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个特殊产物。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很多都没有供销社这个概念,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供销社既有事业单位的性质,也有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性质,曾经是个红火的单位,农村人是特别羡慕的。
作为那个年代生长在农村的我,对供销社有着深刻的印象。个中原因,一是因为那时农村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中的日常用品都是从供销社这个唯一的渠道购买的。
一些农副产品,如红薯粉、黄花菜、棉花等土特产,也是通过供销社这个收购渠道卖出的,可以说农村的生产、生活与供销社息息相关;二是因为我外公、我父亲及弟弟、弟媳都曾是供销社的员工,小时候家里五六口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就是靠父亲微薄的工资收入。
虽然那时的供销社的服务对象主要就是居住在农村的人,包括农民,也包括乡村干部、学校老师等在农村工作的人员,但供销社的网点也并不多,一般县里是供销联社,是纯管理机构,区里(相当于现在的乡镇一级)设供销社,而那时的公社是设供销分社,个别人口多经济相对活跃的集镇则会设置购销点。
我老家所在的公社当时设有供销分社,而离我家不足1公里的长兴铺,最开始是分社的一个购销点,长年就一个店面,一名售货员,到了八十年代初期,业务量直线上升,这个购销点就被升级为分社,工作人员也增加了好几个。
在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社掌管了几乎所有农村的生活和生活物资。由于那个年代物资匮乏,购买很多物资需要凭票凭计划供应,如照明用的煤油、做衣服的布料等都是凭票供应,至于生产资料,如农药、化肥等更是直接按田亩分配到大队、生产队,农户根本购买不到。
在我的记忆里,那时要买一块灯芯绒的布都很困难,有时偶尔到货立马抢购一空。那时出售的布料式样也很单一,大多都是黑色或灰色的,很少有飘亮的花布出售。
那时,除了夏天穿的背心、汗衫有成衣外,很少能买到现成的服装。我那时穿的新衣服,都是母亲从供销社买好布料,然后到街上的缝衣店让裁缝做的。除了夏天的衬衣是白色的,短裤是蓝色的,其他衣服是清一色的黑色,从未穿过直接买回的成衣。
1976年秋天,我考上高中后,父亲破天荒从供销社给我一次买了两件一模一样的无领汗衫衣,胸前还印有卫星的图案和字样,这是我高考前穿过的最时髦、最高档的衣服。
我父亲之前曾在供销社多个分社和社本部工作过,也曾被长期派往市区和县城担任采购(业务代表)工作,临近退休那几年,因为身体原因,被照顾到离家最近的长兴分社工作,这样就可以吃住在家里。父亲退休时赶上退休顶职的末班车,让高中毕业的弟弟顶职进入供销社工作。
但好景不长,随着市场经济在农村的推行,个体经济快速发展,供销社首当其冲受到严重影响,所有业务不再独家经营,价格方面也没有优势,服务方面也赶不上个体户,业务不断滑坡萎缩,最终也只好把门面承包,后来干脆拍卖,员工自谋出路,供销社辉煌时代终结。
曾经顶职到供销社参加的弟弟和同一单位工作的弟媳,在承包经营多年后,也因店面拍卖,只好重新择业到县域的民营企业工作。
我印象最深的是高中与我同班或同届的好几位同学,因为高中毕业时,供销社的工作在当时的农村还很吃香,他们为了早日跳出农门或早日参加工作,被招工或顶职进了供销社工作,也有同学高考考上财贸学校被分配到供销社,工作几年之后便相继失业,不得不另谋出路。有的则是通过各种关系调出供销系统。
如今,供销社这个名字虽然还存在,有些机构也还保留着,但留给人们更多的只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