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每天都会有书写,有灵感会写,没有灵感也会写。
尽管不可能,我不是渴望每天的文字都犹如神注,充满能量,象星星般的闪亮。
我一直在找寻灵感隐藏的地方,因为它总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在和它遇见充满了不确定性。
灵感来自哪里?如何找到灵感,对搞创作的人可能都是一个非常感兴趣功课。

从某个方面来讲,“真.善.美"是能够瞥见灵感的窗户。
人的人格分为三个层面。如果理智占主导地位,那么灵感就会呈现出真的形象。理智的接近产生真的窗户。如果头脑是感情的,如果一个人不是通过头脑、而是通过心灵来感受,那么灵感就会来自美。如果你的人格既不是感情的、也不是理智的,而是行动占主导地位,那么灵感就会变成善的这扇窗户。
一个以理性为主导的人,他会以逻辑性,思辩性来思考,在这里,他会有灵感,表现得异常兴奋,思维奔涌…
而以感性为主导的人,他们会因一首歌,蟋蟀在夏天的吟唱,一张英俊的脸,一件美丽的长裙,令人惊叹的灿烂晚霞等产生无限遐想,激发灵感的素材,这些美好,会激发出心里那些对美有强烈需求的能量。
而以行动为主导的人,他们会在做的过程中,体悟到人性层面的善,产生接受,同理,宽恕,慈悲…,这些情绪状态,让他们能量达到高频,在振动中接受灵感的恩宠。

相对于“真.善.美"的反向方面,也是发掘灵感的窗户,不过这都是相同的窗户,只是看我们从哪个方向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