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跟群里的小伙伴聊到投资理财,4月是我真正开始投资实践的一个月,这一个月除了持续学习,我开始小心谨慎地建仓(或许有点怂),现在是时候回顾、反思一下。
一、前期的学习准备
翻了微博的日记,我发现我是从今年的2月26日开始看我的第一本理财书,记录里显示那天我读了15页。后来我又陆续读了几本入门书,列个清单如下:
1.《工作前5年决定你一生的财富》
2.《小狗钱钱》
3.《财务自由之路》
4.《富爸爸穷爸爸》
5.《财富自由之路》
6.《解读基金》
当然这些还不够,接下来我还要读巴菲特、格雷厄姆等投资大师的经典书籍,也要读《大败局》、《激荡三十年》等这类书籍来更多地了解中国市场。
二、开始实践
(一)货基和债基
其实我本来打算今年学习理财知识,明年再进入市场的。但是瑶池和文科哥都说要实践、实践、实践,而且辉哥在语音里也不断提到投资理财要趁早,所以我决定拿出一部分钱来开始建仓。
首先摆在我面前的,便是投资结构的问题。定存、活期、货基、债基、基金,每种应该放多少钱?
首先我按照一个惯常的原则,用100减去自己的年龄,便是可以用来投资理财的金额。首先我把自己30%的钱存入定存,剩下70%的钱一分为二,一半买入货基和债基(各占一半比例),另一半用来买入基金。
3月仍旧是学习期,在4月10日那天,我按照之前定制的比例挑选了南方基金公司的一只货基。
同时也买入了两只债基,但当时对债基心中不是特别有谱,所以没有一次性全买完,后面会再加仓。
(二)买入基金
特别感谢季凯帆老师,他的那本《解读基金》写得特别棒,我觉得基金入门看这一本就够了。不过这本书出版得很早了,这十几年的变迁导致书中提到的很多基金和基金公司已经不复往日,所以不能照搬。但他书中讲到的一些原则和理念仍旧是“铁律”。
这本书实操性特别强,我读完了之后便决定开始实践。而且在买基金的过程中,我不断回顾这本书,遇到有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就随时翻阅,它解答了我很多疑惑。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开始每天都在晨星网上挑基金。我的计划是先挑基金公司,网上查了基金公司的排名,但是LaoK在书中写到了他自己计算基金公司排名的方法,网上的排名不够科学,所以我通过筛选五星基金,对基金公司重新进行了一轮的筛选。
同时我还要对自己的基金建仓有一个结构,这里我也是借鉴的他的方法,投资到基金公司的钱,大部分买入“老黄牛”角色的基金,就是它可能会涨得比较慢,但它是一个大盘基金,比较稳定,比较少操心;剩下的钱,可以买入激进一点的基金,分散风险;也可以留出一点钱来当作“娱乐”,也就是买入一些新兴市场的基金或者海外基金。
建仓的时候很累很累,基本每天都要看大盘,然后预测自己选的那几只基金是否适合当天买入。
我在4月23日开始正式建仓了,我计划一点一点地建仓,所以当天只是买了500块钱的选好的大蓝筹基金;4月25日又加仓200大蓝筹,同时买入200块钱的新兴产业基金,以及一只比较激进一点的中小盘基金;4月26日大盘持续下跌,我又加仓了500大蓝筹,加仓200中小盘基金,加仓100新兴产业基金,买入200块钱的指数基金,买入100块钱的ETF基金。
接下来还打算买入一只QDII基金。
现在存在的问题,可能是指数基金买得有点少。而且我比较担心的是,自己是不是买的基金太分散了,会不好不好盯着?
下面是我目前计划的投资分配占比,计划拿出2W元来试水:

三、我的“投资铁律”
随着所读的书越来越多,我发现不同的作者的观点,其实是相通的!我觉得我可以取他们观点的交集,形成一套我自己的投资理念。这其中有些特别好的准则,我觉得可以称之为“投资的智慧”,我也会把它们当做我行动的准则,是必须要遵守的“铁律”。以下是我现在的一点心得:
1.投资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犯的错误。
2.投资是平衡收益与风险的艺术。
3.做一名长期投资者。
4.永远不要做波段,永远不要预测市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