新零售:用数据建立新的信用
>> 那能不能利用新科技,比如大数据,让一方(比如卖方)可以更加信任另一方(比如买方)呢?如果这个信任可以发生在交易之前,那么卖家就可以安心发货,而不用担心买家的信用风险。
2014年伊始,京东推出了“先消费,后给钱”的资金流模式:京东白条。
>> 首先,如果你想拿到最高1.5万元的“先消费,再给钱”的打白条资格,起码你去年的消费总额要大于这个数字。另外,你以往的消费频率、总额、类别、单次最高金额等数据,都会成为你能否获得白条资格以及多大额度的标准。
>> 为什么京东敢这么做?还是因为数据。全面的数据,能够比面试更准确地刻画一个人。
第4节 物流:跨度性vs即得性
>> 物流在互联网和线下,也有明显的区别吗?当然有。互联网的“跨度性”和线下的“即得性”,正在进行激烈的对抗和合作。
>> 无论你是去超市买东西,还是去商场,去任何一个线下的零售业态,都是人在移动接近商品。按照物流的方向划分,我们称其为“人找货”:货离你尽量近后,等着你去找它。
>> 人们之所以感叹万能的淘宝没有买不到,只有想不到,就是因为在现实生活的活动半径中,接触不到多少货。
进入电商时代后,人找货变成了货找人。你在网上下单后,坐在家里等货,货移动着来找你。
>> 即得性,就是即刻获得的特性,这是今天的互联网电商仍然不具备的。
>> 没有即得性优势的线下零售,面对互联网跨度性的冲击,就很难经营。比如,最近几年,离居住区较远的大型超市越来越难经营。
>> 那什么样的线下零售,才更能发挥即得性优势呢?离你更近的,离你家小区不到1公里的“社区”。社区里最主要的业态是什么?便利店。
>> 互联网的跨度性,带来了“全”;线下的即得性,带来了“快”。
>> 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有两个办法:
1.让线下商品离你更近,越近越有即得性。如果能更智慧地安排库存,把我想买的商品,放在离我最近的地方就好了。
2.让互联网的物流更快。互联网的跨度性,让你可以买到几乎任何产品,但终究有时差。如果能增加物流速度,用快来对冲距离就好了。
让线下商品离你更近,或者让互联网的物流更快,都是新零售的机会。具体怎么做呢?
>> 首先,如何让线下商品离你更近?用大数据赋能现代物流,通过预测用户的购买行为,在你下单之前就提前备好库存,把商品放在离你更近的地方。
>> 菜鸟网络就准确地预测每家快递公司在全国每一条线路上的包裹量,帮助快递公司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 亚马逊早在2013年12月就获得了“预测式出货”(anticipatory shipping)的专利。
>> 亚马逊的愿景是,某一天一本新书刚出版,有购买意愿的读者在当天就能下单,并且在购买当日收到货。
>> 预测式购物的鼻祖,可能要追溯到台湾的“经营之神”——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
>> 20世纪30年代,王永庆的事业是从开米店做起的。为了和隔壁日本米店竞争,王永庆颇费了一番心思。
王永庆主打送货上门服务,但他并非只是简单地把米袋子放到顾客家门口,他会帮顾客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把米缸刷干净吹干,然后将新米倒进去,将旧米放在上层。这样,旧米就不至于因陈放过久而变质。
>> 然后,王永庆会掏出一个小本子,默默记录下顾客家有多少旧米,这次运来多少新米,再数数顾客家里有几口人。这样,他就能大概推测出顾客家的米什么时候吃完,下次送货时就直接扛着大米去,不用提前问。顾客一开门看见有人送米,发现自己家的米确实要吃完了,当然不会让他把米背回去。
第1节 销售漏斗公式
>> 销售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
>> 如何衡量销售的效率呢?根据成本结构的不同,我们通常会用“人效”或者“坪效”来衡量。
>> 互联网公司因成本结构和员工人数基本正相关,所以非常重视人效,即每个员工创造的年收入。互联网公司的销售漏斗公式就变为:
人效=(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人数
>> 每平方米的年销售额,有个专业名称:坪效,即每平方米面积创造的年收入。
坪效=(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店铺面积
>> 流量:一切与消费者的触点
任何一种零售都必须有与消费者的触点。没有触点,就构不成“场”,无法把人与货连接起来。
>> 所有这些都是触点,也是销售漏
