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位闺蜜找我谈心,说起她和先生准备要孩子,但先生工作很忙,家里老人也没有办法帮衬,找保姆又不放心,闺蜜辞职做全职妈妈似乎是唯一的选择。作为母亲,能够全天候无微不至的照顾孩子当然是最安心的,但作为职业女性,闺蜜的内心自然有着担忧和不甘,矛盾和纠结,是用来概括她这段日子最合适的词。
回想起几年前,自己和闺蜜面临同样的难题,我的选择是做了两年的全职妈妈。因为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两年里我经历了体力、脑力、精神的三重压力,到了孩子的“terrible two”,已是我忍耐的极限,24小时无间隙的接触,让性格温顺安静的我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她大吼大叫,来自外界的种种质疑也使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从工作中得到解放。25个月,孩子上托班,我自己重新就业。我的这一次全职妈妈体验可以说以我的不堪重负而告终。
我自认为是一个对自己、对他人有责任心、对生活有计划的人,然而我低估了全职妈妈的付出对一个女人的影响。后来这几年我一直反思自己的这段经历,厘清了一些头绪。所以,当身边的人和我有一样的困惑时,我会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他们,并提醒她:当你想要做全职妈妈时,下面这几个问题你考虑清楚了吗?
第一,你喜爱自己目前的工作吗?你的行业更新换代是否很快?
如果你很爱自己的工作,不想因为生孩子而放弃自己的事业追求,或者你所在的行业更新换代很快,职业生涯断代意味着被淘汰,那么不要勉强自己,尽量想办法请人帮忙。为孩子舍弃自己事业的妈妈勇气可嘉,为自己、为家庭拼搏事业的妈妈同样值得尊敬,职场妈妈的压力一点也不比全职妈妈小。
第二,你是否认为当全职妈妈是一件没有价值、被人瞧不起的事?
思想上的认识很重要,如果你自己也不能认同全职妈妈的价值或者害怕被人诟病自己的价值,心不甘情不愿地做全职妈妈,会影响自己和孩子的心情,也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第三,你是否是一个热爱自由不甘寂寞的人?
有了孩子,意味着你将没有属于自己的大段时间,你想做的事情只能利用碎片时间一点一点地完成,和朋友聚会都成了奢侈。记得孩子刚出生的头两年,朋友聚会我一般都是缺场或者提前离场的,因为我要喂奶、我要回家哄睡。如果你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热闹的人,这样的全职生活会让你倍感失落。
第四,你是否做好了准备迎接扑面而来的种种质疑声?
很多全职妈妈一定都听到过这样的声音:“一个大学生在家带孩子,太浪费了”,“你看她国外留学回来,还不是在家带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女人经济要独立,没工作会被夫家看不起“……凡此种种不绝于耳,发出这种声音的会是你的邻居,你的同事,你的爸妈,你的闺蜜……他们的目的或八卦或担心,如果你不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会让你一朝鼓起的勇气顷刻丧失殆尽,陷入到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漩涡中去。
第五,家里经济条件是否允许以及另一半是否认可你的付出?
妈妈不工作意味着家庭重担就压在爸爸一人身上,他是否任劳任怨不计较并对你的付出表示肯定,这点很重要。当你带了一天孩子精疲力尽,另一半却认为自己上班辛苦到家你还在抱怨,不赚钱带个孩子有什么了不起,这时你会出离愤怒。所以,在家庭责任分工上两人的观念需要达成一致,互相肯定,互相鼓励。
第六,爸爸是否愿意和你共同承担抚养孩子的义务?
虽然有很多女性成为全职妈妈,但并不意味着照顾孩子就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爸爸只负责赚钱养家就行。往大了说,父亲的角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不言而喻,往小了说,一个人已经负责孩子一整天,到了晚上也需要有人换个手让妈妈喘口气。如果爸爸是甩手掌柜,全职妈妈更心累。
第七,你是否做好准备即使自己比别人付出了更多你的孩子也未必比别人好?
很多全职妈妈都会这么想,自己投入别人多,回报也应该比别人多,所以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比爷爷奶奶带或者保姆带的要好。但事实上,全职与否只是形式,关键是要有关注孩子的心和实际的行动力。全职妈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看他哭,看他笑,看他长牙,看他爬,看他走,也可以悉心照料让他少生病,养成好习惯,但并不意味你的孩子一定要比别人好,只是你比职场妈妈多了一些珍贵的回忆。所以,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时时刻刻的言传身教,父母的以身作则。
全职妈妈要面对的问题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这些,每个妈妈的情况也因人而异。当你面对要不要做全职妈妈难以抉择的时候,不妨思考一下,自己身上是否存在这些困扰,或是即使存在自己能否努力克服,希望你想清楚后,心中会多几分坚定。
同时,我也期待着这个社会能给妈妈们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对职场妈妈少一些指责,对全职妈妈少一些质疑,让女性遵从自己的内心,作出适合自己的决定。
网友评论
同学你好,可以看出本文是真的经过“追问式的思考”,下功夫写出来的,有理有据,结构清晰。
本文主题明确,就是建议那些考虑当全职妈妈的女性考虑清楚。
如果说要提意见,我作为读者的感受是,可以在后面的几点里面多增添例子来证明,而不是小标题问了问题之后,字里行间还是有些“质问”的口气,仿佛在问读者“你想好了?你真的想好了?”,而且“默认”读者做的不够好。何况你一开始说自己当时手忙脚乱,并不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转型案例,所以再配合后面的一连串疑问,有点出戏。
再多斟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