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在想,舞动过后的青春应该像什么?像烟花吗?可我从未被人那样瞩目过。像流星吗?可我从来都不属于一个人的记忆。还能像什么?可能像一本小说吧。
我读过的每一部小说,都有一种厚重感,像是在保守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一开一合一段人生,提书上架算是尘封,我把所有读到的秘密都永远的封存在那本厚重的读本里,不再打开。我对书的热爱犹如对生命的敬重,我可以在读过它之后乱加评论,却从不敢肆意诋毁,犹如我可以随意诽谤生命的种种,却从不敢低估它的存在。我读过的小说不算多,能记住内容的更是寥寥无几。我曾轻轻的摩挲过我读过的每一本小说,在回温岁月的同时也在回溯着每一个曾感动过我的情节。
对于感动,我是有过的,只是说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的渐长,内心中那份最初始的感动正在随着青春的消退而消失殆尽。我甚至觉得自己开始变得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完全忘记了还有感动这回事。对于一本侧重于感动的小说而言,我的这种漠视无疑是种残忍。一本小说读完了,我没有像封面上描述的那样会情不自禁的潸然泪下,会毫无节制的仰面长啼。我想我应该是一个足够矜持的人,否则我怎会无动于衷呢。
我隐约记得我读《穆斯林的葬礼》时被感动了,因为爱情。我读《巴黎圣母院》时也被感动了,也是因为爱情,巧合的是那时的我正也喜欢一个漂亮女孩儿,我感觉自己就是敲钟人,那女孩儿就是吉普赛女郎。后来我读了路遥的大部分小说,情痴其中,简直可以说成是人书合一,我甚至怀疑自己的现实才是文字故事。对于同样出生于农村正值青春的我而言,路遥恰似最懂我的心,质朴的文字,淳朴的爱情,最是我向往的美好。
陪伴我走过青春的小说并不多,但每一本都是我记忆的珍藏。曾有好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向往一份小说里的爱情。但,小说终归是小说,现实永远都是现实。后来,我想出一个道理来。在现实中实现不了的梦想,完成不了的愿望,得不到的任何……完全可以在文字里实现,只要你敢想,敢动笔,文字就敢给你实现。也许,这就是我为什么宁愿守候文字而不愿打游戏的缘故吧。
青春过后的我更像是一只逃脱牢笼的小鸟,不再为了自由而呼喊乱叫,不再为了生不逢时而自怨自艾,但我开始在为如何生存下去而叫苦不迭。我可以一周工作六天,我可以没有节假日,我可以保持全勤,但我不可以失去我想要拥有的自由,于是我辞职了......当我再次站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我慌了,我慌得像是一只受了惊的小鸟,竟然忘了怎么挥动自己的翅膀。舞动过后的青春犹如一箱过了期的烟花,错过了最佳的燃放期那就是一堆废土,留下的只有漫长而又暗黑的夜。
在黑暗中行进最需要的是指引。于是我开始开始涉猎我想要读的每一本小说,我相信那些经历过岁月沉淀如今依旧熠熠生辉的读本可以是我人生最好的指引。从古代到如今,从国内到国外,从名著到新作,从读不懂到一知半解,可以说青春之后我的除了书什么都没有。在它之前我有梦想,也有愿望,还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它之后,我看到了现实的残酷,人性的匪夷所思,人生的虚无缥缈,我能做的也只能是拿起一本小说痛痛快快的把它读完,然后再细细的咀嚼一下别人的人生,淡化自我存在的世界。
书不会让我变成谁,却可以让我选择成为谁。我可以化身为书中的每一个角色,我还可以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旁观这一切。当我用上帝视角去创造这一切时,我不再是我而是一段文字或是一个故事。我将以文字的形式宣告自己曾来过这个世界,然后再以故事的形式告慰曾舞动过的青春岁月。
舞动过后的青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