>> 斗被触发的地方。每一个从触点进入销售漏斗的人,都被称为流量。
>> “旺铺思维”是坐在那里,等着消费者来;“流量思维”是用户在哪里,就跑到哪里去。
>> 转化率:提高转化率,找对社群很重要
>> 客单价:更透析数据,更洞察用户
>> 提高客单价的传统方法,是“连带率”。
>> 今天,提高连带率有了一种新的工具:大数据。
>> 零时尚的目标流量,也就是社区里的女性消费者,她们到底分布在哪儿呢?除了服装店,她们还在美发店、便利店和美容院。那就和这些异业结成联盟,把它们的流量收集起来。于是,零时尚与美容院合作,创造了一种叫作“蝶衣Box”的商业模式。
>> 提高复购率,挖掘客户终身价值,是新零售的终极大杀器。
>> 用会员制,让用户自己不停地买。
消费者成为会员,意味着在交易之外,双方建立可持续互动的关系。相较普通用户,会员无论在营收贡献、成本控制方面,还是在品牌认可、口碑传播方面,都比普通用户更具价值。
几年前,亚马逊开始力推它的会员计划:Amazon Prime。
第2节 小米新零售,如何做到20倍坪效
>> 他们发现小米的用户和优衣库、星巴克、无印良品的用户高度重合。把店开在地铁站,人流量虽然很大,但是大家不进店;把店开在重奢的商场,大家购买的心态和频次都很低。所以,小米确定了和优衣库、星巴克、无印良品对标开店的选址策略。
>> 小米之家在入驻商圈之前,一定会统计客流,计算单位时间内的人流量。
>> 求职、租房,一年有一次就不错了,都是低频生意,但是把100个低频分类信息加在一起,就变成了高频。
>> 将所有低频加在一起,就变成了高频。
>> 爆品战略+大数据选品
>> 小米通过两种方法来提高小米之家的转化率。
爆品战略
>> 爆品战略带来两个好处。
首先,可以在单件产品上倾注更多的心血,因此设计感、品质都有机会做得更好。一件设计感更好的商品,本身就能带来更多转化率。我们称之为“静销力”,静静地放在那儿,你就忍不住要买。
>> 其次,爆品带来的巨大销量,又必然会带来供应链成本的降低,导致价格尽可能地便宜。一件品质很好又便宜的商品,当然能带来更巨大的转化率。
>> 大数据选品
>> 通过大数据精准选品,卖畅销品,卖当地最好卖的货,大大提高了用户的转化率。
>> 提高连带率
>> 连带率,就是买了一样东西,顺便多买几样其他的。
>> 它们之间技术上的关联性、协同性,甚至仅仅是外观上的一致性,都会提高连带率,让用户忍不住多买。
增加体验感
>> 强化品牌认知+打通全渠道
怎样才能让买过的用户一买再买,买得越多越来买?这就是复购率研究的问题。提升复购率,挖掘客户终身价值,是新零售的撒手锏。
>> 强化品牌认知
小米发现,线下更广大的这部分用户和线上的小米用户,重叠度很低。于是,小米之家的一个重任,就是让更多过去不知道、不了解小米的消费者认识小米,在他们心中植入小米的品牌。一旦买过、用过、喜欢上之后,这些用户未来购买电子产品或者智能家居商品时,就可能首先想到小米。
>> 打通全渠道
小米把零售全渠道从上到下分为三层,分别是米家有品、小米商城和小米之家。其中米家有品和小米商城是线上电商,拥有更多的商品
第3节 盒马鲜生,被线下门店武装的生鲜电商
>> 把线下的体验做到极致,是为从线下往线上导流做准备。
>> 盒马鲜生在30分钟这件事上下狠功夫,主要取决于以下两点:
>> 第一,盒马鲜生的最终目的是让用户在线上买东西,不去门店也会在线上下单。只有顾客在网上下单才能提高复购率,才有可能真正突破传统生鲜门店,实现真正的坪效革命。
第二,基于这一目的,盒马鲜生的核心价值就是往线上导流。线下实体店的坪效是有极限的,它所做的一切——只用App收钱、产品的日日鲜模式、极致的体验感、30分钟物流,都是为了往线上导流,这样才可以重新定义一家生鲜门店。
30分钟物流就是为了让线上用户不会觉得在网上买东西不方便,甚至会觉得比去门店更方便。
>> 两个先行者。请记住:
坪效=(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店铺面积
第1节 商品供应链:人与货不必在商场相见
>> 零售,是整个商品供应链的最后一站。一件商品从设计、生产到消费市场的整个链条,可以将其归纳为D—M—S—B—b—C。
企业从D(设计)开始构思产品,经过M(制造),经过S(供应链),经过B、b(大小商家),终于与C(消费者)见面。
>> 零售的英文是“retail”。中文和英文,正好侧重这个商业形态的两个特征:中文“零售”中的“零”,强调“少量”;英文“retail”中的“tail”(尾巴),强调“末端”,直接面对消费者。
>> retailer”(零售
>> 商)
>> 零售这个词,是相对于wholesale(批发)而存在的。批发,就是把大量的商品卖给中间零售商。
>> 定倍率
