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
why:为你所用的高质量信息才是人生的财富
如今的信息爆炸的环境下,进入了信息主义的社会中,找到1%高质量信息才是区分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因素,要尽可能吸收更多高价值信息,并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整合,然后再转化为高价值的行动,这是决定贫富分化背后的核心因素。在信息主义的社会里,拥有信息的人(=聪明人)合法地从没有信息的人(=不聪明的人)那里卷走了高价值,也就是最终变现的金钱。所以善于对信息进行投资的人会越来越富,而不懂得投资信息的人则会继续受到剥削,最终导致贫富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在现代社会中,有人非常善于利用信息。他们建立起了有效的信息吸收与输出循环系统,即利用手中现有的信息赚取金钱,再用这些金钱换取新的、有用的信息,周而复始。而有人却完全没有这种信息意识。他们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利用信息,或者不知道该利用什么样的途径获取信息。于是,在善于利用信息和不善于利用信息的人之间,差距开始出现。。因此胜间和代还书中提到,乘飞机出行时,她观察过搭商务舱的人士,不是在看书,就是在用笔记本电脑写东西,不断致力于知识吸收与生产;反观搭经济舱的人,多半都在打电子游戏、看电影、睡觉,对信息选择既不讲究、也不生产。因此,你希望自己的人生属于经济舱,还是商务舱,取决你的知性生产力。而这种差距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大。因此,“信息比金钱更重要”、“我们的知性生产力,取决于信息的运用,构建一个个人的知性生产系统尤为必要。
what:知性生产力体系的构建与运转
站在知性生产力的维度来看,如果信息只是信息,没有转化为个人知识体系的一砖一瓦,那么就是一盘散沙,拎不起来,记不清,用不上,而只能在偶然中灵光闪现一下,安慰自己知识还是有用的,但是这样不稳定的发挥必然没有将知识的价值充分、稳定、长效的发挥出来,因此作者认为读对个人的成长与未来的发展将没有多大帮助,本书围绕着知性生产力来谈,并提出了生产力的框架体系构建,以及从输入到输出的运转技巧,从而在提出问题之后,给出了应对该问题的体系性解决方案。作者系统思考过后的一个知识管理框架,提出了框架力+潜知力+抗失败力+共享力+专注力=知性生产力体系框架,这五个部分。在知性生产体系构建后的运转方面,则一再强调的书籍作为生产力原料的重要性,并以书籍投资法,作为整个框架体系运转的最重要的源动力支持。胜间和代的这套体系与运转,效率之高,在于她的成绩与数据,即:每小时写2000字的写作速度;几个月出本书的效率,已经出了九本书,这种知识管理的成绩等于是把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侧面,以极强的写作能力倒逼出来,既是对自己知识管理的一个交代,也是知识分享变现获得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充分说一句话: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how:动力起点与时间管理、体系构建、体系运转
一、生活所迫,是动力的源泉
生活与工作的平衡,自古就难以两全。人都是被时间逼出来的,作者21岁生孩子,后来陆续生了2个,还离了两次婚,生活已然很占据时间,因此她只能自己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做到快节奏学习和工作、慢节奏生活,从而达到尽可能的平衡。作者的这种态度,就是实实在在应对问题的态度,系统思考问题找出症结,从而平衡,而不是像很多人抱怨,最初的态度往往就决定的最后的一切。
二、时间管理:身体管理的基础、任务管理的不为清单
(一)身体管理:睡眠投资法+运动投资法
作者每天1万步或者骑车30公里,2-3小时时间里也可以一边进行知识输入的工作,有声书之类,每周两次力量训练,每天6个小时以上的睡眠。
(二)任务管理:不为清单与to-do List一样重要
学会做减法,讲究时间管理的人都会有一张“To do list”明细表,上面罗列了必须做的事情。然而,面对要舍弃的事物,非常重要的一点却是整理出“Not to do list”——不要去做的事情清单,段永平也提到过这一点,因为只将自己要做的事情列出来只是一部分,但陷入拖延的情况,也屡屡发生,但哪些事情不要去碰,作为底线的清单,反而往往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如果一个人在放弃某些不该做的事情上表现犹豫不决,那么他就无法专注于做他该做的事情上。在思考最好专注于获得什么样的信息之前,首先想到什么样的信息是杂音、是无用的,才能更快地接近事物的本质,严禁低价值行为的发生,才更可能确保专注于更多高价值行为。哪些事情不要做,从而排除环境干扰?作者给出了知性发展中的6大不良习惯:不良习惯一:吸烟;不良习惯二:过量饮酒;不良习惯三:过度依赖电视;不良习惯四:过度沉湎于游戏;不良习惯五:过多的人际交往;不良习惯六:焦虑、担心和疲劳。
