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不提倡评价或比较孩子的美术作品,但作为老师,应该要去透过孩子的作品去了解一些背后的原因。
在整理孩子作品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作品,明明构图很好,配色也很讲究,然而,却不能吸引我们去驻足停留。
但有时你会不经意间发现的一些作品,看似画风凌乱,却能让你会心一笑,久久品味,越看越爱。
当然这其中不乏个人喜好的因素。然而,仅仅只是这一个因素决定的吗?
我们说绘画是一门艺术语言,既然是语言,那么就有它诉求的一个点,而它作为一门艺术语言,那么它的这种诉求,就更加要有它独到的魅力,它应该是自带温度的。
如果今天语文老师要求以《公园一角》命题作文,而所有的同学都以“公园里的一个角落,长满了绿色的大树,盛开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开了头,那么,这便成了一种模式和概念符号。
没有语病,也没有错别字,不仅如此,还运用了颜色词进行描述。然而这样的画面,能激起你内心的涟漪吗?
他们不用去观察,不用去感受,不用去思考,更不用把自己代入里面去体会。
偌大的公园,对美的发现,仅此而已吗?
“风把公园尽头的一株樱花吹乱了,单薄的花瓣被吹得四散飘零,恰好有一片掉落在草地,轻轻的盖在了一只没有壳的蜗牛身上……”
你能想到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
这样的《公园一角》会不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为什么我们去采风,田间沟垅的一簇小野菊都能带给我们诗样的情怀?
因为,你用心了,你用情了。
你放空了自己与它如此亲密,你的眼神便开始变得不一样,会有光一样的灵感在跳动,你会欣喜若狂,你会陷入沉思,你会对着它低声呢喃,你会变得安详……,或许,你还会有些小感伤。
当你与另一个生命互动时,那些常见或是不常见的,便总能在某一个刹那向我们展现不一样的生命姿态。哪怕它是我们上班路上必经的一条小路,又或者是下班路上必经的一个路牌。
我就时常驻足在那个路牌之下,乌云压顶下的它会令我压抑害怕,清风爽朗的天气我却与它共舞把它拍进背景。而这,需要去聆听,需要去端详。
再回到我们的美术课堂。如果我们让孩子绘画一株植物,你会怎么做?
大家也许都会说:让孩子们摸摸它的表皮,闻闻它的味道,找找它的不同。为什么这杨样去做?站在技能目标这个角度来讲,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尊重对象,观察得更仔细,表现得更到位。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最重要的一点,其实是在帮助孩子与植物之间建立情感上的链接。对于写生班的孩子而言,他们已经不再是说个故事就能哄一哄的年龄,他们会思考这棵树与我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喜欢它?我为什么非要画它?
只有让孩子们与题材,甚至与绘画工具建立情感链接,而且一定要鼓励孩子说出来她的感受,当这棵树与她之间有故事了,或可能产生故事时,孩子的绘画才会打动人心。
不只绘画课如此,手工课情感也一样重要。有时孩子拿到材料之后还没有准备好,或是没有想好做什么,可以试着让她先无意识的随意摆弄看看。
这有什么关联?其实,是先让孩子与材料之间有了情感链接,她了解这个材料的形状、功能及特性之后,那么她就会产生出与之对应的表达内容,而内容又会刺激她把材料的生命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材料又让内容有了生命。如此循环,不断推进。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任何无法牵动孩子情感的素材都是无法让孩子产生由衷表达欲望的。大一点的孩子情感链接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建立起来,但对于太小的孩子,很难一下建立起来,例如让一个三岁的孩子表现冬天,他对冬天的认识有印象吗?所以低龄的孩子无论是手工课还是绘画课,课程设计都一定要围绕孩子已有经验展开,这样才能产生共鸣。
只要融入自我的情感表达,这样的画面,不一定唯美,但一定能够打动我们。这是我们要鼓励和深挖的,但过程中一定做到鼓励孩子多“试错”的前提,哪怕是同一张纸,每一次的试错都是一个新的开始,而最好的办法和最大的惊喜也总是在一次次坚持不气馁的试错之下获得的。这样的尝试,对孩子何尝不是另外一种收获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