什么是定倍率?定倍率就是商品的零售价除以成本价得到的倍数
>> 定倍率越低,效率越高。
>> 服装业定价的模型是将商品的制造成本直接乘以一个倍数,比如乘以5或者乘以10,得出的数字就是这个商品的建议零售价。服装行业的定倍率大概是5~10。
>>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讲,交易成本就是如何找到商品的成本;站在企业的角度,则是商品怎么找到消费者,彼此发现的成本。
>> 定倍率为10,算不算高呢?还不算是最高的。化妆品、首饰、眼镜等很多商品的定倍率远高于10。例如,某品牌香水的市场价是780元,它的原材料成本价是15.6元,其定倍率为50。
>> 2015年7月,我去爬非洲的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领队建议,爬这样一
>> 座极具挑战性的山,装备要专业一点,于是推荐了一个著名的国际品牌。我在这个牌子的线下专卖店看中了一双登山鞋,零售价是2 480元。服务员看我像个穷学生,主动给我打了八八折,折后2 182元。我很高兴,但还是机智地用手机上网查了一下,发现这双鞋在其天猫旗舰店售价1 392元,京东商城则更便宜,才1 188元。尽管很感激服务员主动打折,但我最终还是选择去网上买这双鞋,因为时代的交易成本效率已经明显提高了,我不愿意为不思进取的商场,按照上个时代的交易成本付费。
不是说店家笑得发自内心,消费者就应该为商品支付更高的价钱。
>> 短路经济
不管什么时代,商业的规律从来没有变过:
要么用“创新”的方法,做出别人做不出的商品,获得“定价权”;要么用“效率”的方法,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价格,降低“定倍率”。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
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什么是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就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
>> 零售从业者不仅要有用户思维、
>> 产品思维,同时也要有交易结构思维,优化自己的商业模式。
>> 零售商不应该仅仅面对消费者,而应该转过身来,把眼光望向整条商品供应链,利用新科技,优化、缩短,甚至砍掉不再高效的环节。我把这种新零售的趋势,称为“短路经济”。
>> 短路经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缩短环节。比如梅西百货,缩短制造商(M)和零售商(B)之间的供应链(S),形成M2B的短路经济模式;
链条反向。比如团购网站,把从零售商(B)到消费者(C)的商品供应链,反转为从消费者到零售商,形成C2B的短路经济模式。
>> Costco,如何借助M2B模式,短路S,做到比沃尔玛更便宜,取得巨大成功;
名创优品,如何借助M2b的模式,短路S和B,做到价格只有别人的三分之一,创业4年做到100亿元年收入;
天猫小店,如何借助S2b的模式,短路B,挑战7—11等传统连锁便利店;
闲鱼和瓜子二手车,如何借助C2C模式,短路传统中介模式(C2b2B2b2C)中的B和b,让买卖双方都获益;
>> 红领西服,如何借助C2M模式,反向整个商品供应链,不仅短路了b、B和S,还消灭了库存。
第2节 Costco:M2B成就零售“优等生”
>> 据资料显示,Costco每年会员费收入大约20多亿美元,而2017财年,Costco的净利润为26.8亿美元,这意味着整个Costco的利润主要来自会员费。
>> 会员制给Costco带来的好处很多。首先,缩小了目标客户范围。
>> 其次,会员制也便于提升用户的忠诚度。
>> Costco会员的续订率达90%,每年都为Costco贡献一笔稳定的收入。
>> 为什么一个人愿意花60美元或者120美元,去买一个非储值的单纯的会员身份呢?那一定是因为他在这里买东西,相对于在别的地方能省下来的钱,远远比会员费要多
>> 商品的售价,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进货的价格,二是零售商的毛利。在强大的会员体系支撑下,Costco在这两方面都尽可能地做到最低。
>> 进货价格方面,Costco采用超低SKU策略。沃尔玛的SKU大约在10万个,每个商品品类向消费者提供非常多样的选择,而Costco仅仅提供约4 000个活跃SKU
>> 更少的SKU节省了预定、追踪和展示的成本,降低了平均库存成本
