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接触专业这个词,是2014年遇见新教育后。新教育提出: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
这几年我也是按照这“三个专业”成长起来的。2014年之前,我读的书比较杂,特别是专业的书很少。之后,跟着新网师慢慢的转入对专业书籍地阅读:班级管理的书、心理学方面的书、教学新理念、新教法的书……七八年来,读了几本书,没统计过,但视野开阔了,脚步到不了的地方,书籍带我到达。因为阅读,我认识了全国各地的名师大咖;因为阅读,我获得了一些额外奖赏;因为阅读,我的每一天都很充实……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是一朵云推动一朵云,因为个人阅读,影响到我教过的每一届孩子:书香少年,阅读之星……我和孩子们阅读着一本本经典,感受着文字的魅力。范雨素曾说:读书不是为了记住,而是为了让人干净。一本书可能读了就忘,就像竹篮打水,但你一直读下去,竹篮就一次次被放进水里,时间长了,竹篮就变得干净。看似空空,内在的快乐不足为外人道也。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书读的多了,就有倾吐的欲望,从刚开始的几百字,到如今的每天简书千字更文,成了我雷打不动的习惯,也曾早起睁开眼就开始创作的,也曾深夜还在简书上爬格子呢!截止今天,我已日更1168天,这一千多天的坚持,是让我最骄傲和欣慰的事儿。还记得2002年,在新教育实验开始不久,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在教育在线网站发过一个“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的帖子,要求新教育教师坚持写作,每天用心记录自己的生活,记录自己与学生的交流,记录自己的阅读与思考。坚持10年,每天1000字。赔率是1:100。后来,朱永新教授说:“我知道,行百里者半九十,大部分人是很难有坚持精神的。结果,凡是来投保坚持写作的老师,根本不需要10年,一般3年左右就已经非常优秀了。许多人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名师。”尽管我没有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名师,但我的好习惯影响着我的学生和家长。金杯银杯不如家长的口碑,我始终相信: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
因为读书,因为写作,所以加入了一些共同体,“河南教师读书会”“睿师讲堂悦读会”“张爱敏工作室日更挑战群”“学习共同体群”……和优秀的人一起,你也会变优秀的,专业交往,我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
今天在一个学习群里,看到一位老师分享了这样一段话: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没有成功也没有失败。智者会把成功与失败都融入他后来的人生过程中——成功带来经验、自信与喜悦,失败带来教训、反思与警示。在我们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没有成功,只有成长,没有失败,只有从头再来。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会自然而然的做到荣辱不惊,去留无意。"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我自勉,也和在专业成长路上的伙伴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