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宛不大的故事自控力school同学会(无输出,白读书)
21天打卡写作的小结(约束和自控的践行篇)

21天打卡写作的小结(约束和自控的践行篇)

作者: 赵小峰的思想迭代器 | 来源:发表于2017-09-03 20:29 被阅读56次


    一种非常有趣的打卡机制

    今年八月初的时候看到宛不大发起了为期21天的留言打卡活动,连续21天留言,打卡日期是8.7-8.27(期间可以遗漏一次),活动前需要交付21元定金。如果没有达成目标则不退还,如果达成目标则退还,并且分摊未完成目标人的定金。当时我就觉得这也太有创意了吧!同时这个模型也非常贴合现实:努力的人更赚钱。

    讲真我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这个专栏下的留言一直都是断断续续的,有感悟就留,没有感悟的时候不但不想留言,有时候还会觉得文章观点有问题而骂街。连续留言21天是我之前达不成但是想达成的目标。说是在专栏文章下面留言,其实平均下来每天也是写了700个字左右。就像上了一门写作实践课。

    坚持打卡发现惊喜

    其中有两篇文章我是不想留言的,分别是《提高成长率的方法论》以及《投资的世界到底长什么样》,因为我觉得文章不合常理且有扯淡嫌疑。但是没有办法,我参加了这个活动那我得继续写下去吧?于是我就开始码字并按照文章的逻辑去推理(当时是为了找出推理上的漏洞)……最后发现这个逻辑竟然基本成立,并且我也的确认识一个人,他每年的成长率都在提高。当分别写完这两篇文章的留言之后,我的感觉是惊喜!很神奇的,一开始是愤愤不平的写留言,留言写完之后竟然是恍然大悟,并且惊喜。如果没有打卡活动这个约束的话,也许我就是心里暗骂一句然后就刷知乎去了呢。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通过这个约束,我做了正确的事情,并且获得了“惊喜”的体验。那么如果下次没有约束(打卡活动)存在的话,我很有可能还会去留言去梳理文章,因为我已经知道了,去梳理文章可能会有惊喜发生。

    通过一些方法让自己去做正确的事情,就是发现惊喜的过程。

    约束的本质

    比如我参加了这个打卡活动,那么这个打卡这个行为就成了我每天都要去做的事情,算下来这个行为每天花了我一个小时,那么问题来了,在打卡活动开始前的每一天,我也拥有那一个小时,我用那相同的一个小时时间做了什么呢?

    所以你给某一个行为增加了约束条件,本质上就是通过提高外部环境的压力给这件事情提升了优先级!当你有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之后,那么不重要的事情你就没时间做了!没时间做某件事,就等于这件事情不重要。

    我们做的每件事情背后都标着一个优先级。

    我们每天要做很多事情,尽管我们有意无意地做了某件事情、没做去某件事情,甚至我们可能没有认真思考过要做的事情的优先级。但是如果事后看待自己某一天做的事情的话,实际上我们已经通过自己的行为给所有事情排好了优先级。

    然而问题在于,意识到一件事情很重要≠我们一定会去做这件事情

    我们大脑分成三层,依次是本能、情绪、理智。本能我们可以看做是“习惯”。在我有限的经验来看,人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这三者都会投票,大部分情况下只有赞成数大于等于二的时候才会去做。偶尔做一件事情的话,只要理智赞成就可以了,但是持续做一件事情,则需要两者以上赞成。

    解析21天打卡行为

    将大脑由三层构成的理论套用在“打卡21天”这个行为上,首先参与者肯定是在理智上赞同这个行为的,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这个行为是有益的,然后通过把自己暴露在别人眼中,既然参加了那么不坚持打卡就会觉得在别人面前丢面了啊,又或者对失去金钱的恐慌(如果你觉得21元太少,那么增加100倍,再不行增加1000倍?),通过刺激情绪来完成行为,最终通过21天的行为,我们在本能上已经完成了习惯的养成,完成21天活动之后的奖励,以及行动过程中获得的惊喜会形成情绪上的正反馈。

