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之谜

作者: 袖手围观有来有去 | 来源:发表于2020-10-30 20:44 被阅读0次

    一、平等

    晚安前,孩子沮丧地说了一些话,我回了她后,她就更沮丧了。

    她说,“为什么要男生让着女生呢?”我回答说,“这种观念虽然是错误的,但这些都有根源的。”她又说,“为什么说的男女要平等,可事实上不平等呢?……”她说,一个好玩的男同学被指责像个女生。“——为什么女生像男生会被赞扬,而男生像女生就被歧视呢?”

    “男生与女生是不同的,”我说,“但不能不分差别地说不平等……男生有阳刚之气,女生有阴柔之美,都是好的。”

    “我最讨厌人们说女生有阴柔之美,凭什么呢?”孩子沮丧到了出离愤怒的田地了。

    “这个事情,等你长大点就明白了。”我只能这样说,一个是时间不早了,她该睡觉了;另外是孩子还小,性别观尚模糊。

    “为什么要等长大点呢?我现在就想知道。”我觉得有必要泛泛谈谈了,之前每次都谈崩掉。

    “由于分工不同,长期以来,女生都是从属地位,(我示意她先不要生气),这个在你看的一些古代著作里都是有的,”她每次看到男尊女卑的关系,就有一丝愤怒。我说,“这个原因涉及到很多因素,人类发展,男女的历史地位,伦理道德,进化遗传等,因此长期形成的观念。”

    “就像印度人种制度一样,”她说,“虽然在法律上禁止了人种制度,但还是会影响他们的思想。”

    “是的,这些观念不会通过一两代人的努力而消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欧洲大革命以后这种情形才逐渐改变的,”我纠正说,“不是改变,是改善,其实欧洲之前也是很不平等的;我们也是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提倡男女平等,与新中国以后努力在意识形态上实现平等一样。”

    “但还是有男生这样封建,”她埋怨说,“他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呢?而且老是充满成见。”

    “要客观认识吧,”我说,“这个男生的偏见并不全是他的意见,他可能受家庭的影响,也有可能受朋友的影响,有时候连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观念,并说出来,因为绝大多数人是不能独立思考的,也就是说,他说的不是自己的话,而是别人的观念,而别人的观念也是从其他地方继承下来的。”

    “所以就是成见,愚蠢。”

    “是比较愚蠢,”我说,“但我们不能愚蠢呀,我们要分析原因,我们要找到对方愚蠢的根源,并证明这种愚蠢,不过,不能什么事情都对着干吧,否则就是杠精了。”

    这个话题估计要永久谈下去。

    二  情商

    第二个问题。

    “有人说情商是最重要的。”

    “你怎么看呢?”我问她。

    “钻营。”

    “在我看来,情商有两个概念,”我说,“一个是伦理道德的,一个人了解他人,理解他人,并使他人如沐春风、惬意,愿意和你做朋友,你说这不好吗?你也希望别人这样对你吧。”

    “老师也说过,有些男生性格温和,讲道理,关心人,这样的情商就很好。”我知道她说的是哪位男生。”她严肃地说,“但是,我说的不是这种情商,我说的是钻营那种。”

    “钻营目的的情商当然不好,讨好他人,失去自我。”

    “所以,”她说,“智商才是最重要的;情商就是钻营,取悦他人,我就是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我又担心她任性、过度轻蔑,凡事都自我为中心。关于情商与智商,我自己都没弄明白。

    “我为什么要处处去服务他人呢?”她又说,“我也不喜欢他人来服务我,真我实在最好。就像王子悦,她就很好,做事情认真,尊重人又自信。我就喜欢跟她相处,那些爱打扮喜欢取悦别人,穿的花枝招展的,特别讨厌。”

    “要尊重别人的趣味,人家也没有妨碍你。”

    “就是虚荣嘛,和这种爱慕虚荣的人相处特别累。”她继续轻蔑情商,“没有创造性,只有高智商的人才对社会有益,才能改造社会。”

    “这种观念也会促成虚荣。”

    “我又不是高智商的人。”

    三  同性恋

    我自然不会跟她讲什么女为悦己者容或者鼓励她所认为的“虚荣”概念。而且时间确实不早了,我只能说,下次再讨论这个话题了。我突然想起前天晚上,她说同学都有各自爱好——男生玩游戏,女生看小说。“她们看同性恋小说,”孩子有些畏葸有些难为情的说,毕竟这种事情难登大雅之堂。

    当时我说,“不会吧,这个爱好挺奇葩的。”

    “她们都追小说,就是同性恋的。”

    我笑了起来,我想我也不能太过分,因为我想到佛洛依德分析过早期同性恋没多大坏处。但佛洛依德时代,女性的社会地位还不高,参与的社会事务十分有限。可是这个时代,或许不太适合。我自然不会跟她讲更多精神分析的事情,这也是不太适合的。

    “你知道,”我岔开话题,说道:“商业类的书籍容易压低人的智慧,使人懒惰,不愿意思考,而且充满幻想,就像做梦一样,梦代替了现实;追小说是用幻想代替梦想,甚至是理想。”

    “她们都有手机,”她说,“家长也不管,还以为看书都是很好的呢。”

    我想到《儒林外史》里的那个当爹的,“听到孩儿的读书声,精神好了,病似乎也好了起来。”

    “你不也想有个手机吗?”她经常以用手机做作业作暗渡陈仓的事情。这也是令人苦恼的事情,我甚至对手机作业有意见了。

    “谁不想玩手机呢?”

    四  书

    “可是,你完全有实力把对手机的专注转移到其它方面来,”我直接说,“手机的确是很诱人的,可是,人是有自发能力的,如果我们心中有更高更务实的目的,看一些能提高自己精神,更深的思想,更有逻辑的书,这样,你会更加热爱好书,并自觉地彻底地放弃没有营养的书了。”我继续说,“有的书看起来确实很困难,但看不困难的书,不过是情节和情绪的杂糅。困难的书会使你更充实,容易的书使你更空虚,看完了又继续找这类书看,没完没了。困难的书能解决你的困难,容易的书会制造困难——它们多是不切实际的谬论、偏见和完全不能作为参考的依据。”

    我并不想给她传递一种实用主义的东西,以前,我建议孩子能看看中国通史,或者世界通史。但除了前几年看了有故事性的《上下五千年》外,她对专业的历史书表示了极大的吃力,我觉得还是按照她的意思来好一些,循序渐进吧。暑假时看了“明朝那些事儿”。总的来说吸收还不错,只是早一些看到了一些复杂的不变的官场和社会关系。

    她的另一位家长认为要多掌握词语、名人名言:“你作文里连成语都没有,也要有打动人的名句。”

    “如果一本书里到处都是成语,都是名人名言,你能看下去吗?”孩子不甘示弱看着我,我笑而不答。她悄悄的对我说,“她连明朝些事儿第一部的三分之一都没看完,估计是嫌成语不够多吧。”其实孩子都嫌成语多了一些,名句多了一些。前几天她又专门拿一小本子抄写鲁迅名句。

    “鲁迅主义者。”我说。

    “他就是会骂人,”她说,“骂人的水平真高,我也要拿来对付我们班的男生。”

    “呵呵,你随便说什么都可以说‘鲁迅说过……’反正他们也不会去查。”

    “狐假虎威。”

    我回忆完上面事情后,孩子已经睡着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解之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qj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