>> 另一方面,单品类的SKU往往代表足够大的订单量和更少的品牌竞争,Costco从而获得与生产商之间更强的议价能力,进货价非常便宜。
>> 在毛利率方面,Costco内部规定,所有商品的毛利率不超过14%,一旦超过这个数字,就需要CEO批准,再经董事会批准。但是,董事会在过去从来没有批准过。
>> Costco的利润主要来自会员费,商品毛利覆盖运营成本即可
>> 自有品牌Kirkland Signature(科克兰)是全美销量第一的健康品牌
>> Costco通过会员模式、低SKU,获得极强的议价能力,通过自有品牌减少中间经销商环节,用巨大的溢价能力,直接从制造商(M)采购,最有效率地陈列在自己的卖场(B)里,短路了中间的供应链(S),极大提升了整个链条的效率。Costco作为大B,成为短路经济的一个代表,我们可以把这种模式叫作M2B。
裂变
>> 在后端营销上,Costco几乎没有支出。相较于沃尔玛0.5%、塔吉特2%的营销费用,Costco没有广告预算,只针对潜在用户发送邮件,并向现有用户派送优惠券。Costco允许会员携带一名亲友进行购物,这恰好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口耳相传的广告效应。
>> 在后端营销上,Costco几乎没有支出。相较于沃尔玛0.5%、塔吉特2%的营销费用,Costco没有广告预算,只针对潜在用户发送邮件,并向现有用户派送优惠券。Costco允许会员携带一名亲友进行购物,这恰好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口耳相传的广告效应。
>> 德国超市ALDI(奥乐齐)。它的店面非常小,只有500~700平方米,单店的单品数量也有限,大约500个。与其他超市不同的是,ALDI只卖自有品牌,不卖其他品牌的商品。每一个单品的质量跟德国市场上其他一流品牌的产品一样好,甚至更好。
>> ALDI的创始人从不接受任何采访,他认为接受采访还不如去理货,“我坐在镜头前夸夸其谈几小时,都会增加到商品的成本上”。
第3节 名创优品:M2b让实体小店拥抱春天
>> 2013年,叶国富创立了一家经营日用杂货的公司,卖眉笔、充电线、小玩具等,叫名创优品。
>> 过去层层代理、层层加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信息高度透明,招商、加盟这种封建式的游戏,没人陪你玩。
>> 叶国富用了一种介于直营和加盟之间的开店模式,叫作“直管”。直营,就是自己投资,自己管理;加盟,就是别人投资,别人管理;而直管,就是别人投资,自己管理。
>> 投资人带着两种东西来找名创优品:好的店铺位置和钱。然后,你就等着分钱吧,管理的事情,我来。
>> 制造商当然很高兴。但是,名创优品希望制造商在同品质的情况下,将常规出厂价降低一半。制造商想了想,还是答应了。因为他们最在乎的不是毛利率,而是利润绝对值。
>> 然后,名创优品作为品牌商,再加价8%~10%,作为品牌的运营费用,支持中后台的数据、仓库、采购的运营。
为了完全去掉所有的渠道,叶国富在全国建了七大仓库,每一个工厂生产完成,直接把产品按照指定数目送到各地区仓库,这些仓库是名创优品和工厂的共享仓库。根据每家门店的经营数据,中台的工作人员负责从七大仓库里调配货物,送到每家门店。门店只加价32%~38%,这笔钱用
>> 于支付门店的租金、员工工资和最后一段物流的成本。
>> 现在我们来算笔账,过去出厂价1元,零售价3元。现在出厂价降为0.5元,加上8%~10%的品牌费和32%~38%的门店毛利,最后的零售价连1元都不到。
对于体积较小的产品,名创优品实现了从M到仓库到小b的短路经济。
>> 新零售并非线上和线下之争,而是高效和低效之争。
第5节 天猫小店:S2b赋能传统夫妻店
>> S指大的供应链
>> 平台,会大幅度提升供应端效率;b指一个大平台对应万级、十万级甚至更高万级的小b,让它们完成针对客户的服务。
>> ,S和b之间既不是买卖关系,也不是传统的加盟关系,而应该是赋能关系,这个模式将是未来五年最值得大家努力的战略方向。
>> 在天猫小店的案例中,S是天猫搭建的零售通平台,小b是散落在全国各地无数小区里的传统小卖部。因为S的存在,小b再也不用去批发市场进货了,S2b短路了中间的层层渠道。
后记
>> 1997年,黄明瑞创立了大润发超市;10多年后的2010年,大润发取代家乐福,成为当时中国大陆零售百货业的冠军;2011年,大润发与欧尚合并,在香港上市,成为中国最大的零售商。黄明瑞被称为“陆战之王”。
>> 我们赢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