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女孩在她的作文《面具》中写道:‘’大家看到的都是我的开心和欢笑,但我知道原来伤心是可以掩饰的。‘’正是这位女孩,有一次在练习乐器时,状态很不好,受到老师的批评,她感觉很难过,当她妈妈问她学得怎么样时,她为了不让妈妈伤心失望,随口说了一句“还不错,挺好!”事后,她又为自己“善意的谎言”感到不安,很是自责,觉得自己变成了坏孩子。
类似这位女孩,为了让爸爸妈妈高兴的孩子不在少数。他们活着仿佛就是为了讨父母的欢心,用听话、好成绩、才艺来博得父母的心。这些孩子表面上看起来如父母的意,可长此以往,他们的人格是分裂的,他们的笑是装出来的,他们的开心是演出来的。尽管如此,因为他们担心父母对自己失望,担心被父母嘲笑,唯一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演技”,不敢做真实的自己。
亚努什·科尔恰克写道:“在看到上了岁数的人干出刻薄的蠢事来,连聪明的孩子也会立即惊讶得停滞不前。”“要尊重孩子的无知。”
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对有限的人生来说知是微不足道的,无知才是常态,正所谓‘’吾生有涯,知无涯‘’,谁也没有资格嘲笑他人。有多少人能明白此理,又有多少父母能够尊重孩子的无知呢?
那些总是想着让父母满意的孩子,注定是会让父母失望的,因为,按照父母的标准而活,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恰恰相反,父母应该成为孩子天性的配合者,帮助孩子更好地成为自己,而不是讨好自己的傀儡,丧失了自己灵魂的二手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