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观赏鱼,似乎是我一个没有中断过的爱好。是因为我是天河水命,还是因为我是双鱼座?喜欢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潜游、漂浮、游荡,应该是我这辈子最乐于的,也是最暇意的事情,但泳技太平凡,故而很是羡慕嫉妒恨,如有来世做只鱼吧!
据说鱼只有三秒钟的记忆!这种说法源于生物化学的科学实验,还是出自哲人的戏谑之言?不得而知。我认为鱼是有智慧的,亘古以来,它们生存繁衍在世界各地的江、河、湖、海之中,不仅要与各种天敌周旋抗争,例如圆球(河豚)、扁圆(七彩神仙)、三角(埃及神仙)等体型的变异,例如伪装保护色(枯叶鱼)、短暂冲离水面(蝶鱼)、大数量群游(霓虹灯)等等,规避“大鱼吃小鱼”的不变法则;还要适应不同物理特性的水域环境,例如泥鳅冬眠,三文鱼的繁殖大洄游等等。
与其他脊椎动物一样,鱼类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我相信一定存在高、中、低等进化级别共生同存的。这种级别的差异不会体现在体型、颜色或是游姿(快速、慢速、底栖),甚至觅食生存方式(肉食、素食、杂食)上。而是集中体现在繁殖的环节。
最近饲养了一种西非短鲷小型鱼,叫红肚凤凰。属于洞穴小型淡水观赏鱼,虽没有靓丽的体态和色彩,游姿也琐碎而急促。但是,其繁殖过程中的出色表现,灵性动人心魄,也许是我见过的最具爱心而聪慧的小鱼。据资料介绍成鱼可以长到8至10厘米。我从一家水族馆买来的一对种鱼,只有3至4厘米,却是在整缸里挑选的,可谓“百里挑二”了!
应该自然配对的习性,两强相遇便发生了奇迹,短时间内身上双双发出了“婚姻色”。我认为红肚凤凰母鱼是短鲷类最漂亮的一种,颜色比公鱼更艳丽,尤其腹部的红色(我最初以为是公鱼)深而多。亲鱼交配后受精卵48小时孵化(纯理论),等了7天仍然没有见到仔鱼“起飞”,这期间除了短暂觅食外,母鱼一直坚守洞口(椭圆型陶罐),公鱼则在鱼缸四周巡逻清场。在“东北短鲷群”里咨询了高手,把水温从23℃调到26℃。又过了两天,母鱼出洞,身下密密麻麻的小白点在涌动,足有7、80条,这难道是仔鱼“起飞”?后来才明白卵黄未完全消失,鱼难飞(真正的起飞还要等两天)。在完成繁殖的艰巨任务中,母鱼的担当是不容置疑的,它需要口含仔鱼(每次大约4、5条)出洞觅食,遇有险情就会全部叼回——真是一个都不能少!执着、认真而坚决。它也会召唤在外游荡的夫君,轮流看护出游觅食
🐠🐠🐠鱼🐠🐠🐠🐠🐠🐠鱼🐠🐠🐠
的仔鱼,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一旦发现夫君“溜号”便疯狂撕咬,直至驯服回岗。寥寥数语难以名状,试想一对夫妻引导7、80条仔鱼巡游是一个舍么样的景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