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有截然相反的解读。支持者说,人要心怀梦想,不能只顾着埋头赚钱,生活还有诗和远方;反对者说,渣男,只顾着自己的梦想,抛妻弃子不负责任,客死他乡活该。
毛姆写的是高更,这是否会让反对者安静一点?但不管怎么说也必须承认,即使在人类艺术璀璨星河熠熠生辉,也无法掩盖不负责任的事实。那怎么办?月亮和六便士,难道是矛盾的吗,人究竟应该如何选择?
罗伯特艾格用自己的人生给了我们第三种选择。他用完美的一生诠释了: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是全都要。低头六便士抬头是月亮,月亮和六便士就在身边,唾手可得,无需去远方。
如果一生只能读一本传记,你应该读这本。传记那么多,距离太遥远的可远观不可复制。适合所有人,人人可借鉴的人生样本,仅此一例。
要看方法论,你应该去看《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艾格只讲了三件事:如何待人、处事、对待生活。
待人
行走职场,形形色色的人,纠缠不清的利益关系,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艾格做到了。从底层一步一步做起,历经45任上司,下属无数,没人说坏话。他是怎么做到的?
鲁尼环视了一圈坐在桌旁的高管团队,想要知道这件事是谁的疏忽所致。坐在外圈的我举起手来,表示错误在我。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二十多张脸都朝我转了过来。没有一个人吱声,会议继续进行,但在会议之后,很多人都走到我身边低声告诉我说:“我真不敢相信你敢那样做。”
职场里的情绪,收拾烂摊子的快速响应,出现问题后的咒骂……就是工作的常态,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客观的说,有时候只是情绪,并不一定要追究到人,更关心的,是如何快速解决问题。艾格像个愣头青一样就冒出来了,我甚至在想,鲁尼没有在这里停留,也是更愿意赶紧解决问题,不想在责骂上浪费时间吧。但鲁尼从此对艾格另眼相看,理所当然。不过,比这更动人的,是艾格为什么这么做。
这条经验简单得或许让你觉得不值一提,但其中包含的特质却罕见得让人吃惊:那就是以善待人,用公平和同理心对待每一个人。这并非让你放低期望,也不是让你传达犯错无足轻重的信息,而是让你打造出一个环境,让人们知道你是一个会倾听他人讲述事情原委、情绪稳定而处事公平,且会在别人犯下无心之过时给他们第二次机会的人(但如果对方不愿承认错误,把问题归咎于别人,或是因为违反道德之举而招致错误,那就是另一码事了,这样的错误,是不应被容忍的)。
这就是区别了。多年的职场经验教会我们成为老油条,遇事只走捷径,能快速处理问题才是王道,人的情绪、委屈都是次要的,事情的真相也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解决问题,让事情正常进行下去。即使自己忍受委屈,也无关紧要。原来,大错特错。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越是能够诚实承认自己的错误,你就越能受到周围人的尊敬和信赖。避免犯错虽说不可能做到,但你能身体力行的,便是认识错误,从中吸取经验,并以身作则地让大家知道偶尔犯错并不是问题。但是,通过撒谎或遇事先为自己开脱而损害他人利益,却是绝不可取的。
换一本书你可能会觉得这是鸡汤,可艾格四十多年职场生涯,他始终如一这样做。然后,赢得所有上司和下属“没人说他坏话。”
处事
越是重大而关键时刻的选择,越能看到一个人的本性,看到他真正重视的,看到人性的善或者恶。
这是我必须做的,没有任何人给我施加阻力。
在公司体系中工作了这么久,你会习惯于给出墨守法律条文的官气十足的回应,但是在那一刻,我对所有这一切都不在乎了。我再一次告诉杰伊,无论他们有什么需求,都可以打电话找我,然后我们便挂了电话。我坐在床沿,身体不住地颤抖。我早已泪如雨下,双眼的隐形眼镜都被冲了出来,在我抓瞎般地摸索着眼镜时,薇罗走了进来。
艾格是CEO,对公司负责,对方是受害者家属,失去了孩子。于理,艾格完全可以交给律师处理,不牵扯其中。但艾格做了一个普通人应该做的选择,在即将登上人生巅峰的时刻,放下身份束缚,以一个祖父,一个父亲,一个近距离知晓这一切的普通人的身份,不管不顾的打了这个电话。
如果对方敲诈(绝对有可能)将是天价赔偿,无尽的官司,准备就绪的一切可能都毁了,艾格想不到吗。他知道。但他依然做了选择。
没错,这是个大喜的日子,对在如此长的时间里为了这一天的到来而在项目上挥洒汗水的所有人而言,对能够与我和千万美国儿童一样编织游览迪士尼乐园美梦的中国游客而言,这一天意义非凡,而我,也必须努力专注于此。这一天的确是个大喜之日,但同时,这也是我职业生涯中最痛苦的一天。
艾格把这个故事作为开篇。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也是最痛苦的时刻。这件事让他思考要不要写这本书。这件事让我对艾格的书充满好奇,也对艾格充满敬意,不是因为他是迪士尼CEO,而是,他是一个在关键时刻做出不一样选择的人。这是木心、梵高、林肯会做的事。
对待生活
生活充满着事与愿违,意料之外,也充满着可能会发生的焦虑。艾格的一生,似乎比普通人的人生要处理的糟心事更多更密集,时时刻刻都在走钢丝。但艾格从未为此焦虑,唯一的一次,是在成为迪士尼CEO的纠结时刻,备受折磨爆发了生理性焦虑症,但那是事业生涯很晚期的打大BOSS的时刻了。艾格面对挑战的秘籍是,不为“可能发生”焦虑。
我一般不会在事情出差错时太过焦虑。我习惯把坏消息当成可以处理和解决的问题,是可以主动掌控的东西,而不是降临于身的事情。
这智慧看起来如此简单,恰恰是我们的焦虑之源。降临于身的时候,因为只能解决问题,焦点反而在行动上,没工夫去焦虑。真正焦虑的是还没发生,可能会发生的担忧,这时候没有逼到眼前的必须要做的事情,反而会陷入焦虑,忽略手上的事情。艾格恰恰相反。我的焦虑是不是可以卸下了。
待人、处事、对待生活。最质朴的,《穷查理宝典》一样的祖母的智慧。有些我不相信管用,不敢去做;有些害怕伤害,没勇气去做;有些正好做反了,徒增烦恼。
故事型的领导力教材没有之一。但这本书最打动我的不是这些。行为、思维方式、都是可以训练培养学习的。认真练习,人人都可以做到艾格一样,至少部分做到。但有一样,是可遇不可求,最珍贵的,也是命运给艾格的馈赠。
史蒂夫去世后,每每在公司取得成功的兴奋之余,我总会闪念:真希望史蒂夫能在这里见证这一时刻。我无法不在脑海中勾勒出我们的对话——那些我想要与他面对面说的话。
艾格遇到了很多人,收获了很多友谊,但只有和乔布斯的友谊,让我止不住的嘴角上扬。
我们就站在那里,身后便是史蒂夫的坟墓,而刚刚埋葬了丈夫的劳伦,馈赠了一份我从那天起几乎每天都会回想的礼物。也是从那天起,史蒂夫每天都会浮现在我脑海。“我问他我们能不能信任你,”劳伦说,“然后史蒂夫回答说:‘我敬爱这个人。'”而我对他,也有同感。
BGM混响,长镜头拉远拉到尽头。镜头前,我热泪盈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