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倜唐的第22号心灵馆
1
最近一次对纸质书感兴趣,是看到那本据说卖到脱销的《S:忒休斯之船》。
但是,当那本书历尽千辛万苦摆在我的桌上,一个月过去了,我连一页都没翻过。
现在想想,所谓对这本书的兴趣,不过是对它特殊的形式感兴趣而已。我甚至没仔细看过它的写作背景,更不知道这个作者的来头。
然而,当朋友来做客,看到这本书偶然问起,我还是说:一直忙,也怕弄乱里面的道具。
你要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一个星期前的周末,去别人家里做客,走进书房,发现他家的书柜上放满了各式各样的书。
但尴尬的是,一大半的书封面都还没撕开。
吃饭的时候我故意问他:哎,你书房里书可真不少,没看出来你还是个读书人啊?
他笑笑:都是一时觉得有兴趣,后来太忙,都没怎么翻过。你想看哪本自己拿啊。
说真的,当我说忙到没时间看书的时候,自己都有点脸红。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我们都是大忙人,当初又何必买呢?
毕竟能从网上轻易买来的,想必也没什么收藏价值吧?
2
以前,我其实是个挺爱看书的人。
喜欢看的书种类也杂,什么福尔摩斯、诡异传说、爱国英雄故事,甚至鲁迅的《故事新编》,朱自清的《散文集》,我对这些书的兴趣远大于课本,为此没少挨骂。
还记得有一次,考试考砸了,又不巧被发现在看这些“闲书”,我妈怒火中烧,直接把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给撕了,后来,我周末花了很多时间,跑遍了周边所有的书店,想要重新买一本回来。
那时候,愿意把更多时间花在阅读上,要说忙,也是为了看书没时间玩。
但今天,促使我买一本书的动力是什么?
可能是刚看过一场同名改编的电影,或者被有些宣传上的噱头吸引。
又或者,只是为了一些名作者的签名。
于是掏钱买单,像是逛街买了一个没用但好看的小玩意。
等着作者们取得更大的名声后故去,一个名字的价钱翻了数倍。
这些书可能从到货的那天起就直接进了“冷宫”,从此与角落共舞,共灰尘同飞。
原因大概是,我们对真正阅读的需求变得更少了,而更愿意为好奇和兴趣掏钱。
从一开始买下来,就不是为了看完,而是我觉得有意思,所以我要买。
就这么简单。
3
我觉得你应该想清楚,要是你不会看,就别买了。
小时候爷爷有个很大的书橱,里面放满了《斯大林选集》《毛选》这类书,厚重陈旧的封面和竖行排版,不知道怎么就对我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所以最后我把这些书都搬回了家。
但是哲学深奥晦涩,这么多年从没有真正看过一行。它们就是静静地躺在那里,装样子。
问题是,因为从来没读过,我隔三差五总要看一眼才放心,后来工作忙了,很久没回家,终有一天发现,它们在老房子里已经受潮了。
想到前段时间的丢书大作战,出发点是好的,但当那些书出现清洁阿姨的垃圾桶里,拍成照片给我们看,我们看到的不过是有华丽的本子而已。
每一本书,都该属于它真正的主人。在一辈子不愿意翻开它们的人手里,不过是一堆慢慢泛黄的纸张。
一年多以前,帮好朋友去淘已经停印的《海盗经济学》,几乎所有的线上购书渠道都停售了,最终在一个私人卖家手里买到,价格翻了几倍不止,付钱的时候心里一动,印到脱销这得是多受欢迎啊?
于是多买了一本,打算紧跟阅读潮流,也沾沾书香气。
很不幸,只看了十页,后来就在搬家中丢掉了。现在能找到的,估计只有当初的转账记录。
你瞧,书这种东西,如果买了不看,那就是纯粹地扔掉了自己的血汗钱。
吃还会记得味道,喝东西还会解渴,而我连封面什么样子都早忘了。
感觉这不是浪费钱,是丢钱包了。
4
我希望,你想了想,仍然愿意读书。
比起我们想看点什么就拿起手机翻朋友圈,捧一本书更容易摆脱浮躁。
当那些泛滥的网文向你拼命输出来路不明的价值观,你不再会忽左忽右地看不清对错,盲目跟风或者盲目抵制。
毕竟真正的阅读不是我必须靠拢你的价值观,而是不停获得知识,形成自己的三观。
这可能会让你在如今“非黑即白”的是非观里破阵而出,落得一身轻快。
这还会是一件非常有意思有惊喜的事:你永远不知道在什么情景、什么场景下,你在某本书中得到的知识,就派上用场了。
事实是这样的:你每一次认真的读书,都会在你一生里的某个时刻起到作用。
这个作用可能是决定性的,让你不再犹豫和纠结;也可能,悄无声息替你修理好了心里显得杂乱的边角。
有时候,还会有点意外之喜。
比如你突然觉得,每天在咖啡馆窗前做着的那位姑娘,看书的模样很迷人。
而今晚坐在你对面的这位姑娘,觉得跟你聊下来,像打开了又一个世界的大门。
当你愿意重新去阅读,世界似乎都因此变了个样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