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
在产品设计的前奏,一般公司都会进行头脑风暴,整合所有参与者的想法,头脑风暴就是一群人围绕一个特定的问题进行讨论,在头脑风暴的整个过程中,先明确讨论的议题,主持人会引导和发散大家的思维,让所有人都能参与其中,讨论时注意让参与者自由畅谈,不对他们产生的观点和说法做任何的批评,而且产生的观点需要足够多。该篇文章是笔者看到的实操头脑风暴会比较好的方法,文末注明出处。
需要准备的东西
- 3种不同颜色的便利贴
- 彩色标签
- 记号笔
- 一堵墙或者一个白板
- 一位主持人
头脑风暴具体操作步骤
总用时估计
1015人计划用时为4550分钟,每增加10人需要多安排10分钟以及多增加一位主持人。1015人:1位主持人,50分钟,1525人:2位主持人,60分钟。
步骤一:故事
本过程的主干是故事,故事就是你设计的希望用户在特定时间段内执行的步骤或者动作列表。比如说用户进入一家餐馆想要点餐,针对这样一个动作,进行头脑风暴和故事扩展。所有参与者都应该有一堆便利贴以及一支记号笔,让参与者写下能想到的用户在选定时间段可能会采取的尽可能多的步骤(人均可能消耗10~25张便利贴)。
写下尽可能多的步骤
一旦时间到,每个人都应该把便利贴贴到指定墙上,并且开始建立步骤的时间线。最终步骤应该只有一条水平排列的时间线。许多人可能会写出类似的步骤,没关系,叠在一起就行了。时间线要水平排列,不要出现任何纵向的步骤。
步骤二:对动作分组
为了保持整齐,我们将对时间线上的动作进行分组。如果故事很长、时间跨度有几天的话这种做法尤其有用。到后面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故事分组很方便地找到应该聚焦在故事的哪个部分。这一步很简单,而且应该由主持人来执行。
对动作进行分组
主持人查看时间线后确定分组,比方说 “早晨准备”、“上班通勤时间”、“工作”、“下班通勤时间”、“晚饭” 等等。主持人换一种颜色的便利贴写上分组名字,然后帖在每组的开头,如下图所示,一般五组就OK。
步骤三:头脑风暴
接下来是有趣的部分了。对于时间线上参与者认为重要的时间点他们应该试着提出尽可能多的想法。也就是说看看时间线上的某一个步骤(比如 “起床”)然后想出在这个点上你的产品或者服务可以如何影响或者与用户的生活进行交互的办法。比方说对于新闻阅读 app 可以像下面这样。
头脑风暴时间
这一步参与者只有 15 分钟思考,不过这个时间对于迸发一堆创意来说已经绰绰有余了。重要的是主持人必须告诉参与者这一步重量不重质。想法是否可行或者合法都没关系!大家只需要在给定时间范围内想出尽可能多的主意就行。
如何进行头脑风暴
- 所有参与者均应有一堆的蓝色便利贴以及一支记号笔
- 参与者应该围着故事时间线站在一起,手里拿着便利贴,随时准备写东西
- 让参与者在 15 分钟内写出尽可能多的想法
- 便利贴应该放在相应步骤的正下方
- 任何与时间线无关的想法都可以单独放在时间线左边的位置
一旦 15 分钟到了,参与者应该坐下来,主持人应该读每一张蓝色便利贴。这样每个人都能听到其他人的想法。如果有人写字特别糟糕的话这种做法尤其有用。
按故事时间线粘贴想法
步骤四:投票与整理
现在每个人都理解时间线上有哪些的想法了,接下来就是投票和找出受欢迎的想法了。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很快在每一组里面选出趋势想法并且对下一步需要开发的东西进行优先级排序。
票选出优秀的想法
如何投票
给每位参与者发 6 个圆点。颜色无所谓除非你想突出某位利益攸关者。给参与者 8 分钟时间对想法进行投票。最好不要让参与者随心所欲地进行投票,因为这样会太主观。相反,要给出具体的目标,比方说 “一周内可以做出原型的是哪个?” 或者 “什么能让这个人的一天好 10 倍?”。一旦所有参与者投票完毕主持人应该把所有贴上投票圆点的便利贴收集起来并且按照投票多寡进行垂直排排列。
投票和整理
关于优先级排序
有了一个按照优先级排序的功能和想法清单当然很好,但是这个还不能决定哪些功能应该进一步开发。有些功能想法未必可行,比方说可能需要数月时间开发。这就是为什么此时我们通常会考虑蓝色便利贴的投入产出系数的原因所在。这样能够很好地让那些想法疯狂但是因为不能马上实施而被取缔提案的人心里平衡一点,同时还能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可行的想法上。
影响/投入评估,高影响低投入是目标。重要的是要明确 “影响” 的确切含义,因为功能影响的对象可以是用户、企业或者特定的待解决问题。
作者:Jonathan Courtney
来源:36氪
文章链接:http://36kr.com/p/5048640.html
接地气开聊互联网产品—01 产品经理
接地气开聊互联网产品—02 需求定义和分类
接地气开聊互联网产品—03 用户调研
接地气开聊互联网产品—04 竞品分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