    当我们做一件本能、情绪、理智三者都赞成的事情时,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达到心流状态,做事效率会大幅度提升。

    有没有更好的自我驱动方法

    然而毕竟这种活动可遇不可求嘛,我想参加的时候不一定有活动啊。我自己也想发起一个,但是没人响应啊,毕竟并不是每个人像宛不大一样能建立社群啊。

    理论上社群会让人更美好,社群下人们努力的路径是这样的:外部的压力+自身理智的认可 -> 持续做正确的事情 -> 外部的认可和激励+自我的认可 -> 持续做正确的事情。久而久之则会不需要外界的约束了,因为来自外界的认可会加大做事的动力。外界的压力和外界的认可有时候会是一回事儿。

    但我们总有独自战斗的时候,不可能我们做的每件事情别人都非常地理解。个人的努力路径是这样的:自身理智的认可+将这件事情赋予重大意义 -> 持续做正确的事情 -> 外部的认可和激励+自我的认可+将这件事情赋予重大意义 -> 持续做正确的事情。

    真正的牛人就算没有外部的认可和激励,也会继续做下去,并且乐在其中(这句话只是我的假设,毕竟我也没牛过,哈哈)。

    将一件事情赋予重大意义,本质上就是通过理智去刺激情绪,从而达到驱动效果。

    一些实质性的小成果

    在打卡期间我还是比较忙的,期间工作要加班,另外还要找工作去面试。我一度觉得打卡暂缓一下吧,毕竟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再之后我觉得留言也花不了太多时间,做就做吧。所以在业余时间里我做的最高优先级的事情是:面试、准备面试以及打卡留言。神奇的是打卡留言并没有影响到我准备面试的效果,而且面试了几家公司之后我还拿到了好几个offer。原因我也不是很清楚,可能留言写字本身就是梳理自己的过程,思路也更加清晰了。另外因为做了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自己也变得自信了吧,这种自信我想面试官是能感受到的。

    上文已经说了,留言过程中惊喜的发现,以及完成之后的成就感,其实都形成了这种行为的正反馈。我有一种很明显的感觉,我更喜欢在文章下面留言总结了,写起总结来也是得心应手。

    另外也有比较打脸的事情,21天一结束的那一天,我就没在专栏下留言了(随后又重启了)。但是基本上每天都会写点字梳理自己,这个习惯也是非常宝贵的。

    结语

    学习学习再学习,订阅《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这个专栏的战友应该都非常熟悉这句话,即先学习如何去学习,再去学习。

    而现在我想再加一句话,学习学习再学习,复盘再复盘复盘。第一个复盘的意思是学完了一个小知识就去用自己的理解去输出并记录,再复盘复盘的意思是,当完成多个学习记录行为后,再去复盘这些复盘,找到自己进步的痕迹,并思考如何优化自己的行为。

    学习容易,复盘难,因为“学习”的时候很容易有又获取到新的知识了的感觉,总是满怀着希望。但是复盘自己的行为就可能会让人失望。

    有时候自己真的做的不够好,比如我完成了21天的打卡活动我会更愿意复盘,但是如果我未完成呢?我还愿意去复盘并且发表出来吗?我更钦佩那些即使未完成这个活动,但是依然选择复盘的战友。

    我对于复盘的另一层理解是,专精。如果我们对于传递来的信息都是肤浅的理解的话,那么那些信息并没有拥有真正的价值。像我拿到新书的时候总是很兴奋想拿起来读,这其实非常好,但是有时候仔细想想,多读几遍读过的书也许更有价值?

    我们每天都接受很多的信息,学习很多新的知识,这很好,同时也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多多打磨和复盘,精益求精。

    我目前的观点倾向是,先求精,再求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1天打卡写作的小结(约束和自控的践行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pj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