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我爱编程
上了这么多年学,你真的会学习吗? | 读《深度学习的艺术》

上了这么多年学,你真的会学习吗? | 读《深度学习的艺术》

作者: 乌素 | 来源:发表于2017-04-19 17:07 被阅读154次

    最近马不停蹄地看书,充分感觉到了阅读的快乐,但是写读书笔记就显得很痛苦了。

    就像这本《深度学习的艺术》,明明第一次只看了一个小时,第二次为了写读书笔记,又看了一个小时,结果写这篇文章花了四个小时。。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这本书里就有答案~

    作者采铜是知乎大V,也是畅销书《精进》的作者,我看到网上有读者是这么评价他的:「采铜用手术刀一样的文字,剖开迷宫一般的现实世界,提炼出知识背后的知识、方法背后的方法。」

    现在很多年轻人读书不求甚解,只追求数量而忽略质量,有的人号称一年能读几百本书,但真的问他的时候,他又什么都说不上来。那么,我们该如何摆脱浮躁,深挖知识背后的知识呢?

    采铜在这本《深度学习的艺术》中提出了4个方法,分别是提问、解码、操练、融合。

    01

    提问

    提出一个好问题,是走向深度学习的第一步。

    罗素说,一个人求知的历程,就像是一个登山者靠近一座被雾霭笼罩的高山,一开始他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所有的东西都无法看清,慢慢地走近时,这座山的各个部分才渐渐地清晰起来。在这个过程中,问题就像向导,牵引着登山者的去路。

    《暗时间》的作者刘未鹏就是一个很好的提问者。他原本是计算机系的学生,跟心理学毫无交集。但在他读研究生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开始思考一个深刻的问题:「我们如何思考,如何正确地思考」,这个问题令他如同着了魔似地密集阅读各种相关书籍,不断地思考和总结,在博客上更新了一篇又一篇高质量的文章,积累8年后出版了《暗时间》。

    刘未鹏提出的这个问题,引导了他之后长达8年的研究,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问题,才是能够引导深度学习的好问题呢?

    关键点有两个:第一,这个问题是发生在现实的场景下,不是纯理论问题。第二,这是个开放性问题,而不是封闭性问题。第一个关键点很好理解,那第二个关键点说的开发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是什么意思呢?很简单,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比如我们问:「速读是不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这个问题就是个封闭性问题,大家会下意识的等待一个「好」或者「不好」的结论;而如果我们问的是:「读书时应如何控制阅读的速度?」,这就是个开放性的问题,很适合继续研究下去。

    02

    解码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跟朋友聊到了某本书中的一个观点,可是自己说不清楚,只能让朋友自己去看看那本书。这就奇怪了,明明自己读过了,而且当时也理解了书里的内容,怎么到自己嘴边,就说不出来了呢?其实啊,这就是没做好「解码」这一步。

    据说,漫画家几米在学画的时候,各种书里的各种画都要拿来研究。比如他看国外的漫画时,会仔细研究各种细节,揣摩作者为什么这么画;他看女性杂志里教人敷脸的图,会想着怎么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就可以做好示范。他坚持着对图画解码,修炼了长达十年的时间。

    解码不只是理解,而是一种更为主动和主观的解读过程。最浅层次的解码,是理解这个内容传达的信息或知识;再深一点,是对这个内容进行反思,以审视的目光来对它进行评价和定性;更深层次的解码,则是研究它是怎么实现的。

    这几个层次看起来简单,实际要做到却不容易。那普通人要怎样修炼成为解码高手呢?采铜在书中给出了三个建议:

    ①不只要去寻找结论,还要去寻找过程。

    比如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很多人迫不及待想知道大结局里贪官有没有被抓起来,陈海有没有醒过来。但从解码的角度来说,结局不重要,重要的是结局是怎么来的,男主角怎么追查出的真相,反派们怎么挨个落的网。

    ②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

    善于做归纳的人抽象思维能力很强,但归纳其实也是对信息的减损,「把书读薄」的过程中,一些精妙的构思、精彩的论述也会丢掉了。所以我们还要「把书读厚」,咀嚼书里的经典,学会举一反三。

    ③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只注意不同材料的相似处,意味着我们原有的认识无需更改和校正,这样的话,我们的知识体系也无法得到延展。正如法国大科学家庞加莱说:我们尤其要全力找出差别,在差别中我们首先应该选择最受强调的东西,这不仅因为它们最为引人注目,而且因为它们最富有启发性。

    03

    操练

    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在做中学,也就是learning by doing。一边操练、试错,一边学习,比只是抱着一本书看,效果好上一百倍。

    举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打游戏。为什么好多一上课就打瞌睡的学渣,学起游戏来却毫不费力呢?就是因为游戏是典型的操练式学习,显性的游戏规则和操作技巧等知识可以通过完成新手任务来逐渐学会,隐形的游戏策略等知识则可以在游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会,在这两种方式下,玩家不会体会到学习的痛苦,反而乐在其中。

    可是,大多数情况下,不是我们不愿意操练,而是不知道怎么操练。如果要学习打篮球,就从投篮开始练习;要学习PPT,就从熟悉各种操作开始;可是要想成为历史学家,除了不停砍树,还能怎么办呢?

    答案就是,把知识当作技能来学习。具体来说,就是反思这些知识的深层价值,把它们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比如把看过的书写成读书笔记、把自己学到的东西教给别人,都是很好的操练式学习方法。

    04

    融合

    融合,就是抓住一切机会,在所学的知识之间创造关联。

    学习高手常常会有意识地把不同领域的知识摆在一起,然后尝试分析它们之间的潜在关联。很多伟大的人物都是跨界高手,比如达芬奇,不仅是画家,还是科学家、发明家、雕刻家、建筑师,通晓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等学科。

    巴菲特的合伙人、著名的投资思想家查理芒格也说:「建立多学科的思维模型,可以产生一种爆炸性的合力,让人获得不同寻常的智慧。」

    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建立起关联,很可能会对解决问题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仿生学,就是将对生物的研究迁移到了建造技术中,研制出各种各样的新科技。

    除了知识的迁移,还有知识的互补。比方说我们对同一个议题,找到完全不同视角下的论述,再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对这一议题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这样,通过将知识融合,我们能够洞察出知识背后的「深层结构」,发现它们潜在的联系。

    总结

    嗯,简单的总结一下~

    01提问

    提出一个好问题,是深度学习的第一步,我们要提在现实的场景下的开放式问题

    02解码

    主动对信息解码,要做到三点:用过程代替结论,用延展代替归纳,用不同代替相似。

    03操练

    把知识当作技能来学习,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去。

    04融合

    抓住一切机会,融合所学的知识,如迁移性融合、互补性融合。

    写在最后

    这本书所讲的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各种场合,并不是让大家时时刻刻都保持这种深度的学习。

    好的内容值得咀嚼,就像好书要慢慢读、反复读,但广泛吸收各个领域的知识也是有必要的,要读好书,也要多读书,既要追求深度,也要追求广度~

    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希望本文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了这么多年学,你真的会学习吗? | 读《深度学习的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fq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