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来到春末五月,天空像是个离开了母亲温怀的婴儿,清早开始就一直哭个不停。
我喜欢雨天。不仅是因为类白噪音能让我躺在床上时可以很快睡去,也是因为空气中流动着的一丝落寞感能让我静下心来思考一些问题。
前天刷推特时看到这样一则信息
高中时期曾有过一段非常痛苦的日子,以至于想要跳楼,当时脚已经跨在13楼的护栏上。
妈妈在那个时候察觉到了异常,一边哭着一边从钱包里拿出一张“无论什么愿望都可以实现券”,那是我上幼儿园时做的,在母亲节送给妈妈的礼物。
后来我和妈妈抱在一起痛哭,自那天以后我再也没想过自杀。
短短几行文字,看完不由得在心里感慨——时光机里的神奇魔法。
不想站在道德高点谈论po主的行为与生命的轻重。我们都知道这世上并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寻求他人理解』这句话之所以会在影视作品、各类书籍里常常出现,或许是在现实中实现起来真的很难很难。
当各种倒霉事于顷刻间朝自己袭来,平时里一直被死死按住的负面情感一瞬间爆开时,往往会做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举动,会选择自杀也就不足为奇。
po主之所以放弃自杀的念头,也许是在看到自己做的母亲节礼物时,想起以前的美好,想起小时候想要让最爱自己的母亲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的初心。
在这则推文里我提炼出两个关键词
回忆、母亲。
回忆残酷而宽容,它记录了一切,却又默不作声。想忘记的,不想忘记的,都在那里,成为束缚,成为羁绊,有时如割裂心头的利刃,有时如缝合伤口的丝线。
也许在某一个路口,一切闪回重现,纵使故人不在,情怀已陨,风华追忆,仍有一股暖流萦绕在心头,给人一种他们从未离去的错觉。
也许在某个黑暗、寂寥、静默、不安的时刻,它会成为照亮你心房的明灯。
回忆里饱含情感,情感里蕴藏力量。将这股力量激发出来的,则是po主的母亲。
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过得很快,忙碌的你可能会忘记这周日就是母亲节。我在书单里选取三本饱含回忆、母爱的书,赶在母亲节到来前,想把它们推荐给你。
BOOK-1 《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
不说别人的坏话。不忘记微笑。这些都是妈妈教我的。
先于孩子来到世上的父母,注定没办法陪伴孩子走完一生,但可以留下很多宝贵的东西来代替自己,陪伴他们走完之后的路。
身患重病的年轻妈妈千惠在离开人世前留给自己四岁女儿阿花的,是传授她生存的本领,教会她当自己没办法再陪伴在她身边时,也用纯真的笑容面对这个世界,顽强茁壮地生活。
在为安武一家的故事感动的同时,也会想象起某天自己也为人父母时的情景。
想告诉被自己牵着的小手什么是爱,想教会走在自己前面的身影如何去爱,以及,想看着红了眼眶,轻抚自己脸庞的挂念如何去告别一段深情的爱。
很难体会到在千惠离世后,五岁的阿花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出那封给妈妈的信,更难想象她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那句
“阿花已经不哭了,我会加油哦!”
这对一个年仅五岁的小女孩而言,需要很大的勇气与坚强。当她能写出来的时候,也许在她脑海里浮现出的画面,是妈妈那一如既往的温柔笑脸,只是这一次多了点闪烁的泪光。
回过头看着封面那句“这是母亲留给五岁女儿一生的礼物”,不由得想起曾摘抄过的一段话——
我是妈妈,把你带到世上。
我是妈妈,将你抚养成人。
我是妈妈,为你倾尽所能。
我是妈妈,而你,是我的孩子。
BOOK-2 《外婆的道歉信》
拥有一位外婆就像拥有一整只军队。
每读完一章我都会停下来,想起同一片天空下,和距离我570公里的外婆曾经一起度过的点点滴滴。
记忆中,外婆很有活力。她每天都会早起去爬山,去市场买菜,去和街头巷尾当了几十年邻居的老头老太们唠唠家常。
记忆中,外婆十分乐观。她曾跟我提到过,在外公去世后有位许久不见的熟人问她外公的近况,她笑着说了句“已经走了”。熟人很惊讶,为何在说到生离死别时可以如此云淡风轻。外婆回答
“他总说,很喜欢看我开开心心的样子。”
小时候的自己调皮不懂事,闯祸后为了少受一顿打总会跑到外婆身后,她的表现像极了书中所说的那样
外孙或外孙女因此获得一项特权: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有人站在你这边,即使是你的错。事实上,特别是你错的时候。
当身边所有人都指责是自己犯了错,内心的坚强快要被沉重的罪恶感所吞噬,这时突然有个人站出来为你说话,内心总会受到极大的震撼,甚至一度有种想要哭出来的感觉。
有时候会想,外婆对孙子孙女疼爱有加的原因,是不是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妈妈的身影,想弥补过去因为生活艰苦,为了生计而没能好好关爱女儿的遗憾。这个想法,在第一次看到这本书书名时尤为强烈。
在这本书里可以深刻体会到,对一个母亲而言,自己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也有了孙子孙女,无论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多少关爱,心中自己孩子的位置、份量,从始至终,未曾改变。
改变的只是表达方式,在以前也许是一句暖心的话语,到现在则是一个轻柔的动作,一个深情的眼神。
外婆为何要写道歉信?这个问题留给看完书的你来回答。
BOOK-3 《彩虹来了又走了》
人在年轻的时候,往往会对父母有所保留,要么是感到尴尬,要么是心怀怨恨,在这上面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这是一场母与子之间的对话,坦诚讲述各自生命里的点点滴滴。有成长,有孤独,有伤痛,有深爱。
许多时候让我觉得不是在读一本书,而是在看一场面对面的访谈节目,饱含着一位母亲九十一年的追忆与感悟。
不禁想到,距离上一次和母亲面对面聊天是过去了多久?如今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哪怕身处异国他乡也能通过微信或QQ与家人联系。本应是更能缩短家人间的距离,为何在意识到这点后心里总有种很久远的感觉?
小时候常常黏着做家务的母亲说起一天里的所见所闻,为何长大后会觉得能聊的东西越来越少,甚至多次通电话时忘了该怎么开口?
很多时候总觉得时间还多得很,等找到个合适的时机再说也不迟。然而世事无常,很可能到最后什么都来不及。
到那时,或许你的同事会责备你,朋友会责备你,妻子会责备你,唯独那个将你带到世上来的人不会责备你,她的所思所想也和你一样。你若问原因,她会说,因为你是我的孩子。
我很喜欢书中解决上述问题的那段话
对于生命中重要的人——无论是父母、孩子、还是爱人、朋友——想要改变和他们的关系,永远都不嫌晚。你只需要敞开心扉,卸下伪装,放下始终无法释怀的成见,还有长久以来的轻蔑态度。
回过神来,发现窗外的天空早已停止哭泣,展露出比以往更加湛蓝的笑容。
隐约记得这样的景色在小时候也看到过,那是吵着让妈妈带我去游乐园玩时发生的事,后来又发生了些什么,最后是不是由橘色夕阳描绘出回家路上母子俩手牵着手的身影,我已记不太清楚。但我知道有个人肯定记得。
比起打通电话,似乎面对面唠唠家常更有趣点,这么想着的我,对着妈妈的聊天窗口按下了视频聊天。
Fi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