三、生产力体系构建与运转
高效生产力来自1%信息,如何获得的6大法宝,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有效地找出这1%的有效信思呢?作者提出了以下6点建议:掌握框架力、利用潜知力积累经验、具备抗失败能力、共享最佳实践的学问、一定要做到扬长避短、不吝惜购书费用,多读好书。前五个部分,可以整合为五个力的体系,利用“框架力”对信息进行大致的分类整理,内化于心,然后运用“潜知力”,从经验和知识出发,调用全身心的具身认知,加深自己的实际洞察力,最后把这些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做到绝知此事要躬行。然而,在不断实践的尝试中,必须拥有“抗失败能力”鉴别出什么是本质,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与实际的磨合过程,从而不断接受外界的反馈,在这一过程的不断反复正是找出1%事物本质的捷径。从而作出的“分享力”,既有在前人肩膀上的基础,又能结合自己的经验与感悟进行知性创新;以及最后坚守着自己能力的边界,不要丢了自己的本钱,专注于自身能力范围之内,从而才能让生产力日日精进,不断深入,旁人难以企及。最后的一个建议,则是让整个体系运转起来的最主要的、最基础的、成本也很低的路径——读书投资法。
(一)构建你的生产力体系
1、框架力
利用“框架力”对信息进行大致的分类,其实就是查理·芒格所说——知识模型,作者看来就是思维的抽屉,随取随用的知识底层系统,能够对问题就行快速分析,比如区分类型、理清基本思路等。主要包括:思考与做事的经验方法论、具体流程步骤,以及各个学科研究出来的底层规律与原理。这就是生产力的底层,也就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成果。作者提到的一句话是:“愚者学敬业,贤者学历史”,从历史(比如名人传记)中学习各种经验,就可以提炼为一种思维模型,从而为框架力的打造奠定基础。因此,框架力并非一个高大上的概念,其实在我们周围无处不在,比如SMART任务设计法、WOOP执行力方案、商业的3C分析模型、GTD任务管理系统,25+5的时间管理番茄钟,还有Skillxskill矩阵分类模型,根据自己提取的事物的两个维度的分类概念,比如乔布斯提取的苹果生产线的分类就是专业/普通、台式/便携,从而可以根据分类结果得出的2x2的模式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对象进行精准设计,从而精准营销。因此,框架无处不在,关键是自己要善于发现、总结、提炼,根据自己的需要适当调整框架内容等等,作者提到自己刚刚在麦肯锡工作的时候经常犯糊涂被批评,因为在麦肯锡,没有框架力的人根本无法和别人顺畅沟通,表意不清、让人听着费力、拖慢了整个沟通与合作的效率,如书中所说的“如同和家庭主妇扯淡”一样的感觉,于是作者一点点学,从最重要的金字塔结构+MECE模型学起,然后学“空-雨-伞”思考模型,还不断翻麦肯锡的各种框架指南,最后积累了大约200个框架,逐渐上手运用以后,工作就越来越得心应手了,这就是框架力,生产力的最底层的基础,本质上,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行的力量赋能。另外作者还举了自己的例子,它做过一个有关减肥的框架,自己学了很多书以及课程之后提炼出来的框架,成功在3个月减了10斤,这也就是知识的框架力的实际应用,因此,无论是职场工作、个人管理,其他人生格局中的重要方面也都有着这样的一个个框架,需要自己去发掘、总结、运用。
2、潜知力
所谓的“潜知力”是超越框架的一种能力,是基于在某一领域的长期经验积累,是不知不觉中在我们的大脑里酝酿并产生的新的洞察力。比如,写作这件事,作者坦言,10多年来一直以某种形式书写文章,并通过向他人转述文章的内容,由此得到报酬,形成一个正向的知识循环,这十多年的经验让她在书写文章的方面,获得了某种程度的“潜知力”,因为写作,苏力教授说这是一种实践理性,因此看了再多写作指导书,拥有了再多的写作框架和模型,看似框架力十足,但是如果自己不动手,也永远无法积累出潜知力,个人的知性生产系统并没用实际全盘运作起来,当然效果不足。积累经验,专注1、2个地方,再拓展,先确定1、2个领域,进行深入的学习、积累,当你彻底掌握了这1、2个领域里的潜知力后,再逐步应用到其他领域。