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家校关系是双向奔赴,是互相尊重,是互相成就,是共同成长。
做班主任这么多年,遇到的学生很多很多,每一个孩子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好孩子是家庭教育的结果,问题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的家庭。教师只是孩子的引路人,不记得在哪儿看到这样一个公式:5+2=0,意思就是孩子在学校里受教育5天,不如孩子在家里父母的教育2天。这也许有些夸张和绝对,但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然,现实却是,一谈到教育,部分家长就会说:“我学历不高,孩子交给你们老师了。”这还是说的客气的,更有一部分家长这样说:“你们老师也不知是干啥吃的,整天这事儿那事儿可不少。”……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听到这样的话,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犹记得那年,有一个孩子因为和别的孩子闹了点矛盾,对方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承认了错误,可这个孩子,却依然不依不饶。事情发生在那天周五下午第二节课课间,我是第三节课,带着学生到操场上排练节目,课后还需要去开会。所以,我打电话联系了这孩子的家长,并告知她,我们在操场上,让她来时到操场上找我。操场上好多个班级都在排练节目,人很多,声音很嘈杂,我尽管戴着扩音器,也很难控制班级纪律,不停地组织这个站好队,那个别说话,那个被叫家长的孩子好似一直站在一边不说话、不参与。一节课下来,我累的口干舌燥,好容易下课铃声响了,等组织好队伍,我才看到一位妇女朝我走来。不用说,一定是那个孩子的家长,我一边让学生回教室,一边取扩音器(顺便让学生送到办公室)一边迎了上去。来到家长面前,我说:“您是某某某家长吧!您看,我得去开会的,您先把孩子带回家两天,等周一来了再说,好吧!”没想到我的这样一句话惹恼了家长。她气冲冲地说:“我来这么久了,你理也不理,还让我把孩子带走,你没有权利开除学生。”听她这么说,我有些哭笑不得:“你啥时候到的,我只顾招呼学生的,咋能说我不理你呢?再说了,我也没说开除你家孩子啊!刚好该过星期天的,你把孩子带回家不对吗?家长不听我解释,依然说我冷落她,没有开除她孩子权利的话,因为着急去开会,我说:“操场上那么多人,你来了也不去找我,现在我又要去开会,没时间给你解释。你看着办吧!”说完我就去开会了,只留下家长在那里骂骂咧咧。周一的时候,她孩子像往常一样坐在了教室里,她也没有和我联系。一直到学期结束,即使开毕业典礼,我也没再见到她……
事后我在反思自己,当时如果我能及时给她沟通,也许家长就不会那么大火气了。而家长如果能考虑到老师是因为有事儿不能和她沟通的,并不是故意晾她,也许就不会怒气冲天了。总之,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结束了。
大家猜猜,后来我对这个孩子会怎样?
这两年因为多种原因,不做班主任了,和家长打交道的机会也少了,又加上疫情原因,班级里也不再开展线下家长会,更是与家长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有啥事儿通过微信群或者私聊方式联系。双减政策落地,因为语文学科特点,有些读背作业,需要在课下完成,平时在学校大部分孩们能够完成。但是到周末或者假期里,就需要家长督促了。说实在话,我是非常矛盾的,既想布置又不敢布置,我也知道这些作业是不违反政策的,但保不齐哪位家长在网络上发个帖子,你不是就被推到风口浪尖上了吗?请原谅我的多心。但我也坚信大部分家长是明智的,事实也真是这样。特别是这个暑假,我看到我们班一大群优秀的家长正默默地配合着我的工作,每天监督孩子跟着老师朗读打卡。
亲爱的家长,孩子的成长需要你我共同托举,让我们携起手来,家校共育,成就他们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