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卷二(上)
第五:阴阳应象大论篇
天气通于肺,
体内五脏之中,肺脏的位置最高,天阳之气与肺相通;
地气通于嗌,
嗌是胃腑的门户,也就是咽,接受地的浊湿之气入胃,地气通咽,
风气通于肝,
风生木,木主肝,风气通肝,内外之气相通。
雷气通于心,
雷是火发出的声音,火属心脏,雷气和心相通(自然界打雷时就是在释放心火)。
谷气通于脾,
脾属土,为土脏,山谷之气和脾脏相通,
雨气通于肾。
肾属水脏,雨水之气和肾相通。
六经为川,
人体内的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就像大地上的河流一样
肠胃为海,
肠胃的作用就像大海,
九窍为水注之气。
身体的九窍由精气通上窍,浊水从下窍排出体外。
以天地为之阴阳。
(如果用人体的阴阳比作天地的阴阳,)
人体的阴阳变化,就好比天地的阴阳变化。
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也;
人体阳气宣发出的汗液,就好比天上下的雨水;也可以说雨水好比是天气宣发出的汗;
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
自然界的风由山的隧谷发出,人体的阳气从身体的内阴发出。人身体内的阳气就像天地间刮的疾风。
暴气象雷,逆气象阳。
人发暴脾气的时候,就像自然界打雷一样,气上逆时就如果阳气之火。
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所以人身体出现问题时,要按照自然规律去调zhì,否则就有麻烦了。
(尊重原著 敬畏经典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