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忠在单位工作二十六年,称呼只改过一次,就是从小忠变成老忠。
二十六年,他连芝麻大的小官也没混上一个,大家只能这么叫他。
刚参加工作时,老忠工作勤奋,一心钻研业务,很快就成为了科里的业务骨干。
第二年,单位考察提拔副科长,老忠希望很大。
最终很可惜,这个职位与他擦肩而过。组织上对他的评价是“年轻有为,但缺乏经验!”于是,比他早上班半年的小赵,成了赵副科长。
之后,老忠瞄准自己的短板,加强学习,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
三年后,又一次组织考察,老忠民主测评得分高居榜首。可是到了最后,幸运之神再次没有关顾他,组织上的评价是“经验丰富,但缺少闯劲!”,结果刚来半年的小钱成了钱副科长。
老忠痛定思痛,工作上越发老练沉稳,但当考察再次来临时,组织上将老忠评为“经验丰富、富有开拓创新精神,但年龄稍大,学历偏低”,结果刚毕业拥有国外学位的小孙,成了孙副科长。
老忠不抛弃、不放弃,这次用了三年时间,取得了博士学位。
又一次考察,老忠志在必得。
果然,局长找他谈话了。
局长对他的业绩给予充分肯定,对他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不计个人名利的高风亮节给予了高度赞扬。
随后,局长委婉地表示,小李是某个大人物的外甥女,学历高、素质好,组织有意培养,你作为一名优秀的干部,以后还有进步的机会。
老忠深知领导的难处,眼含热泪,点了点头。
一转眼,十八年过去,老忠仍是一名小科员,心里很委屈。
后来,单位选拔干部又出了新花样,公推公选!
老忠一路过关斩将,以绝对优势杀入最后的票决,可惜,他再一次名落孙山。
领导找老忠谈心,坦诚地告诉他这次落选的原因。
老忠一直身处关键岗位,工作太优秀,是单位的顶梁柱、带头人,更是公认的老黄牛。而这次公选的职位是去外单位,如果老忠走了,后继无人,单位的工作将会受到巨大影响。
所以,组织上经过慎重考虑,作出了这个艰难的决定。
不过领导也说了,像老忠这样的优秀人才,单位终究会重用的,只是岗位有限,暂时先委屈一下,以后只要有机会,一定优先考虑。
老忠很感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领导的器重,努力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下一次考察的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