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国学与传统文化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9.28》岁寒知松柏 澡雪见精神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9.28》岁寒知松柏 澡雪见精神

作者: 程冰雪 | 来源:发表于2018-10-05 18:39 被阅读78次

    【原文】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冰雪译文】

    孔子说:“岁暮大寒过了之后,这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落的喔。”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9.28》岁寒知松柏 澡雪见精神

    岁寒三友之松竹梅,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坚强不屈意志品格的旨意象征。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对松柏怀有一种特殊情志,古时代士大夫们往往以此表明其不同流合污世俗、凛冽清洁孤傲之志,以及为家国天下承担苦难的铁肩担道义情怀,乃至临危受命去践道成仁的儒家精神。

    从孔子的“岁寒知松柏之后凋”之意旨;晋·陶渊明东篱采菊的“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之高洁;唐·杜甫的“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之沉郁;唐·李群玉《赠元绂》的“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之意谓水性流动与松柏坚定;到宋·苏轼《送杭州进士诗叙》之“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及其赋“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之芒鞋轻胜马的达观……古注常以“岁寒”比喻乱世、事难、势衰,无论是哪种无不令人体会到——“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的象征高贵君子的生命人格精神。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9.28》岁寒知松柏 澡雪见精神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天地不言,四时行焉,原本千娇百媚、花团锦簇的世界,“履霜,坚冰至”之时,尚且生长得繁茂葳蕤、仪态万千的藤蔓青茎和烂漫华枝,在一夜之间变成花开荼蘼、消弭于无形,于是松柏苍翠便“卓然见高枝”,长松落落、卉木蒙蒙,这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天行健大丈夫气概,人间的浩然正气、真正的君子精神不就是如此吗!

    我写《资治我鉴1》注解《 李陵答苏武书》,对比北疆绝境冰天雪地里苏武牧羊啃冰噬毛18年不肯降匈奴,而身负国恩的李陵最后落得个“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再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高风亮节亦可以当之,其绝命书千古绝唱怎不令人嗟乎叹乎——“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而贪生怕死、不忍吹落衣袖上一粒尘灰的洪承畴却是反例;忆及注解《史记我见1》司马迁自序“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的隐忍苟活、折辱奋发;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近代焚鸦片的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西南联大一众师生被敌机轰炸千里奔袭、弦歌不辍朗朗读书的行程……这千百年来一直焕发着生命力的生意长青的文本,怎不令人读起常常怆然泪下?

    中华民族伟大传统文化美德里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高贵家国情怀,生生不息的人文生命力的火种传递,多么令人动容,她是震撼人心的巨大雷光电火,她是无边无际“熊熊地火”般的突突燎原;她是闻一多烈士战神般地沉吟“这神秘的静夜,这浑圆的和平;我的世界还有更辽阔的边境”;她承继着千百年来屈原、岳飞、闻一多等仁人志士的爱国热情,一直昂奋狂放、高涨激荡,如霹雳光火之猛燃,似龙卷啸涌之喷发!永无代际,千古不息,扩而充之保四海,推而广之佑万民。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9.28》岁寒知松柏 澡雪见精神

    【附录文献参考】

    《论语注疏》曰:此章喻君子也。

    李炳南曰:古注以岁寒比喻乱世,松柏比喻君子。在乱世时,小人变节,君子不改操守。

    白石钱氏曰:春阳方盛,草木荣华,松柏之生无以异于众草木;至于岁寒,草木零落,而松柏乃青青而犹存,故人知其后雕耳。此喻君子之守道不渝,平时未见,惟于危乱险难之际,斯可见之矣。

    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

    康有为曰:《诗》不云乎:“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谢氏曰: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欲学者必周于德。

    张栻曰:惟当利害艰难之际,则可见其所守者矣。人徒见其临事之能处也,而不知其自守之有素也。

    徐英曰:孟子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士之坚贞有守者,如松柏之后凋矣。

    刘宗周曰:后雕见节,非君子之心也;时遭其穷,不得不然。松柏之性,阳春如此,岁寒如此,圣人为世之肉眼者醒耳。

    《四书反身录》曰:汉唐宋明之末,非无松柏正人,在野则逸遗而不知收用,致其老于穷途;在朝则建白不采,多所摈斥,乃值变故,徒成就了忠臣义士之节。至此虽知某也义、某也忠,亦已晚矣,嗟何及矣。故士而以节义见,臣而以忠烈显,非有国者之幸也。兴言及此,于焉三叹。

