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对课程的认识
晁若愚
我想设计一些课程,比如经典阅读、汉字书画、中国文学史、大语文等。我想找一些教育机构或者学校合作。这时候,对方往往问我,你有教材吗?你有一个体系吗?大致每期多少节课?每节课都是什么内容?这样问也有道理。确实传统的课程理念认为课程编制完必须有课程计划标准与教材。尤其是作为教育市场上的教育商品,必须有这些具体内容。否则作为消费者的家长学生是不会购买的。
我们通常对于课程对于教育的认识是这样的:老师编制好一门课程,然后千百个学生都来学同样的内容。这看上去没有错,我们的学校教育就是这样的。但仔细分析起来,其实是有很多问题的。
课程论是教育学里很重要的一个论题。课程论就是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对于什么是课程,教育家们也争论不休,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传统的观点认为课程就是教学科目就语文数学等学科的系统知识。这是普遍的传统的认识。新的教育家(其实已经距今半个多世纪,比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课程是学习经验,是文化再生产,是社会改造。对于普通读者,这可能太学术性。
我的理解是,我们普通人对于课程的认识太传统太狭隘了。课程不仅仅体现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上,不仅仅提现在教材上。也许你的课程知识体系很完备,但可能不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许你的教材很完备,但不能生硬地让每一个学生去适应教材,教材只是学习的工具。传统的教育理念是教材中心的教师中心的,学生是被动接受的,这样的学习效果并不好。走向极端,就是我们常说的灌输与死记硬背。那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难怪我们的学生要厌恶学习了。因为他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与意义。
课程内容是选择,背后体现的是我们的教育目的教育哲学,或者说我们认同的文化价值观。我们势必会选择最重要最有趣的内容给我们的下一代。同时,我们也不能拔苗助长,要选择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内容。比如现在一些读经派,让小孩子读他所难以理解的四书五经,还美其名曰国学熏陶。如果懂点教育学常识,就知道这不是真正的学习,还是死记硬背。连聪明的古代人也不这么教孩子。
总之,课程的编制,需要考虑知识的体系,但也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拿体系去套学生。学生年龄小时,更要注重课程内容适应学生心理,使得学生喜欢学习。等到长大一点,再来注重知识的系统性。
甚至于,有一派更加激进的课程论,认为课程事先是不确定的,老师也不知道能够教给学生什么?一切都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诞生丰富的。
美国大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我的理解是,教育的目的性功利性不要太强,教育的目的价值就在教育过程本身,而不是外在的分数奖励。这对于我们这个普遍功利化的社会尤其重要。有了快乐的过程体验,那个结果分数也往往自然会有。如果没有快乐的学习体验,把学习搞得很苦很累,分数结果也往往好不了。就是好也是暂时的。
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传统的观念认为老师应该严格按照教材来教,这其实是对教师教学自由和创新的一种限制。教材的编制,往往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去实践检验纠正。如何把教材当做圣经来教,势必是教死学生。很多传统观念的教师就是这么干的,培养的都是一群没有创新思维和自由意志的死人。我们的教育部门召集那么多专家编写的教材尚且如此,更不要说一些商业性质的教育机构为了迎合市场编写的那些粗制滥造的教材了。
教材只是工具,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
教育里有一句话,再好的教材,没有好老师,依然不算好的教育。可见,教师的作用之大。教材好比一堆食材,教师好比厨师。好厨师会烹饪出美味的菜肴。而平庸的厨师会把好的食材浪费掉。当然,还有一句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差的课程教材,好老师也是很为难的。
网友评论
我们所认识的第一个字 第一个拼音 第一个数字 包括第一次喊妈妈 都并不是理解为主的 所以,基础学习就是以记住为主,理解为辅的。 只是有一个前提,学习内容要选择记住之后讲了要差不多能懂,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