这样做的效率会高得多。众所周知,一个人如果在某一领域里做得非常出色,那么他学习、理解其他领域里的东西也会比常人快。我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因为他在那个领域里已经掌握了抓住本质的技巧。作者34岁才开始做证券分析师。通常,做这个工作的人都是大学毕业或20岁出头就开始的,所以我开始这个工作绝对算不上早。也因为这样,在最初的半年时间里,作者一直努力搜集最佳实践的方案。最终,胜间和代通过一点点找书学习,工作中的间隙找前辈取经,从而专注下来,定点突破,从而实现了知识能力的迁移,因为通用的方法还是那一套。所以在掌握框架力的同时,你还必须同时培养你的直觉、已经下意识融入你生命里的那种第六感,而不是总依赖于意识层面的思考框架,因为很多时候没那么多时间来思考,世界往往不需要事后诸葛亮,我们需要凭借潜知力的直觉,眨眼之间,当机立断。其实使用框架的过程,就是对大量信息进行分析,进行取舍,最后留下本质的1%。而这样的分析、取舍本身,实际上仰仗的就是你的“第六感”。如果你能长期坚持培养你的“第六感”,这种感觉就会转化为“潜知力”。相反,如果你对“潜知力”毫无所知,只是单纯地依据框架,例行公事般地开展工作的话,那么很快你就会对信息的收集失去兴趣,同时还影响到框架力的提高。因此,除了你用自己所具备的框架力去处理你所属的领域的信息外,你还必须大量地积累经验,以应对只是依靠框架无法处理的信息。其理论基础在于,心理学的具身认知,观点认为,因为学习不是单纯地用大脑而是要用所有的感官去感知。这也是近来最时髦的学习理论。学习一门新技术时,要亲力亲为,实际体验,要学着用五官、用肌肤去感知应该怎么做才好。这一点很重要。
3、抗失败能力
抗失败能力,其实和fail fast fail often=learn fast、learn often,冒险、试错,尤其是年轻的时候,非常重要,从慢节奏的冷静的框架力走到了快节奏的、经验与直觉的潜知力,走到了实际上手环节的抗失败力,实际就是快速的试错力,它意味着先完成一件事情,取得反馈,从而准确快速修正、提高的能力。作者提到自己19岁时就通过了注册会计师的考试。而且在她以后的履历上,似乎也看不出失败的经历。实际上,她却认为经历本身就是“抗失败能力”的积累。作者距离说,大学刚毕业,我懵里懵懂地进了一家外资的会计师事务所。由于我当时的托业成绩只有420分,所以用英语写报告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每次上司看完后总要退回来,还安慰我一句,说“以前我用英语写报告也很烂”。每次她都涨红着脸接过被上司改得满篇红字的报告。还有,当她准备向客户提交报告的时候,都要花上大量的时间请上司帮忙指导我完成那份实在过于难懂的报告。这样的事情在当时,几乎是家常便饭。然而,正是有了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经历,她才有可能比常人更快地接近1%的事物本质,而不是一直拖延下去,掩盖自己问题,视而不见自己的问题,从而离真相越来越远。如何抓住1%的事物本质,最好的方法就是经历失败。这是因为只有经历过失败,才能理解“什么不是失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会尝试各种各样的事情。既然是尝试,就免不了会有失败。如果有一个人只愿意尝试必定成功的事情,那只能说明此人完全没有挑战新事物的决心,他的人生注定是平淡的。有一种说法,叫“用触觉去了解事物”。说的也是通过亲身经历失败来提高抓取世界关键信息的灵感。这就是说,要想抓住1%的问题核心,经历失败必不可少。
4、分享力
当你的框架力、潜知力、抗失败力一一培养起来了,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只注意个体意义上的打造与崛起,要随时分享、交流给身边的人,这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个人价值积累,会变成一份耕耘多份收获的社会价值的贡献,比如作者写这本书就是分享力的体现,也为她赢得了更多的价值。
5、专注力
不要做自己根本不擅长的事,巴菲特也从不来不投资自己不懂的领域。如果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一颗恒心,不能在一件、几件事情上长期坚持下去,往往会一无所得。贪多嚼不烂,坚守你的精要发挥不了自己价值的,就干脆地舍弃以如此出色,就在于她们自始至终坚持做自己、体力是有限的,因此我们有必要认识自事情,努力做到不做无用功。 我能有这样的想法,得益于我在20儿岁时的一位前辈的教诲。当时我连自己的专业领域究竟是什么都搞不清楚,只是被动地等着别人交代我做事情。这时,麦肯锡的女性前辈们告我:“不要接受太多的工作”、“要善于拒绝不能发挥自己价值的工作”。
(二)如何让体系运转起来?