    《论语稽》曰:治平之世,小人禄位或过君子。及国家多事,内忧外患,唯君子能守正不阿,鞠躬尽瘁,其节操乃见。譬之春夏之交,桃秾李郁,较松柏之坚劲者,尤足悦目赏心;及至霜雪交加,百卉枯落,而所谓秾郁者不知何往,惟有此坚心劲节,足以支持残局,重待阳和,然后知其秉性固自不同也。

    《四书解义》曰:然必待有事而后,思得君子而用之,岂不晚哉?此圣王所以贵百年之计也。

    亭林先生曰: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仪,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众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

    《四书训义》曰:夫子此言,可以表志士仁人之节,可以示知人任重之方,可以著君子畜德立本之学,可以通天下吉凶险阻之故,一感物而众理具焉,在乎人之善体之而已。

    钱穆曰:道之将废,虽圣贤不能回天而易命,然能守道,不与时俗同流,则其绪有传,其风有继。本章只一语,而义喻无穷,至今通俗皆知,诗人运用此章义者尤广。吾中华文化之历久常新,孔子此章所昭示,其影响尤为不小。

    《史记·伯夷列传》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

    《庄子·让王篇》曰: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隘,于丘其幸乎?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9.28》岁寒知松柏 澡雪见精神

    相关材料】

    张煌言,字玄箸,号苍水,鄞县人。崇祯十五年举乡试,明年下第归。京师陷,愤不欲生。乙酉闰六月,钱肃乐等举兵,移檄会诸乡老。煌言先至,即遣迎鲁王于天台,授行人,至会稽,赐进士出身,加翰林院编修。绍兴破,泛海入舟山……煌言极推成功之忠,尝曰:“招讨始终为唐,真纯臣也。”成功闻之,亦曰:“侍郎始终为鲁,岂与吾异趣哉?”故成功与煌言所奉不同,而其交甚睦……

    癸巳春,会名振之师入长江,烽火逮金陵,江南震动。甲午,再入长江。己亥,成功与煌言会于天台,悉师北上。(《清史稿》:成功水师至,会芜湖已降,趣煌言往抚,部勒诸军,分道略地,移檄诸郡县。于是太平、宁国、池州、徽州、广德及诸属县皆请降,得府四、州三、县二十四。煌言所过,秋毫无犯,经郡县,入谒孔子庙,坐明伦堂,进长吏,考察黜陟,略如巡按行部故事,远近响应。)……

    军遂大溃,竟撤镇江之师出海。煌言归路已梗,乃引舟归鄱阳。遣使告败滇中(永历帝),且引咎。桂王(永历帝)手敕慰问,加煌言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命仍奉鲁王监国。而成功自丧败之后,不能自振,思取台湾以休士。煌言贻书挽之,谓“军有进寸无退尺,今入台则将来两岛皆不可守,孤天下之望矣”。成功不听。

    壬寅春,滇中陷,五月,成功亦卒于台北。(清)安抚使以书来招煌言,煌言复书,略言“不佞所以百折不回者,上则欲匡扶宗社,下则欲保捍桑梓。乃因国事之靡宁,而致民生之愈蹙,十余年来,海上刍茭糗(qiǔ)糒(bèi)之供,楼橹舟航之费,敲骨吸髓,言之惨然。况复重之以迁徙,讫以流离,哀我人斯,亦已劳止。……”

    十一月,鲁王薨于金门,煌言泣曰:“孤臣之栖栖有待,徒苦部下,相依不去者,以吾主上也。今何望乎?”甲辰六月,遂散军于南田之悬岙。其地在海中,荒瘠无人,山南有汉港,可通舟楫,而其北为峭壁,煌言因结茅居之。北帅惧终为患,募得其故校,以夜半从山背缘萝逾岭而入,暗中执之。

    七月十七日,至宁波。北帅举酒属曰:“待公久矣。”煌言曰:“父死不能葬,国亡不能救,死有余罪。今日之事,速死而已,何必多言?”至杭州,供帐如上宾,自督抚而下,无不敬礼之。浙人赂守者,得睹一面为幸。

    煌言方巾葛衣,终日南面坐,不言不食,惟啜水而已,见者以为天神。九月七日,临刑赴市,在竹舆中遥望凤凰山一带,始一言:“好山色。”因索笔赋绝命词数章。(选自《海东逸史》)

