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读了几首古诗,记录如下:
晓窗
【清 】魏源
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
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
一般听鸡啼,两样不一样的人生。少年未识人间疾苦,还不知时间的意义,虚掷了许多时间,听到鸡鸣才入睡。而老年人深感去日无多,闻鸡啼即起身做事,有“闻鸡起舞”、奋发有为的自觉。
也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人,年少时不懂光阴的可贵,嬉戏玩耍,及到老时,历尽沧桑,早已醒悟,特别地珍惜光阴。小时候听到鸡鸣才迟迟入睡的人已经一变而为听到鸡鸣立即起床的人。
后面两句由个体转变到全体,更令人警醒。古往今来,千秋万代的人,就是在这天天能听到的平常的鸡啼声中,将他们的人生尽数消磨。时光之无情让人心惊。然而,千秋万代的人,也是不一样的消磨。如同前面的个体那样,有戏耍光阴和人生的,也有抓紧时间建立功业的。人生当何去何从,值得深思。
诗题作《晓窗》,诗人的主张可知。鸡鸣时的光阴,早晨的光阴,所有的光阴,都宜珍惜,莫要白白地耗费了自己的时间。
魏源是近代知识分子“睁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其著作《海国图志》对日本“明治维新”起了巨大影响。魏源生不逢时,晚年潜心学佛学,法名承贯,辑有《净土四经》。主张“经世致用”的知识分子最后以出离尘世为归宿,大概是谁也不能想到的吧。
还读了两首关于合欢桃核的小诗。桃核之“仁”谐音“人”,民歌风调,独来绕有趣味。
《竹枝》
【唐 】皇甫松
槟榔花发鹧鸪啼,雄飞烟瘴雌亦飞。
木棉花尽荔支垂,千花万花待郎归。
芙蓉并蒂一心连,花侵槅子眼应穿。
筵中蜡烛泪珠红,合欢桃核两人同。
斜江风起动横波,劈开莲子苦心多。
山头桃花谷底杏,两花窈窕遥相映。
此诗另一名字作《巴渝辞》。诗是女子口吻,每一联都言一样或两样眼见之物,或花或鸟或核桃,反面、正面处处映衬人的孤单,表达出念郎忆郎之情。民间女子表达情意毫不扭捏作态,直接痛快,令人印象深刻。
《南歌子词二首 》(其一)
【唐 】温庭筠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诗句是诗人与朋友小宴时为所唱小曲填写的,也是一首通俗的言情作品。
诗也是女子的口吻,女子居然恨上了代表两心相牵的合欢桃核,因为她的心上人心里已经另有了别人。
桃核大致呈心形,所以会被用以寄托男女情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