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3-02-15 12:29 被阅读0次

“孟夏草木长,绕屋弄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这是陶渊明《读山海经》诗中的开头两句。

初夏时节,草木繁盛,绿树环绕的草庐,林间啾啾的鸟鸣,无不显示出一种安雅清闲,自然平和的情调。

置身其中,手捧书卷,伴着轻柔的风,在温暖的阳光下深嗅书香,想想都觉得惬意。

其实,这样的生活一直是我所羡慕和向往的,只是身在红尘,有太多的羁绊,往往身不由己。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仁人志士都渴望找寻这样一方净土,远离官场,远离喧嚣的一种闲暇的田园生活。

然而真正能实现的,却是实寥寥无几,大都是可望而不可及。

但北宋的林逋却做到了,他隐居于杭州孤山,二十年未曾踏入城市,可以说算得上真正的隐士了。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这是林逋的小家,虽然只是一座简单的茅草屋,但绿树翠竹环绕,遇上微风吹来,叶子轻轻摇动,此等雅致情趣足矣乐得自在。

闲来无事看白鹤嬉闹蜜蜂花丛闻香,杯酒中沉醉,树荫下锄田,如此闲适自在,唯有画中的樵夫渔民可以比拟了。

旁的隐士,大多是没有出仕的机会才不得已潇洒离去。

林逋则不然,他寄情山水,淡泊名利;他不求富贵,但求闲适。这是他的性格使然,也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

他有很多入仕的机会,君王对他另眼相待,周边府县官员对他关照有加,朋友也都是身在朝堂,只要他有这个念头,入仕也就是分分钟的事。

但他就是有着自己的执念,守着山水,看着梅鹤,过着属于自己的自由生活。茫茫天地,也许,这才是真正的隐士。

林逋【lín bū】,字君复,后人称他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林逋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他喜欢恬淡,性格孤高,善行书,喜为诗,且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

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

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世人对林逋评价最多的一个词是“孤”,孤独也好孤傲也罢,他始终一个人在孤山上种梅赏鹤,旁人不懂,说他是个怪人。

梅花、飞鹤这些当做闲来观赏之物不就行了,何必成日守着。

其实,他也并非那样只懂花鸟飞鹤,他也渴望有一三五好友陪伴,只是懂他的人太少了。

如果有真正被他视作好友的人前来看他,他必定也像个平常人那样谈笑风生欢天喜地。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作者隐于孤山时,感于生活环境所作。

《小隐自题》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
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
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北宋 • 林逋

赏析

这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写的是隐居的情趣。前四句写景,以竹、树所绕,点出“吾庐”的清深之趣。

对“鹤闲”“蜂懒”细致入微的描绘,烘托了诗人的闲适和情趣,可谓景中有人。

后四句转写诗人的活动,表达了其深爱渔樵的志趣。

这首诗以明畅如话的语言描绘了清幽闲静的隐逸环境,句句灌注着诗人愉悦自然、恬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创造出一种闲静淡远的境界。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

首联的意思是,翠竹绿树环绕着我的茅草房屋,清雅幽深情趣十二分地丰富。

首联两句,直写诗人隐居之乐。

陶渊明《读山海经》诗云:“孟夏草木长,绕屋弄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此处“竹树绕吾庐”句,即用其意。虽然从字面上看,只是描述诗人居所的环境,但却透出一种自得欣愉之情。

“清深趣有余”为全诗主旨所在。“清深”二字,既指竹树围绕居所那种清幽深静的环境,也指隐居生活之趣的性质。

可以联想到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首联两句,实已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颔联的意思是,白鹤水田中觅食久久也不飞走,蜜蜂采花忙了一阵又逐渐稀疏。

颔联、颈联便具体写清深之趣。

颔联两句为物趣:白鹤久久地立于水中,一动不动,似乎也在享受着一份悠闲;蜜蜂则驻足花上,并不穿梭往来,仿佛是有意疏懒。

两句虽是写物,却带有诗人明显的主观色彩,所谓鹤闲蜂懒,其实都是诗人的主观感受。

正因为诗人的隐居生活是那样的闲适自在。所以在诗人眼中,一切景物便都带有悠然自得的特征。

然而,这种主观色彩的渗入又未改变景物的客观形态,即是说,在诗人笔下,景物描写仍是白描,而不同于变形、夸张。

对于形成平淡自然、清幽静远的诗风,此种手法有着直接的作用。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