她还总结了读书的要点:不要看轻书籍的作用好书是极为廉价但却优质的信息来源;继自我感知的体验和他人体验的共享之后,第三个谈到了有效信息的来源就是好书。
1、书是1%最高价值最容易找到的藏身之地
但实际上,作者主要篇幅还是讲读好书。高质量输入方法主要是:疯狂快速读书。为什么要投资读书。关于好书,作者的建议是不吝惜购书费用,多读好书,她每个月买50-100本书,不停买、不停看、不停写。她就是这么运作她整个前述的体系的。为什么,抓取高质量信息是读书?因为,大部分书是作者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写的,他们对书中的内容有切身体会,精打细磨出来的文字精品,而不是大多数电子屏上粗制滥造的文字垃圾。作者坦言,写1本书,原稿大约需要10万~20万字。她写书稿的速度较快,但即便如此,1小时也只能写2000字左右。如果一本书有12万字左右,则需要60小时。当然这还没没算上构思的时间、大量调整和修改的时间。然而,在这60小时完成的书中,引用的材料却是我花了近20年的时间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这就是说,读者只需要花1575日元就能得到她20的体验+60小时的劳动。虽然我不知道这12万字是否全部有用,但只要其中有1、2处能让读者有所感悟,为之感慨,那么这1575日元的付出也就够本了。
2、读书就是给自己头脑招兵买马,尽量读1%的书并且收藏
具体到读书的选择。从易到难,别一直选容易。书中提到一则自己的事例:“在我的会计专业领域中,最近由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金融研究专业的须出一幸教授等人编篆出版了一本书,叫《会计操作对实况和识别法、股价的影响》。这是一本精装书,含税售价2940日元。该书关于日本的会计操作实况,依据丰富的实证研究,对国内外的论文做了详尽的介绍。书中,汇集了优秀的研究工作者们常年的研究成果和丰富的信息。只要读懂了这本书,充分理解了这本书的内容,那么在分析财务状况时,你一定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建设性的意见,例如应该具备怎样的视点等等。正因为你从中找到的建议,将得到书价的几十倍乃至几百倍的回报。然而遗憾的是,很多人对于这样的书连正眼都不看一眼。他们宁愿花上1000日元多一些的钱去买诸如《工薪阶层也能轻松赚取亿元的方法》之类的书,其实长远看,反倒是亏了。”因此,书虽好,但读好书,才是最好。另外,买了书不马上读,只是“增加接触书籍的机会”也是必要的一个过程。就好比店里没有库存就无法销售东西一样,我们要养成事先在家里预备一些信息库存以满足在空隙的时间或有读书的欲望时可以随时拿起一本书来读的习惯。作者也有好多书买来后没有马上就读。然而,闲下来,随手拿起…本,哗啦哗啦一翻,竟意外发现这些书其实都很有意思,于是会忍不住一口气读完。至于,书读完了,留下精华的,处理掉大多数看完扔的。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非常简单,就是书读完后就处理,送人,送出去,集中卖掉都可以,需要保留下来的书10本里头最多有1本就够了。作者每个月要买50~100本书,而保留下来的最多只有5本左右。然而,在电子书市场时代,以得到平台为例,一年一百四十八块钱,有几万本主编挑选的书,每天更新,这个钱平时就能买4-5本书,实在是福利,看书都白菜价了,成本一再降低了,读书的成本比以往更低了。
3、过滤式快速碎片读书法:主题问题、不记笔记、意识过滤、写作输出
读什么书?要根据你自己的问题来,找到你当下人生中的具体问题是什么,从而设定自己的读书体系,读书书单、开始一个个主题的探索,当你知道了你不需要读什么书,需要读什么书的时候,往往才是读书的真正开始。
读书方法,胜间和代比较强势和另类,认为,买书不是为了保留,重要的是要把书中的精华保留在大脑里。需要反复阅读才能想起来的内容不记也罢。因为这样的内容在日常的活动中基本上是没有用处的。与此相比,更重要的是要抓住作者最想倾诉的思想、书中的精髓,并把这种精髓收藏于自己的意识层中。过滤式读书然而,如果真的1行1行、1个字1个字地认认真真读书的话,读书的速度必然会非常慢,而结果也不尽如人意,整本书的内容会变得模糊不清。一日在书上圈圈画画做标记,就容易流于阅读文字,不利于抓住书中的精华。宣称自己不做圈点也不写笔记,就是和作者对话一样,看不懂的不管,看的懂的有感觉的反正会自动带着深刻印象存储在自己的脑海,要用的时候调取出来就可以了,我的意见是“速度最重要”。