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产品
《颠覆式创新》——读后感

《颠覆式创新》——读后感

作者: 彦页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16-12-15 23:26 被阅读0次
长青 · 枯黄

      从马云演讲中的一句话开始回忆,“未来打败淘宝的,绝不是下一个淘宝”。到小米在壮大后反而进军低端小型电子产品行业。再到互联网小众产品逆袭巨头,让我们不禁反思传统型大公司的创新和初创公司创新生存背后的成长逻辑。

      引述书中的两个案例和一个亲身经历:

硬盘行业的颠覆式创新

      从1976年到1995年,这20年里硬盘行业有111次持续创新,无疑全都隶属于大公司,而5次破坏性创新从未在他们身上发生过。硬盘行业的破坏性创新精髓在于“体积”,从14英寸硬盘到8英寸硬盘,5.25寸硬盘,再到3.5英寸硬盘。从大型计算机到小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再到便携式计算机。

      产业创新的结果显而易见,新型公司的3.5英寸硬盘充分满足便携式计算机,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在性能趋同的形势下小型的体积优势逐渐凸显。

芯片行业的颠覆式创新

      英特尔从低端切入,颠覆摩托罗拉。AMD和英特尔正面作战,没有成功。ARM从能耗切入,颠覆式创新,占领移动芯片领域,当移动设备的出货率大大超越Pc市场和移动芯片处理性能的大幅度提高,随即逆袭迅速展开。

作业帮的行业创新

      可能是太久没有再接触过小学和初中的课程作业,对习题找答案的记忆还停留在百度知道。暑假的一次见闻彻底颠覆我之前观念,我亲眼见识了一名小学生用作业帮软件,在不用思考的情况下完成一份试卷作业。大数据搜索引擎,百度无疑处于行业领先,就百度知道知识的覆盖面可谓是行业第一。同样是作搜索,一家初创公司在巨头的挤压下切入学生教育这一块,并且在小学初高中这个市场下做到一家独大。

      各行各业颠覆性创新的例子还有很多,同时以持续性创新为参照,我们会发现破坏性创新的要点是不同的,可归纳为“与其更好,不如不同”。技术进步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破坏性创新追求的不是技术进步而是功能进步。当技术进步达到一个拐点后就会出现指数级的飞跃,最终会超出市场需求。在汽车身上就可以得到充分的证实,大众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有多少人会在意超高的百公里加速,用户的需求是一小时150迈,即便达到800迈,产品的吸引力也不会大幅提高,因而影响购买的可能性则会转嫁于车的安全性,舒适度,美观性和油耗。从某些方面加以对比分析则可证实日系车占据绝对市场份额。

      小公司的创新背负着生死存亡危机,那么大公司大公司能不能放下身段去学习初创公司。回到最初提到的小米收购小型初创公司反推低端电子消费市场。这何尝不是从高端回到低端的破坏性创新的缩影。照应马云对淘宝未来的思考,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不再信奉基业长青,面对新事物一个小的忽略,就可能错失城池。


      不要用战术的勤奋,隐藏战略的懒惰。——雷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颠覆式创新》——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ag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