颈联的意思是,多喝了酒有些醉意不想开卷阅读,春树形成浓阴正好扛上锄头松土。

酒病:酒后困乏。 开卷:读书。 春阴:春天的阴凉。

颈联转写人事之趣。诗人酒醒之后,仍觉酒意未去,头脑昏沉,恹恹如病,欲读书而不能。

于是荷锄下田,做一些农活,而春日的树荫恰好挡住了太阳,别有一番情趣。

本来,酒病而妨开卷,是件令人不快的事,但是人林逋既以隐居自乐,则读书并非每日必修的功课,更不是博取功名的手段。

读书对于他,只是一种消遣,一种兴之所致的娱情悦志的方式,恰如陶渊明之“既耕且已种,时还读我书”;“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所以,酒病碍于开卷,却不妨荷锄而作,同样可以得隐居闲适之趣。

尤其当春日树荫仿佛有意移向诗人劳作的地方时,这种闲适之趣、田园之乐就更为明显,真正是“清深趣有余”。

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尾联的意思是,我非常欣赏古代画家的作品。那里面描绘的多半是樵夫渔夫。

怜:喜爱。

樵渔:渔父樵夫,这里指隐于水边林下的隐士。

尾联则是借写诗人喜爱古代描绘渔樵生活的图画来说明此种清深之趣与古人相同。

古代的高士图、隐居图,多撷取这些高人隐士渔樵生活的场面,以表现他们远离世俗,恬淡自适。

诗人说他喜爱这类图画,其实是想说他目前的隐居生活恰与古代的高人隐士相同,一样可以写入画中。

诗人不便直说他的行迹心境可以媲美古人,那样会有自诩之嫌,而如此表述,则意在言外,既表明了诗人对古人的思幕,又道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同时还使诗歌在结构上富于变化,耐人寻味。

此诗受陶渊明的影响较深,或是一首拟陶之作。若论质而自然,此诗有所不及,但诗境、旨趣,颇为相近。

全诗以向人夸赞的口吻,新颖的笔姿,轻松的情调,清淡的语句,写隐逸高趣,和谐而又完美。有一种“咏之令人忘百事”的艺术魅力。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相关文章

  • 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孟夏草木长,绕屋弄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这是陶渊明《读山海经》诗中的开头两句。 初夏时节,草木繁盛,绿...

  • 采花蜂

    我坐在院子里,正欣赏着一朵刚开放的朱模花,正是清晨,朱模花还带着昨夜的露 水,在晨曦中微笑。 这时候,一只蜜蜂...

  • 久闲成疏

    离开故园已经五年有余了,即便是过上了看似安逸的大学生活,却总还是觉得生命中缺少了什么,不是忙碌,不是盲目,隐隐约约...

  • 七绝仲秋

    七绝 仲秋 西风渐动气微凉, 柳密桐疏叶未黄。 燕雀应知秋日短, 蜂工乱舞采花忙。

  • 文/子涯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大地上, 蜂已经醒来了。 蜂采花粉来, 蜂做蜜, 蜜成蛹, 蛹成蜂。 蜂采花粉, ...

  • 采花郎-蜂

    愿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像蜜一样甜!

  • 冬天的古诗52:《冬至后三日三首》[宋]张耒

    梅柳有情态,江城过岁除。 山村见霜橘,江市出寒鱼。 谪久衣冠懒,身闲故旧疏。 傍篱挑翠甲,忆我故园蔬。 【赏析】 ...

  • 为人恰似采花蜂

    “为人恰似采花蜂,清早出门晚归工,采得百花成蜜后,主人搜去一场空。“ 如果我们仅仅在物质上去追求,最后发现会是白忙...

  • 观天

    观天 闲楼闲观天,云行成明暗。 明暗下院庭,蜂蝶花凌乱。 旱相由来久,空空细草干。 蝶蜂不识趣,谁怜稼禾减。 斯府...

  • 古风-和友闲鹤

    有感于诗友闲鹤为老友祝寿而不自禁写下诗评: 溢于言表诗成行, 闲鹤湖南祝友长。 情义深重存久在, 欢愉幸福伴身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hy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