所谓速读是用来提高阅读速度的。像做标记呀,读完一本书后总结自己的感想等等是很浪费时间的事情,我坚决不做。如果说想总结书上的内容,我会先读几本相关的书,然后把从若干本书中学到的东西做一个总的概括,而绝不会一本书一本书地、个重点一个重点地去做记号。然而她这种办法需要的是记忆力,这是她观点背后的依据,但是记忆力有好坏之分,思考总结概括能力有高下之别,而且随着时间流逝,忘却是必然的,不过她也谈到了写博客、写作、写书的必要,其实这就是变相的读书笔记与读后感罢了。因此,别被她表面的话给蒙圈了,实际上,读完书写读书笔记是必要的,输入之后,必然只有输出,才能谈得上知性生产。同样读书的时候,也尽可能不要做标记而应该直接把它们存到大脑里。因此,她说,为了便于以后从大脑中提取这些来自书中的信息,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把读到的内容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并按自己的理解锁定关键词及相关信息,然后再分门别类收存于自己的问题信息箱内。这就是她输入—思考加工转化—输出的过程,只不过我们打基础阶段,会把每个动作做的比较标准化,好比学英语口语的时候的先把话慢慢说,说顺了说多了,才可能以后连音、吞音等节省中间的步骤。我们需要有大量的信息植入大脑,加速向质的转变。因此,我认为读一本书的时间短则1~2小时,最长4~5小时足矣。也就相当于和1个人见面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我们要做的是学习可能学到的东西。现在,可能还有为数不少的人尚不能从传统的阅读方法中走出来。他们依然认为读书一定要认真仔细,要对重点作标注,要圈圈点点,其实对新手可能如此,但逐渐上手有了习惯之后,就要学会更高效的知性生产方式。只不过,每个人的习惯不同,钱钟书、李敖、纳博科夫,他们写的都是读书卡片,都是一张卡片几百字,一张卡片一个意群,只围绕着表达一个意思和观点,这些卡片来自于其实就是卡片式读书笔记、剪报笔记、随身记的灵感笔记等等,还有的可能就是看完一本书写书评、写说书稿、拆书稿、还有的以时间为单位本月书单、年度书单总结等等,不拘一格,每个对自己有要求的阅读者,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输出,不同的风格可能来自己每个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读书要求与目标,学者型可能就要去严谨全面、职场人士可能就要去效率实用、学生可能就无所挂怀,随心所欲等等。找到适合自己的知性生产方式即可,不必强求某一种类型,因为反正只要有输出,就可以,然后慢慢进化为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4、输出:完成体系的闭环,得出你的知性生产体系的产品
建议一:用自己特有的输出方式,亲自确认输入的信息;建议二:用语言表述自己的知;建议三:养成随时把自己的体验转换成数字的习惯;建议四:从自己的体验中总结信息并精简化、层次化、框架化的建议五:把自己的体验写成博客;建议六:把自己的知识写成书出版,日拱一卒、博客积累成书,影响力就会不可同日而语。读书等信息输入完了之后,关键的一步飞跃在于,了解了新的有效信息以后,我们要把这一有效信息转换成影像、声音、文字,或者是它们的组合。总之转换成便于自己理解的方式,收进自己的箱子里。箱子中的每个信息之间紧密相关。从而连接起了输出的桥梁。这一过程的不断反复正是找到本质的好习惯。在输出实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之前,机会很少会找你。当然,出版的机会很多,这是一个公平的行业。能把书写得非常精彩的作者一定是在某个时期被发掘出来的。所以如果你想出版书,我建议你从现在开始,要把增强实力作为头等大事来做。要把自己的体验写成一本书,字数至少应该达到10万字以上。这对平时和文字不太打交道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负担。但是,如果平时习惯于在博客上练手,经常写3000~8000字的文章,就会练就写文字的基本功,就容易写成一本像样的书。尽管如此,出版社向作者索要书稿还是有一些条件的,至少需要有定程度的专业知识。所以,为了积累专业知识,你要根据“自己的问题”,充实“自我感知”,存储相当于数十万字的信息。然后在对这些信息经过精简、提炼的基础上,才能成为一本10万字左右的书。有了第一步,机会又会进一步增多。由此,一个良性的知性生产体系循环就此完全形成了。