    久之,赵与抚始曰:“公若肯降,富贵功各可致!”公正色曰:“此等事讲他怎的,在小弟惟求速死而已!”赵知公意不回,遂讨公馆居之。乃疏闻。廷议一月,有谓宜解京斩之者,有谓宜拘留本处者,又有谓优待以招后来者,久不决。部覆云:“解北,恐途中不测;拘留,虑祸根不除。不如杀之。”临刑时,公挺立俟死,乃曰:“陈上交锋被获,死亦甘心;今如此而死,于心不服!”作绝命诗四章,众竞传之。方杀时,刀折为两,复易一刀杀之,咸大异焉。(选自《明季南略》)

    督抚咸高煌言义,礼待之。煌言拱手。以手指心:“煌言止有此耳。”无他言。面西倨坐。进酥茶,摇手:“煌言从不知此味。”责以满服,不夺。九月七日就刑。煌言初被执,作放歌以自遣,曰:

    “吁嗟乎!沧海扬尘兮日月盲,神州陆沉兮陵谷崩。

    藐孤军之屹立兮,呼癸呼庚。余悯此孑遗兮,遂息机而寝兵。

    方壶圆峤兮,聊驾税以埋名。岂神龙鱼服兮,罹彼豫且之罾。

    余生则中华兮死则大明,寸丹为重兮七尺为轻。

    维彼文山兮,亦羁绁于燕京。黄冠故乡兮,非余心之所馨。

    欲慷慨而自裁兮,既束缚而严刑。学谢公以绝食兮,奈群啄之相并。

    等鸿毛于一掷兮,何难谈笑而委形。忆唐臣之啮齿兮,视鼎镬其犹冰。

    念先人之浅土兮,愧忠孝之无成。翳嗣子于牢笼兮,痛宗祀之云倾。

    已矣夫!荀琼谢玉兮亦有时而凋零,余之浩气兮化为风霆,余之精魄兮变为日星。

    尚足留纲常于万祀兮,垂节义于千龄。夫何分孰为国祚兮,孰为家声?

    歌以言志兮,肯浮慕兮箕子之贞?若以拟夫正气兮,或无愧乎先生。”(选自《罪惟录》)

    义帜纵横二十年,岂知闰位在于阗?桐江空系严光钓,笠泽难回范蠡船。

    生比鸿毛犹负国,死留碧血欲支天。忠贞自是孤臣事,敢望千秋青史传。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璧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特为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尽鸱夷?(选自《行朝录》)

    查继佐曰:玄箸刻刻以扶鼎为誓。自三沙离监国,十年不通谒,欲公其身于桂,以鼓郑(成功)必往之气。初谏止台湾,何谆谆舌弊,继之痛涕为也。事不克就,死而后已,鞠躬之义,千古为昭。嗟乎!东宁牖下,岂所以了张临门也哉!(选自《罪惟录》)

    李定国,字鸿远,陕西延安人。……定国自景线走猛腊,遣将入车里、暹罗诸国乞师,皆不应;伺边上求王(永历帝)消息。(永历十六年)康熙元年,闻王凶问,号恸祈死。六月壬子,其生日也,病作,诫其子及靳统武曰:“任死荒徼,毋降!”乙丑,定国卒。统武寻亦卒。

    论曰:当鼎革之际,胜国(明)遗臣举兵图兴复,时势既去,不可为而为,盖鲜有济者。徒以忠义郁结,深入于人心,陵谷可得更,精诚不可得磨。煌言势穷兵散,终不肯为逭死之计。成功大举不克,退求自保,存先代正朔。定国以降将受命败军后,崎岖险阻,百折而不挠。表先代遗忠,并以见其倔强山海间,远至三十馀年,近亦十馀年。(选自《清史稿》)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9.28》岁寒知松柏 澡雪见精神

    【本章书目】

    《诗经》《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集注》《论语注疏》《论语正义》《论语学案》《论语集释》《论语集说》《论语新解》《论语讲要》《论语全解》《论语会笺》《论语稽》《论语注》《史记》《尔雅注》《五经文字》《四书训义》《四书解义》《荀子》《庄子》《日知录》《四书反身录》《明季南略》《海东逸史》《清史稿》《罪惟录》《行朝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9.28》岁寒知松柏 澡雪见精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wq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