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4.18
亲爱的老小孩:
学生不想读书究竟是谁之过? 有因必有果,那么又由谁来承受那个结果?城里的孩子被动接受学习,乡下的孩子主动放弃接受教育,到底要如何拯救?
继我的上上篇,家长每天按时把孩子送过来就十分放心地转身去忙自己的事情。其实他们的心理我多少有几分明白,他们觉得孩子在家抱着手机, 对着电脑根本没法认真学习。所以送过来,不论多少学到一点东西,他们就觉得很安慰了。他们终日忙碌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这没有错,孩子完全被动在走,不会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好像也不是他们的错。也不知道是谁的错,只是他们疏忽了,教育不是只是金钱投入,拼命挣钱投进去,金钱砸出来的孩子砸着砸着就坏了。豪门之下出来未必皆贵子,不是多少金钱投入就能同等收获。
课间的时候,小女孩一脸愁苦道:“老师我们好惨,假期是长了,但是只能呆在家里,也不能出去旅游。”她这句抱怨跟第一天过来上课那句:“老师你觉得让我们抱着个手机,对着电脑可能学习吗”反问一样让人很不舒服。想出去旅游没有错,可是她更该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坐在这里?是因为不能克制自己好好跟着网课走,然后还能说出一堆跟不上的理由。
虽然孩子的父母没有要求具体,就是觉得她过来教室里学到哪怕一点,也胜过她在家里抱着手机荒废了强。但是我还是会尽我最大努力去引导,我不否认孩子是聪明的孩子,可是聪明劲舍不得放在学习上。反正整个人就是被动的,就是一副在家抱着手机不可能学习,过来教室是她妈妈逼着她来的态度。而我也只能违背教育理论以学生为主体,牵着她的鼻子走,而她也全然就只想做这样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恕能力有限,真的拯救不了。
12点下课,刚吃上饭,收到大学同学的消息说他到我的城市来了,就在几天前他跟我说他管理的班级一女生跑到昆明来找男朋友,直接失联。所以收到他消息我直接问他是不是来追踪学生,果然就是这样。他说刚坐上文山开往昆明的高铁,找到学生晚上还要返程。我不知道这是第几回看他大老远来追踪学生了,山里的孩子不知天高地厚动不动就不读书,但脱贫政策下的控辍劝保不允许他们老师放弃学生。不是抱怨,他说女朋友在一个县城,很久都可能没有时间见一面,始终在劝返的路上,四下去追踪学生。
城里的孩子拥有优越的学习条件,但不知道珍惜,始终扮演被牵着鼻子走的角色,被动地学习;山里的孩子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却也不知道珍惜,轻而易举就放弃学习。这个时代究竟怎么了呢?寒门再难出贵子,豪门之下也未必皆贵子,学生不想学习是谁之过?谁来承担那个后果?
一场疫情,至今没能正常开学,看过夸张的案例,老师追踪到学生家里,疫情期间初三面临毕业的学生已经结婚外出打工,没有返校。他们不想学习是老师的错吗?并不是,还记得前两天晚上10点在钉钉催作业的老师吗?被家长告到教育局,教育局最终的处理虽然在委婉地替这个老师辩解,说她也是本着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因此并没有给这个老师处罚,但是还是强调不允许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通知下达,多少老师松一口气,自己也催过作业,还好没被告以后再不敢了。难道这些老师有错吗?可是家长好像也没错,他们说他们需要工作养家,没法一天到晚盯着孩子学习,那么到底是谁的错呢?
城里的孩子被动接受学习,山里的孩子主动放弃学习。那么,学生不想读书是谁之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