只要书出版了,那么不管它是怎样的一本书,至少也能卖出去数千册,多的能达几十万册。这就是说,将有数千到几十万人会通过一本书与作者的思想发生碰撞。这不只是对读者有帮助,对于开阔作者的思想也很有帮助。在动笔写作的时候,作为和读者之间的一场真正的胜负之争,作者的身体会弥漫一种紧张感。这种紧张感促使作者更加认真地钻研普通的信息输入技术,同样对于信息的输出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也就是说,自己的想法、自己说的话及自己的输出与从前不同,开始对他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一旦自我感知有了公众影响力后,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就会发生变化:一是别人会主动和自己建立人脉关系;二是别人会主动把工作送上门来;三是别人会主动把信息送上门来;四是通过这些变化,在很多事情上,机会会大大增加。也就是说,自我感知有了吸引他人的魅力。迄今,我获得过若干奖项。2005年我被华尔街日报评为“全球最值得关注的50位商界女性”之一,2006年获得了雅芳世界女性大奖。但是与这些奖项相比,我认为出版一本销量超过10万册的畅销书所感受到的冲击力显然更大,就如同文字所描述的一样,人生的舞台彻底地改变了。“只要出书,人生的舞台就会发生改变”。总而言之,出书非常重要。对于她们的这一说法,当时的我还有点半信半疑。直到2007年4月出版的《将年收入提高10倍的学习法》一书销量突破12万册,成为畅销书后,我才真正理解了两位前辈说这话的意思。一步一步进行训练,只有这样,慢慢地我们才会写得越来越好,越来越顺手。你写的东西也会越来越有意思,就会拥有固定的粉丝。请你一定要像武:游学练武那样,挑战博客。已经开通博客的人一定要尝试按照金字塔原理+MECE刷新你的文章结构。利用空隙时间,做一些“不急却很重要的事情”,提在马上就做伸展体操等。日拱一卒,从写播客开始,方法是金字塔+MECE。对于麦肯锡的人来说,没有遵循金字塔原理加MECE写出来的文章就好比“与外行人的闲聊”(麦肯锡同事的话),非常难以理解,难以接受。因此,我的改进意见在读内容之前就被枪毙掉了。人们常说,顾问说一件事情,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有三点”。如果把这种说法也套以MECE的话,就是一边说话一边在大脑中思考着怎样对内容进行分解。后来,在麦肯锡过了大约半年以后,我也学会了利用金字塔原理加MECE。于是,当我自己向外输出信息时,自然而然地想着要利用金字塔原理加MECE。而当我接受他人提供的信息时,也会敏锐地捕捉到这个信息是否遵循了金字塔原理加MECE。要是没有这种结构,我会感觉心绪不宁。因为难以理解、难懂的话基本上都是颠三倒四的车钻辘话。听的人或读的人会感觉云山雾罩的,完全搞不清对方究竟想说什么。在分解某事物时,重要的是要做到MECE。MECE的日文意思是“没有遗漏、没有重复”。我在写书的时候,脑子里总是边想着MECE,边对准备写入书中的内容进行分解的。
四、how good: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吗?
在输入与产出信息的方式上的高下之分往往决定着你人生的境遇,作者从专注于1%高质量信息入手,从而建立起了一整套知识管理的框架体系,联通了学习-工作-生活这些主要方面,全面、有效。局限性在于,职场视角,尤其是对于读书而言,主观倾向过于明显,过于精英,把读书等事也变成催命一样的事情去鞭策自己完成,完成知性生产,并不是无懈可击的,因为读书的目的、信息的处理方式,不同的站位与立场,代表的利益群体本身就有不同的区分,因此这本书更多适合的是和作者生活境遇环境大体类似的中青年城市白领男女的读书学习-工作经验的生产力变现指南,而且是实操性偏弱的一本指南,因为基本只关于制度框架的搭建还可以,比如框架力+潜知力+抗失败力+分享力+持久专注力,这个框架很完善,但是实操性需要读者自己根据实际情况、找相应工具去实践,因此整本书更多谈理念与制度设计,还是很精彩,只不过实践性偏弱了一些、观点与解决方案的立场偏向于城市职场中青年男女白领,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