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是《红楼梦》中的一个谜题。
她的出身是谜。秦可卿是营缮郎秦业在养生堂抱养的。营缮郎是官职,只看字面意思,大概是工程修缮一类的。书中在说秦钟读书一事时,特别指出秦业“宦囊羞涩”,并且是“东拼西凑”了二十四两银子作为见面礼,可知营缮郎不是什么高官,或者说,没在职位上捞油水。养生堂是古代收容弃婴的地方。当年抱养秦可卿时还同时抱养了一个男孩,可惜男孩未能成活,死了,只剩她自己。一个家底不厚的小官员家庭,而且,没有养母,只有养父;亲生父母未知。这是秦可卿的家庭出身。
她的名字有深意。大家熟知,书中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名字都不是随便起的,自有一番含义,可以说每个人都是人如其名。秦可卿作为金陵十二钗正册最末一位,名字自然更讲究。她小名“可儿”,全名“秦可卿”,秦字谐音“情”,可字不必解释,卿字,一是古代除了皇帝称大臣“爱卿”,二是代词“你”,三是多形容男女之间的亲昵,可以理解为情到浓处的爱称吧。印象最深刻的是林觉民的一句“意映卿卿如晤”,这是林觉民烈士写给妻子陈意映的绝笔信,卿卿在这里可以看出夫妻深情。百度一搜,还出来世说新语里的一句“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这里卿一个是代词“你”,一个是“爱”的意思。总之,在一个非常讲究的作者前面,给一个女性人物取了有“男女之间亲昵”意味的“卿”字,总觉得这个人物也多了份不端正的意味。更有红学研究者说“秦可卿”音为“情可轻”,思路大致是一个方向。
她的婚姻不合常理。纵观荣宁两府的嫁娶观,除了填房外,无不讲究门当户对。举例来说,文中很核心的人物贾母,在当年在贾府中做孙媳妇的时候,史家已经是有侯爵的,史家就是护官符中的“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也就是史湘云的家。再往下一辈,贾政的正妻王夫人,那是“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的王家女儿,王家后来权势越发炙手可热,甚至超过贾家,贾琏的正妻王熙凤也是这个王家的女儿。贾赦的正妻邢夫人,文中对邢家着墨不多,当从邢夫人带着配房王善保家的,以及邢大舅对邢夫人敛财的抱怨来推测,当年邢夫人出嫁时,也是带了很多嫁妆的,出身也不会太差。这些都是荣国府的。再说跟荣国府共同占了半条街的宁国府,宁府真正当家人,也是合族的族长贾珍的夫人尤氏是填房的,不提了。贾珍是贾母的孙子辈,贾珍有个独子贾蓉。算起来,贾蓉是贾母的重孙辈,也是荣宁两府里已结婚成家的第一个重孙。在处处讲究辈分位次的贾府里,这第一个结婚的正牌重孙竟然娶了一个囊中羞涩的小官员的女儿,是如何得到贾母认可的呢?可疑。
她的病因令人生疑。起因是女性常见的经期不调,三两月后竟然发展到头晕目眩、不思饮食,而常在荣宁府看病的几位太医们竟然看不透是喜是病。后得遇冯紫英推荐的一个张姓读书人开了方子,也是治了病治不了命,过了冬,过不了春。病得奇怪,好几个太医看不透病更奇怪。书中说秦可卿是争强好胜的人,而且与全家上上下下主子奴仆的关系都处得非常好,公婆善待,夫妻互敬。按理说,这样一个集各方宠爱于一身且还未当家的嫡系重孙媳妇不需要争强好胜、神思过虑的。可是,纵观全文,秦可卿的病确实是思虑过重、过度耗费心力导致的,究竟是何事需要她如此费劲心机?判词中的“情”字或者可以一窥端倪。需要人过分思虑的“情”字通常情况下不是夫妻情,也不是其他合乎世俗、可以正大光明晾晒在阳光下的情感。
她的丧事有许多令人费解的事。红楼梦刚开始,除了繁琐而又搞不清楚具体颜色的服装外,遇到的第一个大场面就是秦可卿的丧事了,各种官职、各种执事、各种用具、各种应酬让人觉得繁杂冗长忙乱,这是一个完整详细的对当时五品官员夫人葬礼的全过程描述,现代人大多已经不熟悉了,轻易无法判断究竟是不是超出当时的规制。抛开这些不谈,且说局中人的言谈举止,细细琢磨,也是让人纳罕。先说最明显的,妻子病亡,表现出最伤心的是公公贾珍,而不是丈夫贾蓉。贾蓉在整个葬礼里做的最大的事就只是听父命去官府领了个五品龙禁尉的缺而已,丝毫不见悲痛;反观贾珍,又是必须买上等棺木,又是哭成泪人,又是恨不能替她去死,又是愿倾其所有办丧事,表现得有点异乎寻常。再一个,在整个丧事期间,本来当家处理事情的婆婆尤氏,一直因胃疼旧疾没有露面,内部女眷的所有操持都是荣府当家人王熙凤做的,这也是奇怪。整本书中,只有此处写尤氏有胃疼旧疾,况且,这么大的场面,当家女主人并非重病竟然可以一面未露,于情于理也是说不过去。还有,她的两个丫鬟,瑞珠和宝珠,一个碰柱自杀,一个自愿为义女哭丧。这也是让众人纳罕称奇的事。回想整本书,丫鬟自杀的事也还有,比如金钏儿,是因为被王夫人赶出去无路可走自杀;鸳鸯,是因为贾母死后无人保护她不被贾赦收为妾而自杀。像瑞珠宝珠这样在前文从未露面的两个丫鬟竟然一个自杀一个自愿为义女,双双把自己作为普通丫鬟的路生生掐断,想必也是遇到主人死后无路可走的困境了。此为疑三。
还有,秦可卿死前魂魄与凤姐告别一段,提醒要居安思危,盛时思衰,早做打算。她主要提出两个办法,一是在祖茔附近多置田地房舍,并且合族按大小划分,为防衰时活着的人无路可退,祖宗祭祀也难以为继。二是全族出力,办好家塾,教育好族中子弟,以备后继有人。这些话特别有道理,指出官场得意的贾府目前最重要的事是把保障祖宗祭祀和培养接班人变成定例、规矩。慎终追远,不忘祖先当年的死里逃生,不挥霍祖辈打下的家业,也是给自己预备一个落难时的庇护处。做好家塾,办教育,是在军功、爵位用完后,还能有另一个安家立命的本身,是重振家业的根本。秦氏这番话,可谓深谋远虑,是一个优秀管理人的战略眼光。问题是,秦氏并不是宁府的管理者,管理者是她的婆婆尤氏。秦氏自身家庭是一个比较穷的小官员家庭,不像王熙凤自小就被当做男孩培养,具有杀伐决断的管理能力。以王熙凤之类,尚且考虑不到这么长远,那么小门小户的秦氏哪里来的这番见识呢?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估摸着人死前也不太可能说出超自身能力的话。如果说,这是曹雪芹用一生对自家衰落的反思,倒是有可能。
总而言之,事关秦可卿的内容线索频出,真相似有还无、晦暗不明,是红楼梦留给后人的一个美丽的谜题,请各位看官自行脑补。
网友评论